英雄辞世405年,多处地名留纪念
明朝抗倭英雄邢玠逝世405周年了,如今在青州老家,好多地方还有英雄的影子,好多地名与英雄相关,源于邢玠。
将军巷和邢玠口巷:两条巷子,一南一北,因后所街而分,南为将军巷,北即邢玠口巷。将军巷南段正对中心医院南北大街;邢玠口巷则北至城墙根,南至后所街,长420米。明称兴街,忆关帝庙石碑载:“此地为耕佃之所,三十来人方临集,后立街道名兴街”。此碑万历年间立(1612年)。万历年间南京兵部尚书邢玠建府第于此后,遂改称邢家口。建国初期改称兴街口,1954年又恢复“邢玠口巷”。近年,衡王府路南北贯通,先辟将军巷,巷即不复存在。邢玠口巷偏东,尚未规划,至今犹存。
邢玠胡同:在邢玠口巷西侧,北起铎楼庙西街,南至范公亭西路,长204米,宽3米,因在邢玠口西侧,1987年命名为邢玠胡同。
邢家巷:南北走向,北起夥巷街,为死胡同,巷长45米,宽2米。形成于清初,原是兵部尚书邢玠府的马厩,清初邢玠府被炒,其后裔被逐出马厩,即形成此巷,后取名邢家巷,沿用至今。此巷内居民邢光洪是邢玠第十九世孙,存有邢玠画像和邢玠用过的马蹬,解放后献给了市博物馆。
将军山:云门山东侧,因其山曾筑将军庙,故名将军山。海拔188.5米,范围0.4平方公里。现有将军山路、将军山庄。在今将军山南侧,有一座将军亭,是后人为纪念邢玠而修建。亭上题写对联:晨耕暮读太淑女红铸名令,西抚东征柱国戍边望藩邦。寥寥数字,记述了邢玠从家教成长,到转战边陲的人生轨迹。邢玠长期戍边,鞍马劳顿,六十岁过后仍披坚执锐。征尘未洗,又受命镇守辽东。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二月初三,皇帝命邢玠以太子太保特进光禄大夫、柱国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北李庄子,邢家坟:邢玠之父母卒后藏于此,傍坟成村,名邢家坟。清乾隆初年李氏自益都城里迁于此定居,取名李家庄。这里曾出土邢镔、郑氏夫妇的墓志铭,为研究明代抗倭援朝名臣邢玠家族历史提供了珍贵金石文献资料。志文涉及当时许多高中级官员姓名、职衔,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墓志由曾任内阁首辅的王锡爵撰文,兵部尚书蹇达篆盖,兵部右侍郎万世德书丹,著名匠人吴尚端镌石,宏篇巨制,刻工精细,字迹清晰,保存完整,为明代墓志所少见。
扈家庙:在青州市将军山东南1000米处的扈家庙村东头,原有一座御葬大墓。青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邢其典曾编修《青州市志》,他介绍,这里埋葬的是明朝抗倭名将邢玠和他的儿子。据咸丰《青州府志》和光绪《益都县图志》记载,扈庙社区东面有兵部尚书邢玠的坟墓,约有100亩地,有石人、石马、石羊、御碑、华表和牌坊,御葬,规格相当高,至“文革”被毁。
“鬼子林”:云门山街道扈庙社区南侧有一片高地,中间有几颗乔木,据说原来还有几座坟头,后来改地造墒整平了,当地称“鬼子林”。这个“鬼子林”是有来历的,真的埋着“鬼子”。
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二月十五日,邢玠73岁,殁于家。次年,万历皇帝下诏:赐邢玠少保兼太子太保,南京兵部尚书邢玠祭葬如例。玠“历任四十年,强半在边方,益所谓积劳之臣也。播事则议抚,东事则议战,虽功效不同,而其谋略为世所重云。”首辅大臣叶向高为邢玠撰写了墓志铭,评价颇高。邢玠墓地,有俘虏的“倭寇”自愿为其守墓。据清代文学家安致远《云门山记》云:“邢太仆阡向,有降岛夷一家,世守其田墓。华柱石马,巍峨宏敞,使人有冢象祁连之思。”被俘倭人深感降服不杀之恩,坚志守墓,恪尽职守,历代不辍。守墓的倭人死后就葬在村南,墓地栽有树木,当地村民称之为“鬼子林”。
傅家庄:村中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庙碑载:“傅家庄”。明万历年间,兵部尚书邢玠曾在此建花园。
东邢:兵部尚书邢玠有庄园在此,沃土数顷,名邢家庄子。后邢玠卒后葬于此,因在邢玠墓地的东面,随称东邢家庄,简称东邢。
西邢:因东有邢家庄园和邢家墓地,故名西邢家庄,后简称西邢。(胡友道)
Hash:de049ea6201ea4b43ee9a229bb3fb5166c7c30bd
声明:此文由 青州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