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革命根据地:青山多忠烈 精神永流传

凤凰山革命根据地是潮汕地区革命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潮汕人民进行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主要根据地之一,又属中央苏区闽粤赣边区之组成部分。在长达20年的革命斗争中,无数革命志士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5月22日新闻视频

凤凰山革命纪念公园位于凤凰镇欧坑村,这里三面环山,一片葱茏。公园占地面积20亩,包括烈士碑、纪念馆、碑廊、浮凤阁、韩凤亭、思源亭等部分。拾级而上,凤凰山革命根据地烈士碑巍然耸立于半山腰,烈士碑高15米,碑下前沿照壁镌刻着“碧血丹心,气壮山河”八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凤凰镇老干所原党支部书记 李擎天:凤凰山革命根据地经历了三个革命时期,在这前后差不多20年的时间里,整个根据地一共牺牲了1000多位烈士,上面这座纪念碑就是为了纪念这些先烈,让下一代学习前辈的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凤凰山,主峰海拔1497米,屹立于韩江中游东岸,俯瞰潮澄饶平原。山脉蜿蜒,东北遥接西岩山趋闽西,东南延伸至小莲花山直奔平原,与南澳岛相望,适宜军事活动的灵活开展。

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陈立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正是利用凤凰山这闽粤边境的地理优势,将其活动范围逐步扩大到潮安澄海、饶平、南澳汕头,以及丰顺大埔以至福建交界的部分地区,形成倚山临海山地与平原互为依托、互相呼应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红色战略区域。

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潮澄澳县委领导的红军就在凤凰山开辟革命根据地,成立潮澄饶县革命委员会,建立浮凤苏区,开展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

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研出版科科长 沈翘:在浮凤区委的领导下,土地革命在凤凰山区迅速兴起,90多个赤色乡村组织了农会、妇女会和地方赤卫队,各村农民纷纷动员起来,与地主恶霸斗争。浮凤区委还把群众和赤卫队组织起来,建立赤色联防,多次粉碎敌人的进攻,并组织袭击凤凰圩周围的后备队据点,粉碎了敌人对赤色乡村的“围剿”,使根据地得以巩固。

在凤凰镇区,一座烈士纪念碑巍然矗立,记载着女战士黄秋富的感人事迹。黄秋富,1918年生于凤凰虎头村,少年时受舅父影响,开始接触进步思想,积极投身革命实践。

凤凰镇老干所原党支部书记 李擎天:黄秋富烈士她12岁就参加游击队的活动,帮助游击队插红旗、送文件、贴标语。

1934年1月15日,中共浮凤区委委员黄来敬、交通员黄秋富等4人,在凤凰圩开会时被敌人包围。当时黄秋富迅速大声叫喊,使正赶来开会的同志闻声转移,免于遭难。黄秋富4人被捕后受尽酷刑,但意志坚定,始终没有动摇。

凤凰镇老干所原党支部书记 李擎天:敌人用金钱、地位诱惑,但是这些都不起作用。牺牲前,她视死如归,还在那玩小石子,若无其事一样,最后还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牺牲时她只有16岁,后来人把黄秋富比作是刘胡兰式的女英雄、女战士。

在凤凰山这片光荣的土地上,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游击队曾利用凤凰山一带山区,作为与闽南、兴梅的走廊纽带。抗日后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韩纵一支队遭到国民党顽固派包围,转移上凤凰山休整,后奉命赴大北山集中时留下武工队继续巩固基地工作。

1947年,潮澄饶县委由隐蔽活动转向以反“三征”(反征粮、反征兵、反征税)为中心的公开武装斗争,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辟、重建凤凰山革命根据地。

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研出版科科长 沈翘: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韩江地委领导机关、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第四支队司令部都设在凤凰山。1949年1月凤凰全境解放后,凤凰山革命根据地成为闽粤赣边区党委和边纵、韩江地委、潮安党组织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粤东唯一健全存在的解放区

凤凰山革命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革命红旗,走过极其艰难的战斗历程,面对强大的敌人军事“围剿”和政治迫害,运用灵活的游击战术和隐蔽斗争,依靠人民群众,开展了山地与平原相结合的游击战争,最后战胜敌人。

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陈立佳:在长达20多年的革命斗争中,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遭到反动派多次“围剿”的烧、杀、抢、掠,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代价,在支援革命斗争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为潮汕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来源:潮州市广播电视台

Hash:0bc94061e5ce11dccba4c06880814d603a803977

声明:此文由 伦哥有文化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