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的老屋
杨家的老屋
作者丨杨立宇 摄影丨韩健
杨家于明洪武年间由河北枣强迁来,是个有着六百多年岁的小村庄。在这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村庄里,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屋仍不在少数。
老屋都是土坯屋。家境好的,一盖就是五间,为三间套和两间套的组合。三间套的,长辈居住,两间套的,留给儿子成婚用。三间套两明一暗(或两外一里,即两明间一暗间),两明间一架梁,明间暗间之间为山墙,明间暗间相通,装门或挂门帘。两间套的一架梁,单独留门,与三间套不相通。家境差的,盖三间套,或设计五间套,夯好地基,将来逐步到位。老屋低矮,十层八层的青砖碱脚(砖砌,隔碱层),碱脚上一层一拃厚的碱草(多为麦秸,隔碱用),碱草上起坯。开窗比较低,窗普遍偏小,多格子窗,冬天糊毛头纸,八十年代后改为玻璃窗。旧式双扇门,后多改为卡门。梁和檩,多取自庭院栽种的树木,多为榆木。七檩居多,少数五檩,极少有九檩的。最靠北的那根为一檩,向南依次为二檩三檩四檩。村里有歌谣:一檩穷,二檩富,三檩开当铺,四檩大财主。意思是家燕在不同的檩上垒窝,寓示主家贫富的层次。这自然是玩笑话。燕子不像人势利,筑巢不择穷富,更不知人间穷富。但燕子识善恶,不进邪恶之家。邪恶之家,容不得人,更难容得下燕子。杨家这个小村庄,家家都住着一窝黑色的小精灵。
三间套的老屋,两明间集卧室、厨房与客厅于一体。明间最靠里面的,是炕,多为大通炕,从南墙直到北墙。炕连着灶,盘的水平高的灶称“自来风”,不倒风,不炝烟。围着锅沿,一圈锅台,家人多围坐吃饭,当家男人坐在灶口,主内的女人挨着锅台坐在炕沿上。炕与灶的连接处,凸出一个台子,中空,朝锅的一面敞着,村人称为砂垃子,上面放油灯,火柴,里面远端一只空碗,碗里扣着舀汤勺。灶内侧墙的上方,钉有两根木橛,架起一块木板,村人称“搞盘”,放香炉之类的零碎物件。“搞盘”上方,贴一张灶王,对联有三种,一种是:二十三日上天去,五更一点下界来。另一种是:上天去多言好事,下界来广带金银。还有一种: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横批都是:一家之主。每逢过年,到大集上花几毛钱买一张,村人曰请,一年一换。一进门的地方就算作客厅吧!右手边或左手边靠着山墙,一张方桌,三个抽屉,上面盖着印花的塑料桌布。桌子上堆着暖瓶,茶筒,茶盘,茶盘内摆着茶壶,茶碗儿。年纪大的,将茶壶塞在一个葫芦瓢里,冬天瓢内塞一圈旧棉絮,茶壶上面盖一块旧毛巾。方桌内侧的墙上,贴几张年画,领袖像居多,多年不换。过年时,于方桌内侧的墙上挂起祖宗牌位,焚香,点起红烛,斟上热酒,摆上饭食,村人称请竺子,竺子即家堂。靠屋门的一侧,垒一饭橱,下面放瓮,盛四五担水,中间一层放碗放盘子,最上面放面盆菜盆干粮甸子(盛干粮的炊具,有䅍秆编的,也有塑料的)。筷子笼子挂在门后的墙上。油罐子挂在墙的高处,油垢经年累月厚厚一层。讲究的人家,在炕与灶之间搞一隔断,分出里外,把炕隐起来,外面不易看清里面,比较文明了。
里间就是储物间,放衣柜,放粮食,放杂物,十分混乱。南面墙接近屋檐处开有小窗,多是一个洞口,并不安窗,冬天用软草堵住防风,其他季节开着。光线暗淡,即使白天进去也得擦火柴,端灯,或打手电。通风差,潮湿,夏季常有浓浓的霉味。老鼠最喜欢这样的环境,在这里出没,磨牙,打洞,繁衍,糟蹋粮食。因为隐蔽,家里银元(有的很少)钱的就多存在这里,墙旮旯里,柜子里,箱子里,有的装进罐子,埋到地下。有时票子被老鼠咬碎,懊悔不已,又不能对外人说,胳膊折了揣在自己袖子里。讲究的人家,里屋安门,不讲究的,挂一门帘当门。有些年,我家里屋挂一粗布单,风一吹,布单向外鼓起,像有人从里面撑起要出来。傍晚正在灶前烧火,回头突然看见,以为有鬼,魂飞魄散地扔了火棍,逃到街上。
盖屋是个大工程。
村长给划好宅基后,得空就垫土。小车推,地排拉,族人集中突击,家人零星积累,把个屋基垫得高高的,下多大的雨也不怕。屋基垫起来,并不急于盖,四周拿起坝子,存上水,种两年棉花,把松软的土压实。吃饭先哈汤,盖屋先打夯。吃过晚饭,一家八道,邻舍北家,一帮男人凑齐了,点上嘎子灯,拽起碌碡夯。一人指挥,众人抻纲,把个土里土气的夯歌唱起来:喔嚎——!嗨洋——!喔嚎那唻涟——!好哇——!喔嚎那唻涟——!嗨洋——!喔嚎那唻涟——!好——哇!提起那额子——!嗨——洋!咱就上西乡涟——!夯咹!打夯前,盖屋的砖早备好了,坯也在春上或秋后脱好了。脱坯也是个大工程。族里男女老少集体出动,男人们翻土,洇水,踩泥,砸泥,妇女孩子架兜子运泥,技术好的男劳力操作模子脱坯。坯脱好了,在河堤上晾晒三四天,起坯,两个一组,支在就地,丁字形继续晾晒。干透了,垒成垛,一组组,一字形。动工前几天往家运坯,牲口拉,人也拉。一切准备停当,看个日子开工。族里男女,亲戚六人,街坊邻居,能到场的都到场,一到场就挽起袖子干,搬砖搬坯的,砸橛铺钱的,挑水和泥的,拉锯使锛的,买菜割肉的,蒸干粮炒菜的,一个个虎虎生风脚不沾地,没一个闲人。墙垒到一人多高,抛坯接坯的,那活儿叫一个绝!地面上俩劳力,抬着一个坯,上下晃一晃,喊声一——二,“日”地一下甩上去。上面站着俩劳力,一哈腰,一伸手,稳稳地接住。一个坯多沉?二三十斤吧!平地上一个劳力搬运不算啥,俩劳力抬更不算啥,可甩到一人多高,半空中稳稳接住,不能不算啥。甭说站在一人多高的墙上接这么重的坯,就是空手探着脑袋往下瞅,腿要不发软也算本事。往上扔泥也是个技术活儿。地面上一个人,铲一锨泥,抡一下胳膊,划一道弧,往上就甩。墙上面的那一个,把锨一伸,稳稳地接住,往旁边一倒,把锨抽回来,紧接着又是一锨,上下配合得极为默契。这不像劳动,是耍杂技,耍的不是别的,是泥。上梁是盖屋的大事,鸣放鞭炮,发钱粮,撒糖果。铺好梁檩,檩上盖一层苇箔,苇箔上再盖秫秸箔,最上面盖泥,称为大泥。上了大泥,新屋落成。
盖屋是全族乃至全村的大事,亲戚朋友听说都来帮忙。吕剧《都愿意》演的就是这样的故事,有段唱十经经典:叫他大舅来铺线,叫他二舅来打夯。叫他姑父来和泥,叫他姨父垒大墙。他表嫂,年轻干净又利索,叫她来,帮俺烧火蒸干粮。俺亲家,是个木匠,会做门会做窗,能铺檩来能上梁,昨天给他捎了个信,说不定,现在已经到门上。
多么暖人的场景。
我家老屋盖于1976年。现在老屋是很逼仄了,可在当时是极敞亮的。几个街坊婶子常来我家做针线,她们不无羡慕地跟我母亲说:五嫂啊,这简直是大礼堂呢!老屋刚盖起来,就发生了唐山大地震,杨家地动山摇,老屋受损,屋角裂缝,冬天寒风能钻进屋里。三十五年前,老屋换顶,连带着盖东屋和门楼。坯是在村北旺河堤上脱的,家族的男劳力悉数上阵。之后,起坯、晾坯、运坯,还是全族劳力一起上,那阵势壮观得让人振奋。动工后,院子里全是人,进进出出,吵吵嚷嚷,高一声低一声,比赶年集还热闹。姑父和姐夫是木匠,俩人都来了。他们拿着镐、锛、刨子、斧子,大锯小锯,在院子里一会儿一个人弓起身子劈木头,一会儿两人合作一高一低地拉大锯。姑父翘起左脚,抡起锛就往脚下劈,我一看见,心就揪起来,害怕一锛下去砍在他的脚腕子上。姑父、姐夫是亲戚,晚上吃饭得喝酒。姑父话很少,酒量也不大,只一会儿脸就涨得通红。如果天晚了,姑父干脆住在我家,天刚亮早就起来忙活。房哥壮得像牛,他和另一个小伙子从下面往上扔坯,玩一样轻松。要上梁了,六叔爬到顶上,察看一圈的墙起得平不平,指挥着大伙往上用绳吊梁吊檩。芸嫂子干啥都是干净麻利快,一直帮着母亲烧火做饭。现在看那么不起眼的土屋,当时却兴师动众,成为整个家族的大事儿。
盖屋搭墙娶媳妇,这都是天大的事儿,大家共同的事儿,今年这家,明年那家,一家一家赶着来。
这是那个时代亲人间的温度。
作者简介:杨立宇,七零后,史志工作者。
三十年前的一个黄昏
那些当年要饭的人
父亲有个钱箱子
六 兄 弟
听吕剧《李二嫂改嫁》
听吕剧
坐在春风鼓荡的麦田里
杨家的夯歌
有一种牛儿叫消息
乡野的歌
黄昏雨
杨家的荷塘
草木之人
思念是条长长的线
柿子红了
那些东奔西走的人们
春天来了种棵树
杨家的手艺
主编:郝立霞
编辑:任晓娣 吕娟娟 茶醉 文姐
征稿要求:散文,小说,随笔等各类体裁,字数在300-2000字以内。投稿请先关注公众号/加主编微信。因编辑人员时间,精力有限,请作者自行校对。投稿需原创首发作品,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Hash:8a55da84c013f30b9472145b813604358610c573
声明:此文由 东营微文化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