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这处墓室一侧竟然留有“狗洞”这是啥情况呢!
2017年,河南鹤壁市境内的辛村遗址旁,探到了一处明朝时期家族墓葬群。
辛村遗址是民国时发现的一处先秦遗址,系西周时卫国贵族墓地。因为道路拓宽的需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人员,在进行文物勘探时,意外发现这处墓地。
发掘现场
考古人员发掘了其中的第16号(M16)、第17号(M17)第18号(M18)三座墓。
其中第16号墓很特别,墓室是用成本高的青条石砌成。石门框上刻绘有精美的人物、花鸟图案,墓室入口两侧石壁上,刻绘的则是卧冰求鲤、哭竹生笋、拾葚异器等传统的“二十四孝”图案。
最先引起考古人员注意的,是在封土清理时发现的龟形碎石层。此层位于墓室顶部,用大小不等的石块摆成龟形,其头部、四肢和背部分明,龟层直径大约1.5米。
龟形碎石层
在封土层中,还发现了一处用砖块摆成的龟造型。
考古人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龟墓,龟头均朝向不远处的淇河,应该有一定的民俗上原因,墓主应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痴迷的的人。
堆出龟形石
在清理墓葬封土后,墓室暴露了出来。墓前门还有很厚的砖墙封堵,拆走砖大部后,石门才显露了出来。
考古人员准备打开墓门时,根本推不动。墓门上并没有上锁,但却打不开,封堵的异常严密——从背后顶上了。
发掘现场
1957年,在北京明定陵考古中,也曾发现这种现象,无法打开墓石,但是背后设置了反盗墓自来石。其原理是,通过拐钉钥匙伸入门外,将自来石挪动到石门预留位位置,顶死石门。但是,辛村这墓并不是这样的,里面有栓石一样的东西,显然不是从外面栓的。
怎么会这样?下葬后,墓室内不会再有人的,蹊跷!
发掘现场
门不可能自己从里面栓起来,肯定有特别的设计。考古人员在墓的一侧终于发现了玄机,墓墙底部有一个猫狗洞,足够小个子的人爬进爬出。这种猫狗洞,本在过去农家门旁设置,供家里的猫狗鸡等进入。
考古人员恍然大悟,太狡猾了!
发掘现场
原来,在下葬后安排一可靠的人,由狗洞钻进墓室,将石门从后面栓死,然后再钻出来,将狗洞封堵上。
发掘的三座墓都有这种狗洞设计。如此这般,盗墓者如果不是野蛮打碎石门,是根本推不开的。
墓室上的狗洞
因为狗洞设计在挺深的一侧底下,通过挖盗洞,即便找到了这个狗洞,由于空间操作太小,也钻进不去的。
可见造墓时,主家在反盗墓方面还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从民俗学上来说,在墓侧留置狗洞,还有二次葬的需要。如果是多人使用一个墓室,后死者下葬时,便很方便地从狗洞进入,将封门打开。
从考古发现墓中有多具棺材的情况,这墓的狗洞是使用过的。
民居家宅上留的狗洞
此墓的设计,确实精明。在墓室上面用碎石摆成的龟层,其实也是反盗墓的需要的。
有那么多碎石,挖起来是很困难的,如果用盗墓利器洛阳铲来挖探,肯定不可以的。如此,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盗墓行为的继续。
在封土中设置碎石层,也是民间造墓时常用的手段。
碎石层
没有碎石,则用碎砖瓦、碎瓷片什么的硬物。稍微有钱的,还会直接用一层又一层的完好碗碟平铺其上,形成一种“碗墓”。这种墓不只可以防盗,还能防止雨水渗透墓室,非常实用。
辛村的龟村还使用了传统的糯米汁浇缝的手段,加固墓砖墙。
石门上图案
筑墓时,在工地上支一锅大锅熬,用旺旺的劈柴大火熬煮出粘性,然后拌入石灰浆中,形成一种“三合浆”,粘合效果比现代水泥沙浆还好。水泥浆易容裂开、变脆,而糯米浆绝对不会。
如此砌起来的墓墙相当牢固,希望通过折砖,扒出盗洞几乎不可能,只有暴力破坏,用铁钎打凿,才能弄出盗洞。
发掘现场
考古人员最后就是从一侧的狗洞,钻进了墓室的。进去后发现,门后有一道石条栓住了后面。
反盗墓考虑这么周密,这是谁的墓?
从第16号墓中出土了一方墓志,知道墓主叫李慎初,是明朝万历年间人。其父亲叫李沦,进士出身,曾在山西太原做过知县。
李伦墓也在这里,是第18号。
发掘现场航拍
18号墓建造最为讲究,规格也最大。但很遗憾,被盗墓者光顾了。考古时看到,墓券顶上有一处大洞没有堵上,墓门也没有关,往里面打开状。
推测,盗墓是熟人所为。李伦是当过“大官”的,估计墓中随葬不少了值钱的东西,让人上眼了。
考古人员试图进入墓室
第16号、17号墓完好无损,没有被盗过。
有个现象还值得说说,三座墓内的尸体早已腐烂成枯骨,但均发现了异常。
第18号墓主棺所在位置,并不是下葬时放置的原位,移动过,谁挪动了棺材?盗墓者?考古发现没有可能。
第18号墓开棺
第17号墓墓主是李沦的兄弟李泮,墓内有三具遗骸。其中一具遗骸“睡”在另一具遗骸上面。
这种情况的出现,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棺材放在另一具棺材的上面。
考古人员钻狗洞
在中国过去民间传统葬俗中,不可能这么安置棺材。那是怎么回事情?
最后从墓墙内上发现很高的水渍线,看出了真相。原来,墓室位于6米深的地下,大量的地下水渗入墓室,把墓室变成了一处深水池,密封如箱子一样的棺材被积水浮了起来。
被积水淹没过的墓室
这样,第18号棺材离开了原位,如被人挪动过一样。而第17号墓中的两具棺材,由于材质不同,一重一轻,轻的棺材就浮到上面,最后落在重的棺材上面,形成了一具遗骸睡在另一具遗骸上面的异常情况。
在考古中,类似现象也曾发现过。
清乾隆皇帝裕地宫
考古人员在清理被盗过的、清东陵内乾隆皇帝裕陵地宫时,便曾发现棺材移位现场。乾隆笨重的棺材“走”下了棺床,将地宫封门死死顶住。当时考古人员很是惊奇,后来分析是地下水的作用。
但裕陵地宫内共葬有6具棺材,为什么不是其它棺材呢,有些事情确实很奇怪。
发掘现场,砖墙封门
Hash:de02233d7842bec095572a78f5a37aafc56959f4
声明:此文由 看鹤壁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