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见证了一个民族的不屈不挠

汉口长春街57号,一栋灰色的小楼,生机盎然的爬山虎布满了墙壁,在绿叶的掩映下,小楼显得格外安静、低调。就在这栋小楼里,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小楼也留下了周恩来、董必武、叶挺等诸多革命领袖抗日救国的身影。“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旧址”,武汉人都亲切地称它为“八办”。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随即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沦陷,武汉成为战时首都。1937年9月,中共中央委派董必武从延安来汉,着手筹建八路军办事处。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纪念馆讲解员 曹飞:“1937年10月,八路军武汉办事处首先就在汉口的安仁里1号成立了。南京沦陷后,八路军南京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就转移到了武汉。原来在安仁里的小房子就不够使用了,于是搬到了长春街57号。”

1938年元旦,搬迁后的新办事处正式对外办公,处长由钱之光担任。与此同时,中共中央派来以王明、周恩来、博古、叶剑英等组成的中共代表团来到武汉,进入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工作。

曹飞:“那个房子是1937年当时日租界的大石洋行,是当时日租界里面最好的一栋房子。”

△1938年,叶剑英同周恩来、林伯渠等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研究抗日战争形势

1937年,国共合作一致抗日,当时的国民政府将这里最好的一幢房子拨付给共产党作为办事机构。虽然这里是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在国统区的一个公开机构,但对内还有另一个称呼,中共中央长江局——主管中国共产党南方14省所有党政事务。而小楼的正对面就是国民党情报机关头目戴笠的办公地点。

曹飞:“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上面的长江局越往上走,部门就越重要。”

△抗战初期,中共中央长江局负责人与新四军负责人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

这栋青灰色的旧楼,临街装有老式栅栏,乍一看像是仓库。但从东边侧门进去,发现别有洞天:厅堂前可见庭院,假山上缀以花木,水池里游着鱼儿,芭蕉叶的缝隙间,阳光静静洒落。小楼从二楼到四楼,董必武、叶剑英、周恩来、博古等人的办公室兼住房布局陈设,还保持着当年的模样。电台室、机要科、机关食堂乃至屋顶花园等,也一一复原开放。

1937年到1938年,是风雨飘摇、山河破碎的一年,也是万众一心、浴火重生的一年。这一年,全国民众万众一心、群情激昂、共举抗日旗帜。此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正式成立,而“三厅”和“八办”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湖北省档案馆研究员 王平:“通过长江局周恩来参与,国民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担任副部长,直接领导以郭沫若当领导的第三厅,在武汉期间郭沫若领导的实际上是由八路军领导的,由长江局直接领导的。”

掌管宣传工作的第三厅在鼓舞动员群众、激励团结民心的抗战呐喊声中,无疑郭沫若的声音是最响亮的。

作为第三厅厅长的郭沫若,在抗日的宣传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时的中山公园市体育场、黄鹤楼、汉口短波广播电台、汉口市广播电台、汉口新生活俱乐部广播电台、汉口世界电影院、光明大戏院、汉口上海大戏院等处,都留下郭沫若演讲时慷慨激昂的身影。

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副研究员 赵勇:“那么据我统计,郭沫若在武汉期间基本上每一个月都要有好几场演讲,他出席各个场合各个聚会,都用他的演讲去聚拢大家抗战的热情。其实郭沫若他更大的一个作用是给群众的一种情感情绪的渲染,就是那种不畏强权、不畏强暴、勇往直前的一种热情。”

△1938年2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前排左四),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左五)和第三厅部分工作人员合影

带着这种热情,郭沫若与周恩来等共产党人一起,在武汉民众中掀起了抗日救亡的宣传高潮。

在街道,歌曲、戏剧、演讲吸引了群众聆听;在报刊、广播,文人用他们的笔刀抨击日寇垒砌舆论高地;在天空,激昂愤慨的文字被写成宣传单飘洒到了日本的本土;在人民心中,一颗颗拳拳爱国之心被激起、被凝聚。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日军大肆搜捕当地抗日志士。为了安全起见,党组织决定将处于抗日宣传高地的孩子剧团转移到汉口。孩子剧团共有22人,大多数都只有十多岁,最小的仅八岁。屡经周折,孩子剧团于1938年1月抵达汉口。在八路军办事处举行的欢迎会上,长征小战士和孩子剧团一同联欢,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郭沫若等也和孩子们坐在一起。

孩子剧团的一位小成员在日记里这样写到:到武汉以后近两个月的饥寒劳累,团员们大多消瘦了,身上长了疥疮,衣服爬上了虱子,有的病倒了。从上海带出的旅费用光了,吃饭也成了问题。这天,有位慈祥的妈妈,来到我们的住处培心小学。她微笑着对我们说:“我叫邓颖超,周恩来同志让我代表他和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们,来看望大家!”团员们都兴奋地把她围起来,亲热地叫她邓妈妈。

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纪念馆2楼的会议室墙壁上挂着一副邓颖超与孩子剧团的合影。

曹飞:“周恩来当时红着眼眶一手摸着小剧团成员的头说,你们这些小团员比我们自己培养的小战士更出色,我要送你们三个精神,革命、救亡、创造,希望你们一手打倒日本强盗一手建立新中国。”

△1938年,邓颖超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与孩子剧团团员在一起

周恩来和党组织的关怀,给了孩子剧团们无穷无尽的力量。他们在汉口青年会举行公演,其中有新编的《帮助咱们的游击队》、《街头》等儿童剧。还到工厂、学校、保育院去演出,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1938年1月9号,《新华日报》在武汉出版发行。由于《新华日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她像茫茫长夜中的一盏明灯,很快成了武汉最受欢迎的报纸。创刊之初每天的销量就达2万份,4月以后达到5万分,这在当时是中国报刊中的“销量之最”。在山河破碎、中华民族危急的年代,整个中国都充满着仇恨和反抗的力量,一片文章就困难化作一把火点燃充填的烈焰,许多青年在《新华日报》的影响下决心投身抗战。他们往往是怀揣一张《新华日报》找到武汉,找到八路军办事处要求参加八路军,要求到延安。

△1938年1月11日,中共中央长江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在汉口创刊

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1楼的接待室,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排长椅。无数爱国青年就在这里与中共领导人会面,奔赴全国各个抗日根据地。接待室墙上挂着罗炳辉将军与爱国青年于青原的合影。罗炳辉将军的儿子转述了母亲讲述的武汉的工作和生活。

罗炳辉将军的儿子:“他出席国民党的各种场合的时候,穿的还是八路军的部队衣服,甚至还打了一双布做的草鞋,那其他军官都不一样了,都是礼服白手套,他跟别人有鲜明的对比啊。很多滇军故旧都升官发财了,还取笑我父亲,你看干到现在了,你还这么寒酸。然后我父亲说,我现在做的事情是站得直坐得正,我是为人民而做的,那像你们穿得那么好那么豪华,其实你们对人民是有愧的。”

△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旧址一角

峥嵘岁月造就了辉煌的历史。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不仅成为宣传抗日统一战线、激发全国人民爱国热情的桥头堡,同时也成为联络国际友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枢纽。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印度的柯棣华、荷兰著名电影导演伊文思、加拿大医生白求恩等国际友人都由八办联系接待,经由这里辗转奔赴全国各地。

湖北省档案局研究员 王平:“争取国际对中国的同情,因为37年38年,我们中日之间的战争在国际上我们中国政府是唯一的,就是独自在战,大量的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保持着一种中立、观望。包括华侨,东南亚的华侨他们要支援延安的物品,需要通过武汉八路军办事处转运。可以想象它成为我们的一个中转站,凡是延安去的基本上是通过武汉。”

△1938年,周恩来在武汉与史沫特莱等外国友人留下了这张珍贵合影

如今,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仍安静的屹立在汉口长春街57号。它见证了纷飞的战火、见证了激情燃烧的岁月、见证了国破家亡的悲壮、更见证了一个民族的不屈不挠。

(该文部分内容为湖北之声记者2015年采制,湖北省档案馆提供史料支持,原题为《八办往事|回声嘹亮》)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Hash:c179b0be9860e780e15292c84eb2bf2640da6f3f

声明:此文由 澎湃新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