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彭真渠 永恒奋进路

红色彭真渠 永恒奋进路

盂县县城59公里的梁家寨乡滹沱河北岸,有一条“红色”的水渠——彭真渠。这条渠傍山崖而筑,蜿蜒在巍峨苍郁的崇山峻岭之间,犹如一条晶莹洁白的飘带。

在当地,修建彭真渠的故事至今广为流传,成为反映抗战时期军民团结的佳话。梁家寨乡文化站站长梁银珠对这段历史再熟悉不过。他说,每年都有慕名而来的游客,或采风写生或追寻历史、缅怀先烈……大多数时候,他会带着这些游客沿彭真渠走一走,讲一讲那段催人奋进的历史。

梁银珠介绍,彭真渠原是一条宽不过66厘米、长不过2.5公里的小水渠,由蔡家坪、鳌头、独自口三村合修于清朝嘉庆年间,故取名“三义渠”。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政府号召群众开展大生产运动,并积极支持农民修水利,发展生产。盂县梁家寨一带的群众迫切希望修筑一条大渠,变旱地为水田,但因财力不足,无法开凿。1941年2月,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彭真得知情况后,从边区并不丰盈的税粮收入中拨出1.5万公斤小米,资助扩建“三义渠”。1941年3月,“三义渠”扩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时任盂县县委书记齐源、五区区长郑华璧等迅速发动蔡家坪、鳌头、独自口、椿树底、梁家寨、沙湖滩6村村民成立了修渠水利委员会,组建起一支由200多名精壮劳力组成的修渠队伍,并请来技术人员,春夏秋冬战斗在修渠工程一线。工程从蔡家坪村滹沱河段到沙湖滩村火神堂沟口全线开工,计划修建一条长渠,彻底改变当地“石多土少水低田高、一遇天旱禾苗枯焦”的面貌。然而从1941年秋开始至1943年夏,侵华日军对盂县北部山区滹沱河沿岸和后东山一带的村庄进行了惨无人道的“轮番大扫荡”,并在椿树底村修筑了据点,经常四处侵扰,长渠的扩建被迫停工。直到1944年8月,盘踞在梁家寨乡的日军全部撤退后,搁置了3年的水渠工程才再次上马。

梁银珠说:“当时,在没有现代机械设备和爆破装置的情况下,人们腰系绳索,悬空抡锤打眼,通过自制炸药放炮开山,凿渠越壑。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六村民众奋战300多天,挖运土石方600多万立方米,终于在1945年5月建成了一座全长12.5公里、堰高15米、底宽2米的盘山长渠。”梁银珠说,长渠胜利竣工通水后,人们在地边、渠畔种植了9万多株花椒树、核桃树柿子树等经济林木,有力地发展了当地的农林牧副渔生产,为饱受日军侵害的沿渠贫苦农民改善生活创造了条件。他感叹道,“在极其艰苦的特殊环境下,长渠的建成堪称人间奇迹!为表达当地群众对彭真和边区政府的感激之情,盂县抗日民主政府批准,把这条渠命名为‘彭真渠’。”

中国成立后,彭真渠又经数度扩建。到1963年时,渠尾已经延至寺平安村,全渠长30余公里,水田面积进一步扩大,平均亩产跃升至500多公斤……彭真渠已经成为盂县最大的一条自流灌溉渠道,为当地群众发展农林牧副渔生产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高约9.8米、长约21米的梁家寨村刘虎洞口,槽顶正中嵌有五角星和“彭真渠”三个大字的渠标,渡槽由青石砌就。渠水顺着渡槽倾泻而下,证明其依然“在役”。正在用渠水浇地的梁家寨村党支部书记范桂双向前来采风的游客讲述着数十载来彭真渠的沧桑巨变。

“1987年,彭真渠被盂县人民政府认定为盂县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又被阳泉市人民政府认定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彭真渠,不仅为我们当地人民带来了‘一渠水’,打开了通往幸福生活的大门,其影响更是超越了工程本身。”范桂双说。

近年来,在盂县全域旅游版图里,彭真渠景区成为红色旅游景点,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

-----

-----

来源:阳泉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Hash:913897e6cbdb5f8a80323a4b69ba580bb7af35fa

声明:此文由 沙滩的脚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