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抗战文艺中心——汉口总商会大楼
它名曰“商会”,但它却曾是名副其实的“全国抗战文艺中心”,抗战初期,它的作用不亚于“千军万马”。这就是汉口总商会大楼。
汉口总商会大楼,位于汉口中山大道949号,辖区为花楼水塔街永康社区。
武汉是近代中国较早成立商会的城市之一,汉口总商会是在晚清重商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设立商务局,1902年,张之洞在札文中强调了设立商会的意义——“今日阜民之道,自以通商惠工为要策,……兹拟于汉口设立商务公所,……此系仿照外洋劝工场办法,既所以兴商业,亦所以勉工艺,其应如何相机推广,筹本集股,购制运销,统由商人自筹自办,官不预闻。”札文中提及商务公所,便是后来汉口商务总会。
20世纪初,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绅商迫切希望建立一个能广泛联络工商各业、维护自身利益的商业性社团组织。当时,从官方到民间几乎都把振兴商务、富强中国的希望寄托在设立商会组织上。
1907年11月,清政府农商部汉口商务局邀集各帮商董召开会议,正式成立了汉口商务总会,其构成人员包括大商号117人,银行、钱庄、票号、当铺经理99人,洋行经理15人,工厂主8人。
当时,汉口总商会的会址临时设在汉口商务学堂内英租界湖北街(今中山大道)扬子街口。1916年,汉口商务总会依农商部颁《商会法》改为湖北省汉口总商会,才正式开始筹备建设自己的新会所。1919年,时任汉口总商会会长万泽生召集各界商人筹建大楼,各界商贾积极协商筹备,募集捐款白银91835两,并由著名的汉协盛营造厂承担设计并施工,1921年,汉口总商会大楼在后城马路(今中山大道)上建成。
当时全国著名的报纸之一《汉口中西报》,自1916年11月21日以“商会建筑会所之冬季”为题开始,直到1920年12月30日刊发的“汉口总商会乔迁志盛”记录该月28日商会迁入新大楼为止,对汉口总商会会所建设过程进行了跟踪报道。
1921年元旦,一栋颇具西方古典主义建筑风采的大楼拔地而起,汉口总商会大楼正式使用。新大楼建成后的第二年,就迎来了一件大事——1922年,在商会大楼的礼堂,第四届全国商会联合会代表大会在此举行。据《申报》记载:当时由于议题分歧,竟出现各有一半省份代表分别在汉口、北京同时开会的分裂局面。该年11月1日到汉开会的主要是黄河以南东部沿海及内陆武汉经济圈的代表。
汉口总商会大楼是武汉商业发达的标志性建筑,大楼为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采用典型的三段式结构,外墙假麻石粉面,二层为半圆拱窗,三层设有阳台,入口屋顶为三角形山花装饰,整体建筑端庄典雅。
汉口总商会是近代汉口最具规模、最具影响的商办社团组织;而汉口总商会大楼又是抗战时期文化名人最为集中的聚会场所,在这里曾高扬起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旗帜,回荡过响遏行云的“保卫大武汉”的吼声……
由于汉口总商会位于闹市中心,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加上建筑体量宏大,自建成以来,就成为许多重要的商业、政治、文化活动的首选之地,由此见证了近百年武汉的历史风云,迎来送往了许多中国近代史上的仁人志士、名流人物。
1937年底南京沦陷后,武汉成为事实上的战时首都。1938年,在保卫大武汉热潮中,总商会大楼更是目睹了全国军民同仇敌忾的一幕幕壮烈场景。1月23日,国际反侵略大会中国分会在此召开成立大会,到会团体数十个,人员上千人,宋庆龄、陈铭枢、陈绍禹、马相伯、蔡元培、沈钧儒、宋子文、陈诚等参加,气氛热烈。2月11日,国际反侵略大会中国分会及国民外交协会举行“武汉各界响应国际反日运动大会”。2月20日,武汉各界在汉口总商会公祭李桂丹、吕基淳等殉国空军将士,蒋介石亲自主祭,何应钦等前来祭祀。2月25日,武汉各界追悼钱亦石。3月20日,举行追悼东北抗敌阵亡将士大会。4月15日,中国战时儿童救济会成立。6月5日,举行空军四烈士陈怀民、孙金鉴、张效贤、杨慎贤追悼大会。
继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在光明大戏院成立、武汉文化界行动委员会在汉口市党部成立、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敌协会在普海春酒楼成立之后,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于1938年3月27日在汉口总商会礼堂正式成立。《新华日报》报道当时盛况:“9点钟刚敲过,有穿军服的、长袍的,各色各样的文艺工作者,三五成群地涌进会场。把庞大的礼堂,挤得满满地,共计500余人。……”
“拿笔杆代枪杆,争取民族之独立。寓文略于战略,发扬人道的光辉。”这是主席台前的两行标语,中间悬着“拥护最高领袖抗战到底”的横额。当日本反战作家鹿亘及其夫人池田幸子入场时,雷鸣般的掌声过后,大家争相跟其握手。大会推蔡元培、周恩来、罗曼·罗兰、史沫特莱等13人为名誉主席。全体为追悼阵亡将士俯首静默3分钟。首由邵部长致辞,继由中央党部武汉办事处代表方怡先生致辞。周恩来演讲庄严热烈:“今天的聚会,是全民族空前大团结。这象征着中华民族定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也希望作家多取材前线战士的应用事迹,鼓舞战胜敌人的信心。同时,我们还肩负着建国的责任。”郭沫若演讲道:“我们要牺牲一己之自由求民族之自由,牺牲一己生命求民族之生命,鞠躬尽瘁至死不已!”冯焕章说:“打仗不但要外部健康,还要内部健康才能和敌人抗命。而文艺是使人内部健康的。”此时逾12时,预定在普海春叙餐,许多重要来宾均未发言。队伍沿中山大道走去。
在宴席上,老舍先生朗读了大会宣言,盛成先生以法语朗读告全世界文艺家书,老向先生朗读蒋委员长及抗敌将士致敬电,孙师毅先生朗读致日本被压迫作家书,均一致通过。此时武汉天空已高鸣紧急警报,轰炸四起,但会场毫不动摇。议题一一交付表决过后,三呼口号,响彻云霄,情绪悲壮。在热烈的掌声中,大会圆满结束。 据悉,文协理事会的会址设在汉口永康里20号,门口挂着于右任书写的牌子,文协会员的会徽、会员证由丰子恺设计。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是抗日战争时期为广泛团结抗日力量而建立的全国性文艺团体,简称"文协",发起人包括文艺界各方面代表97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发起旨趣》说:"我们应该把分散的各个战友的力量,团结起来,象前线将士用他们的枪一样,用我们的笔,来发动民众,捍卫祖国,粉碎寇敌,争取胜利。"
文协成立后,组织作家战地访问团,多次访问慰劳各地战场,推动了文艺工作者的下乡和入伍。文协还在广州、成都、昆明、桂林、香港、襄樊、延安、晋东南、贵阳、曲江、上海等地成立了分会,组织遍于全国各地。作家、艺术家空前广泛地团结对敌,使抗战初期的文艺活动呈现出生气蓬勃的新气象。同时,文协还创办了自己的会刊《抗战文艺》,自1938年5月4日创刊,一直到1946年5月终刊,一共出版了71期。《抗战文艺》在开展抗日文艺活动、繁荣创作、培养青年作家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文协自成立以后,还积极地与世界各国革命文学界取得联系,努力将中国人民誓死不屈的决心和勇气传递给全世界,使中国抗日战争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口商会从创立到1949年消亡,为武汉的政治、经济、城市、文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栋大楼在“文革”后成为某机关大楼,改革开放后归还工商联。1999年由政府拨款、民营企业家捐助,总商会大楼修葺一新,并被列入“优秀历史建筑”。
百年光阴如过眼烟云,2016年,随着中山大道的综合改造,百年的汉口总商会大楼成为了这个城市优秀历史建筑中的“一抹彩霞”,鲜艳夺目。
Hash:ee44de6b23fe0a7b11fef203e0e9036f9be7716b
声明:此文由 建筑与音乐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