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园博园探秘

提示 点击上方阅读武汉,关注我们。

作者/叶子 朗读/红柳

前年在北京,正逢国庆无事,于是和家人一起参观了第九届园博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路途之远和园子之大。北京园博园在六环之外,转了好几次地铁终于到的时候人就累得快趴下来,或许是因为皇城气派,似乎要包罗万象,走在偌大的园子里,我怀疑他们把全世界都搬来了。

世间之物最怕放在一起参比,本来好好的东西,一放在一起,就立即有了高下之分。每个参赛地区都生怕自己被比下去,极尽展示之能事,其结果倒好像“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最后挤挤缀缀,热闹非凡,可主题陈杂,不知所云。

那次游北京的园博园给我的感觉是筋疲力尽,一共有六个区,光是区与区之间也有漫长的路要走,太阳毫不留情地照着,地面仿佛好像着了火。 最后,我们实在走不动了,停下来时,脚底发烫,恨不得快点离开,可是路又实在太远了,怎么也走不出去啊。 只好打车回家,路费竟花了近二百之巨!回到家里,所有的人都倒头就睡,至于那天园博园看了什么,再也没有任何人提起。

今年七月,当武汉作协安排我们去采访武汉的园博园时,我的双腿竟不自觉立即有一种发软的感觉。 城市渐行渐远,车渐渐驶入了一片清凉的绿色世界,向日葵正在田野里怒放。道路笔直,空气清凉。到了,到了,我们知道,已接近了东西湖区了。

到了武汉园博园,远远看去,一片黄土堆起的坡地,推土机正在奋力挖掘,一片正在建设中的工地尘土飞扬,原来我们去的那天,恰好离园博园正式开园还一百天。

负责管理园博园的主任很自信地给我们先介绍了它的选址:原来,武汉园博园是全国首次在生活垃圾场上建高规格的园林,这也是武汉园博会最大的看点。正是因为这具有独创性的设计,使武汉在与银川郑州石家庄三地同台竞争,在自然环境等优势不足的情况下,以超前、创新的“生态理念”令全场折服,最终,第十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花落武汉。

我暗自感叹,武汉精神果然是“敢为人先”!武汉人的血管里流着有楚人血脉和屈原的浪漫主义精神,因此他们竟然能想出这样的大胆而诗意的创举:曾经的一片垃圾场变为生态园林,园博会所处的金口垃圾填埋场占地768 亩,所有垃圾如果光靠垃圾自然降解,起码要50 年。而这次建园采用美国好氧降解技术,以超30 倍的降解速度缩短垃圾中有机物的降解时间,而且好氧降解处理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等,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加上山上还种了大量的香樟水杉桂花、栾树等,绿化率达到74.3%。看着人工堆起的山坡上种植的密林修竹,点缀着花红柳绿,这里分明是一个人们亲近自然,有谁能相信这曾是一个大的垃圾场?

住在东西湖作家成君忆欣喜地说:“过去我们这里垃圾遍地,臭气熏天,我们都后悔来到这里,房子都卖不起价来,自从园博园在这里选址之后,房价立即涨到了七千。你们想想,如果这里成了森林公园,下班之后,一家三口到这里来骑自行车散步,看看四季的繁花美景,该有多么诗意……”

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每当念到李白的这首诗,我就开始在心中不自觉地寻觅故乡武汉的诗意何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武汉的诗意似乎都留在文人骚客相互惜别的墨宝中了。我一直在现代社会中寻找武汉的诗意而不得,东湖是大而寂寥的,黄鹤楼也只剩下白云千载空悠悠。武汉的诗情画意除了从古诗中找到几个句子,就真的无迹可寻么?

在这里,我终于又一次发现了“诗意”。这种诗意不是只属于文人骚客的,它是属于寻常百姓的,属于日常生活的。它不是锦上添花之美,而是改造之美,创新之美。

我们坐着车进了园博园景区,欣喜地看着眼前的不断出现的一个个景点,有的正在施工,有的已初步完成了,只需再引些禽鸟,为这里增加一些生机。

主任介绍说:武汉园博园位于城郊硚口、东西湖江汉三个区的接合部百年老堤——张公堤西段,占地面积213.77 公顷,武汉园博会选址位于张公堤和三环线绿化带两地,中间被三环线割裂。设计时加大对三环线的覆土高架范围,覆土高架总长达1200米,平均宽度50 米。运用生态织补方式,覆土高架断面采用立体绿化手段,加以景观美化,化解三环线和张公堤分割园区的难题,最大地实现了南北地块的生态缝合,这也是本届园博会设计的一大亮点。

车驶过一片山坡时,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下面就是三环线,我们连忙探看,这才发现这里用土堆成了小山丘陵,并引水为池,采用回填土分层碾压方式,打造高出三环线20 米高的实土真山,即荆山。将下银湖水系经“荆山”山腰,流入南区人工湖,即为楚水;再植上四季开花的树木,立即显得绿意盈目,小桥流水,曲径通幽了。

我们走近“山东园区”,一个刚建好的园区,竟然别有洞天,亭台楼宇,疏密有致;不大的水塘里,睡莲静谧地开放,让园区满眼生机……

我们又来到了新疆园区,一进园立即被那石头做成的房子、晒葡萄的场子、有储藏的窑洞吸引住了,不远处还有倒在地上的胡杨树,这些异域的风景让我们欣喜,纷纷忍不住跑去照相,摆出各种POSE,激动得像回到了读书时代。

当然最精彩的还是湖北园区,通过掇山理水、人工造景让园区景观尽显高低错落之美。以“一脉一谷两坡三峰”的布局,错落展开生态优美的荆山八景;以“一湖七岛”布局,营造楚韵流香、七星伴月的楚水景致。同时注入楚文化内涵,使园博园体现了浓郁的“湖北味”。 哪怕是我们这些在湖北生长了几十年的人,来这里看一看,还是觉得新鲜、长见识呢!来过武汉园博园的朋友一定会对湖北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武汉园博园虽不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园博园,但是看点多多。 半天逛下来,耳之所闻,都是新鲜的信息,目之所及,都是清新迷人的景致。到了中午,我们竟然一点也不觉得累,反而两腿生风,流连忘返。只可惜大家都只有半天时间,于是约好,待到园博园正式开园后,再找一个时间来此地重游,那时可能又是一番耳目一新的气象了吧。

摘自《武汉印象》

◆◆◆◆◆◆◆◆

武汉出版集团出品

Hash:44395e84ec9436cd81dfd3a24921153ca2b84288

声明:此文由 阅读武汉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