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吨级通航!襄阳将建“黄金水道”!

三千里汉江,精要在襄阳黄金水道建设如火如荼,襄阳水运大发展已拉开序幕。

在3月16号的《党风政风热线》节目中,市交通运输局嘉宾介绍说,作为汉江上规划建设的最大港区,小河港区综合码头一期工程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将于今年6月份开港试营运。

襄阳自古就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的美誉,但近年来,水运一直是我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一个明显短板。加快打造汉江航运中心,完善水路运输系统,能有效补齐我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短板,优化运输结构,提升铁水运能,推动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为多式联运奠定基础,放大我市的区位优势。

相比公路、铁路等其他运输方式,水运具有运能大、成本低、占地少、污染小等优势。而且,水运物流可以实现大批量、少批次,能够一次运送更多货物,同时消耗更少能源

我市加快建设汉江航运中心,打造全国内河主要港口,我市启动《襄阳港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现已报请省政府审查批复。

《襄阳港总体规划》共规划泊位156个,其中:货运泊位59个,年通过能力6460万吨(含集装箱通过能力75万TEU);客运泊位47个,年通过能力365万人次;燃料加注、公务管理等各类支持保障性码头泊位50个。

(襄阳港规划图 来自襄阳交通运输)

1、小河港区位于汉江右岸宜城市小河镇荣河村,规划以件杂货、散货、集装箱为主,兼有LNG、加油、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水上综合服务和船舶修造功能。小河港区是目前汉江上规划建设的最大港区,定位为汉江沿线的重要货物集散中心。

(小河港效果图 来自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小河港区利用岸线2255米,规划泊位21个,其中生产性货运泊位15个,水上综合服务泊位3个,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泊位1个,加油泊位1个,LNG泊位1个。

小河港区将形成通过能力1740万吨(含最大集装箱通过能力20万TEU),泊位利用岸线长度约2255米。规划其码头后方陆域连片布置,纵深为500~1000米,占地135.86万平方米。

另在小河港区规划了进港铁路16.57公里,连接浩吉铁路,发展铁水联运;在汉江支流渭水规划400米船厂岸线,增加船舶修造功能。

2.唐白河港区:包括刘集作业区、赵寨作业区,在上一轮规划的基础上,增强唐白河港区对襄阳高新区、樊城区襄州区、东津新区等主城区产业服务能力,辐射河南南阳等周边地区。唐白河港区规划为集装箱、件杂、散货功能、船舶污染物回收、水上综合服务区等功能。唐白河港区通过能力将达到2150万吨(含集装箱通过能力55万TEU)。

3.余家湖港区:鉴于余家湖港区目前煤炭运输已呈现大幅萎缩,同时随着小河港综合码头建成,原有的煤炭运输功能可逐渐转移至小河港区,规划提出煤炭功能近期维持现状、控制港区规模,限制转移对环境影响大的运输货种,远期逐渐转移至小河港区,实现港口转型,保留必要的功能,增加散货、航道养护、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功能。

现有余家湖煤炭码头上游规划新增2000吨级散货泊位2个,利用港口岸线255米,新增通过能力300万吨,陆域纵深约240米,规划利用陆域面积7.07万平方米;并规划了船舶污染物接收泊位1个和航道养护码头泊位1个,利用港口岸线100米。

4.河谷港区:河谷港区规划为散货、件杂为主,为河(口)谷(城)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兼有LNG、加油、航道养护、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水上综合服务区和船舶修造功能。

5.主城区旅游港区:规划8处旅游客运码头,共38个泊位,公务管理泊位3处,共8个泊位;新增旅客通过能力270万人次;共规划港口岸线2450米。同时,考虑到汉江襄阳段梯级渠化后库区水上旅游需求,规划布局河谷港区太山庙港点、河谷港区茨河港点和新集枢纽库区共3处规划布局旅游客运功能。

6.其他港点:结合未来发展需求及港口总体布局,规划布置太平店、郭安、白河马营、唐河双沟等港点,功能以支持保障类为主。

雅口航运枢纽

在汉江航道建设方面,雅口航运枢纽主体土建工程基本完成并实现船闸通航,今年将逐步蓄水至正常蓄水位。新集枢纽主体工程正在抓紧施工。下游碾盘山枢纽有望在2022年下闸蓄水。届时,襄阳樊城铁路一桥以下将实现三级航道直到武汉

从远期来看,汉江航道襄阳铁路桥以下将提升为II级航道。我市小河港、唐白河港也是按1000吨级兼顾2000吨级规划的。随着汉江航道等级提升,我市汉江水运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期。届时,2000吨级船舶可干支直达、通江达海。

Hash:16ef00c62d413c9990081340f93f80eca415d74b

声明:此文由 襄阳同城汇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