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份:武汉一代人的生活缩影 原来还有这样的故事

图为中山大道旁的三德里

近日笔者路过汉口中山大道,看到沿线的里份,不禁想起自己童年在里份度过的欢乐时光,和同龄的孩子在狭小的走道嘻嘻玩耍,夏天搬个竹床出来乘凉,和街坊四邻“跨天”,脚踩木地板发出咚咚咚的声响……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这些生活已逐渐远去,替代的是在高楼大厦里的邻里间互不来往的“宁静”生活。

说起里份,在汉口生活过稍微年长的人应该不会陌生,里份是武汉独特的民居建筑,如同北京胡同上海的弄堂一样,这类民居形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蕴涵着一座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是城市个性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为二曜路附近的延庆里 声明:图文系作者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凤凰湖北”。(图/文:熊丹丹)

走进里份,它依然保持这它素有的“宁静”,典型的“天井式格局”,仿佛把你从现代繁华都市带回到乡间民宿,不同于其它传统民宿,汉口的里份民居是近百年民居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汉口开埠之后西方低层联排式住宅和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式建筑的结合体,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是“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标本

武汉最早的里出现在唐代,与中国里坊制居住形态的成熟期处于同一时代,当时的里主要集中于市场中心周边,多为世家居住之用。布局多采用传统三合院、四合院对称布置的形式。

武汉里份大体可以分为几种:一部分为市民自发建设的,这种里份规划较差,房子狭小,多用木结构,生活设施不完善,但也最具市民味;

一部分为一些富商合力出资建设,有点早期房地产开发的意味。这些里份规划较好,建筑多为二层小楼,外观整齐,里份内的通道宽敞,生活设施齐备,如车站路友益街附近的平安里、新成里,里份内房屋为单元联排式,中间是堂屋,侧面是正房,后面有楼梯及厨房,有的还有后院。

1861年之后,帝国主义依据不平等的《天津条约》,辟汉口为长江对外通商口岸,英、俄、法、意、日相继建立租界,这在两个方面影响了武汉的民居建设:一是西方的建筑手法与技巧大量传入武汉市,冲击本土的建筑文化,许多西方的建筑片断和建筑语汇出现在古老的中国民居建筑中;二是汉口成为通商口岸,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引发了人口的急增,房地产业也随之应运而生。兴建里份建筑的第一次热潮在这一时期到来,据武汉地方志记载,当时大量的房地产投资者在毗邻租界的商业地带大兴土木,建设简易住宅。这些住宅一般为三间两厢或两间一厢,没有厨房和厕所,更不用提细部的环境设计,但是这类建筑因其造价低、建设快,满足房产开发商的经济利益和居民对低层次住宅的大批量需求,因此得以迅速发展。

从1918—1930年间,武汉建造了35个里份,约2000多栋建筑,标志着里份建设进入一个全面兴盛的时期。自1917年华商总会的买办们发起建设模范区,大规模建设了一大批砖木结构或混合结构的里份建筑,辅堂里、坤厚里、昌年里、永贵里、积庆里均在这一时期建成。这些里份围合宁静、户型标准多样、建筑质量统一、基础设施配套、空间灵活多变、社区文化浓厚、邻里关系密切,成为武汉近代里份建筑的杰出代表。

1938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全中国处于动荡不安的境地,到1949年武汉解放前夕,武汉的里份建设处于完全停滞的状态,不但没有新的建筑产生,反而被炮火摧毁近万幢建筑,同时为了适应备战的特殊状态,大量的简易棚户房又开始出现。到1949年武汉共200多条里份,里份建筑3000多栋,是老汉口商业区民居和商铺合而为一的独特市井景观。

从建国后至今,它经历了和中国其他历史性的文化名城、名街相似的保护经历,有保护的呐喊和切实的措施,但事实却不容乐观,据有关部门统计,1949年尚存的208条里份到2001年仅剩下140多条了。武汉里份正在逐年缩减。

图为兰陵

笔者童年生活过的楚善里也已被拆掉,查询才得知这里原来是湖北共进会旧址,它位于武汉市汉口上海街楚善里28号(原宝善里14号)1911年,为策应广州起义,孙武又在此设立机关。同年9月,文学社与共进会联合部署起义,在此设政治筹备处。同年10月,孙武在此造炸弹失事,机关暴露。原建筑已毁。现建筑是后来重修。砖木结构二层楼,东向,硬山顶,红瓦,面阔4.5米,进深12.8米。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

湖北共进会旧址(资料图)

汉口具有这样历史文化的里份相信还有很多,但多少能留存下来,供后人了解这段历史文化?坐落在中山大道旁的里份现在显得有些破旧,与改造后重新开街的中山大道形成鲜明对比,里份这个承载武汉一代人记忆的民居,何时能再次迎来它的“春天”?声明:图文系作者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凤凰网湖北”。(图/文:熊丹丹)

Hash:e326afd17fbe449529c77b248b95eb3f271594dc

声明:此文由 凤凰网湖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