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文物之三——宝华海会之塔

远安文物之三——宝华海会之塔

文 / 听雨白杨 图 / 清风习习 山人

宝华海会之塔位于远安县华林寺镇宝华村一组向家老屋场,有一碑一塔。塔名为“宝华海会之塔”,青石雕刻,六面五层,总高5米(不包括基座)。一层正面可见高僧坐法于三层莲台之图像,头部已损毁不可见,坐姿端正,衣褶清晰可辨。二层塔身正面刻塔名“宝华海会之塔”,左刻“大明弘治三年”,右有“峰坚禅师辉昱禅师”字样。三层正面“护法诸天菩萨”、“南无招宝大权修利菩萨”字样,其他各面均镌刻有文字记录,“都监寺道俊宝隆”、“开山比丘明坚明昱”、“住持徒道玄道月”等均清晰可辨。

塔下青石结构的地宫保存完好,隐约可见雕刻文字,但未见舍利。不过七层塔一般是有一定证悟的出家人,十三级塔才是佛舍利塔。

于塔西侧5米处有石碑坐于石龟之上,碑刻“龙藏山宝华庵开山建塔记”,年代为“大明弘治三年”。

距宝华海会之塔不远还有一处形制相似的“妙高精舍”塔,年代为“明正德丙子”。两塔相距仅500米,而“正德丙子”和“弘治三年”却相距26年。

相传宝华村于宋隆兴年间(公元1163年)在宝华河谷东端南岸山坡建成一座寺庙,名号“宝华寺”。寺内供香客敬香礼佛的大香炉在方圆百里闻名,至今仍有“清溪寺的水,鹿苑寺的茶,宝华寺的香炉,玉泉寺的塔”,可见当时宝华寺香火之盛。

海会塔本是佛教圣众会合之处。佛家有名望的僧人圆寂之后,将尸骨舍利葬入地宫,上建塔以示纪念。按功德大小,设塔3、5、7层,最高七层,即佛教所说七级浮屠。浮屠,就是佛塔。而众多扫地僧、无公无德寿夭小僧则被火化放进公用塔等待转世。宝华海会之塔地处宝华寺附近的山腰。有专家推测,这里应为宝华寺及其附近僧众圆寂之后的归所。大小二塔,专公有别,此为私揣,待考。

魏晋以后,远安一带宗教兴盛,道佛互见。至唐更成一中心地带,道观庙宇、石室洞府藏幽罗奇,与当时南方政治文化中心的荆州互为辉映。河口八仙洞,花林的观音寺、宝华寺,望家的真净寺、定林寺,九子溪仙女洞龙泉的四方山,旧县的白马寺,石头店的白云寺,县城南门的庆寿寺,城内南角的莲渡庵,等等等等不可尽数。道家羽化成仙驾鹤西去了,佛家涅槃圆寂,留下骨灰舍利,建塔葬之,慰勉后来圣众。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宝华庵和尚墓塔”是湖北宜昌市十大新发现之一,2015年曾进行抢救性发掘。是研究远安佛教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

Hash:265d636beb246688d3c2862ba652d38683956cda

声明:此文由 远安论坛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