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的第一滴自来水从何而来?

“读档”公众号祝大家春节快乐

过去,在汉口生活,很少有喝井水的。井水味苦质杂,所以饮用水多是到汉江去挑,经过明矾澄清并沉淀后饮用。硚口的宗关水厂的建成,让汉口人喝上了第一口自来水。宗关水厂建于1906年,原称商办汉镇既济水电公司,距今已有110余年的历史了,附近有车站因此命名为“水厂站”,供水面积约140平方公里。

大王庙(今利济南路)汉水边的既济电厂旧照

19世纪末,电灯、自来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新兴事物,既为广大民众所热望,又受湖广总督张之洞的重视,因而各国洋商竞相揽办,买办和巨商亦纷纷趋争。在1898年间,曾有欧阳萼、邹步贤、王庭桢等先后三次分别联名向张之洞 申请创办水电企业,均因“查无真实股本,不过影射洋股,希图渔利",而被批驳;另有张鼎坤、江明源等联名请办,虽经张之洞批准,后又因查得“并无华股,全是指股”而予以停办。可见当时张之洞认为“事关中国主权”、不准外商染指的一番川心,以致多年之间筹议累累,均未实现。一直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汉口修建水厂电厂,才算有了眉目。

当时,有一旅汉宁波商人宋炜臣,资金较为雄厚,与清廷高级军官张彪(统制)、黎元洪(协统)过从甚密,并曾以巨金捐得候补道官衔,被张之洞视为“有为之士”,成为当时武汉的“实业家”之一。当宋炜臣体察到张之洞拒绝外资办水电厂的意图之后,便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6月,联合浙江江西湖北三省巨商王予坊、朱佩珍、蒋洪林、丁维藩等11人,联名禀呈督辕:“汉口为九省通衢,商务繁盛,职商等现拟集资300万元,创办电汽灯、自来水,择地建厂,恳乞赏准批示立案。”湖广总督张之洞当即批示:"汉口地方,近年益形繁盛,应办自来水、电汽灯两项。查该职商等资本素称殷实,应即准其承办。”为此,张之洞还特拨官款30万元相助,并特许既济专利,规定汉口地区“除租界外,不得另设电气灯、煤油气灯、自来水公司"。

既济水电厂办公楼旧照

宋炜臣等接到批文后,立即着手筹备。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为了给水电公司取个好名,居然张榜,征求厂名。此时轰动一时。宋炜臣虽然收到了不少厂名,但都不满意。有一天,一个“司官”(抄写员)托人递了一个“签呈”,大意是说:汉口镇乃一个火炉,长江、汉水乃汉口镇之两大水系,为得地利人和,取“既济水电”之名为宜。"既济”者,乃水火相济之意。宋炜臣看了拍案叫绝,马上赏了那个小职员200两纹银。第二天宋炜臣即以"汉镇既济水电公司"之名呈请张之洞批准,张之洞在前面加了"商办” 二字,以示区别。接着,宋炜臣、丁维藩等6人在上海招股100万元;朱士彬、蔡绍荣等5人在汉口市民中招股200万元, 每股银为10元,年付息6厘。

商办汉镇既济水电厂股份公司发行的证券

股款收齐,工程计划均由英籍工程师穆尔负责,择定水厂地址于襄河上游硚口韩家墩附近之宗关;电厂地址择于硚口大王庙河岸,占地580英亩,两厂同时兴建。电厂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8月首先落成,开始送电。水厂因工程较大,延至宣统元年(1909年)6月才告完工,开始送水。此时正值炎夏,骄阳似火,可是“既济”新设置的公用水站却无人问津。经过了解,原来一般人对使用自来水还有种种顾虑,怕喝了肚子痛。宋炜臣准备来次现身说法。第二天他亲自出马,从总公司所在地乘坐四人大轿,张扬过市,来到汉正街一处公用水站,从水龙头中放了满满一杯自来水,吸引了众多过往行人。他说:"各位父老兄弟,有人说,这机器水是‘洋水’,还说这‘洋水’有毒,我们中国人喝不得,喝了犯肚痛病,这是没有的事。本人宋讳臣,虽不是汉镇土著,但也是中国黄种人也。”说完,将一杯自来水一饮而尽。就这样,宋炜臣不仅成了汉口第一个喝自来水的人,而且使汉口旧区居民都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作者单位/图片来源:武汉市硚口区档案局

湖北省档案馆“读档”公众号期待您的关注

Hash:2bd140232a3f3ac8d189f2dfffea5059084c11bf

声明:此文由 读档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