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第一家海事博物馆——海上交通史博物馆
如果你来泉州想要了解这段历史,
泉州博物馆有完整的泉州历史文化的展陈,内容上与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有重复,比海交馆更多。而海交馆是站在海上丝路的世界史格局下探讨泉州的地位,立意更高,格局更大。
如果说,大海赋予了这座城市包容的胸襟,那么举世瞩目的刺桐港,便是让一切漂洋过海的文明有了相遇的可能。作为宋元时期世界最大的对外贸易港之一,刺桐港是各地商品云集的商埠,也是各国文化碰撞的高地。
这是一座小而美的博物馆,我所说的美,并不是指建筑与装修,而是精彩的内容。泉州在中国古代造船业十分发达,馆内有还原的古船模型。展台内还原百姓贸易场景的塑像,压暗的背景倒映出雕像的形体,画面具有对称性。
而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展览,便是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物,将这座宋元时期的国际化城市重新编排、凝练,再演绎。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简称“泉州海交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创建于1959年,原址位于著名佛教寺院泉州开元寺院内东侧。1991年2月,新馆主楼于东湖街落成。2003年,在主体楼东侧又建成了“泉州伊斯兰文化陈列馆”。目前,新、旧二馆总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3万平方米,陈列面积11000平方米。
泉州海交馆是以反映古代海外交通、海上丝绸之路,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经济、文化交流为主题的博物馆。它以中世纪东方第一大港——刺桐(即泉州别称)港的历史为轴心,以丰富独特的海交文物,生动地再现我国古代悠久辉煌的海洋文化,讴歌中国人民勇于征服海洋的英雄气概,展示中华民族对人类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贡献,以及在航海与造船技术方面的许多伟大发明。
♦常设展览♦
展馆辟有“刺桐——古泉州的故事”、“泉州湾古船陈列馆”、“泉州宗教石刻馆”、“中国舟船世界”、“阿拉伯-波斯人在泉州陈列馆”等固定陈列及1个预约开放展览——“庄亨岱藏品馆”。在这些展厅中,分别陈列着不少举世闻名的文物瑰宝,除了一艘迄今国内发现年代最早、体量最大的宋代海船及其大量伴随出土物外,还有数十根木、铁、石古代锚具,数百方宋元伊斯兰教、古基督教、印度教石刻,各个时期的外销陶瓷器,160多艘中国历代各水域的代表性船模,以及数量繁多的反映海外交通民俗文化的器物。
海上丝绸之路,馆中怎会没有丝绸呢?丝绸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出口产品之一,在古罗马只有皇帝与皇帝喜爱的大臣才有丝绸可穿,最早的陆上丝绸之路也因丝绸得名。而海上丝绸之路的对外贸易中,虽然瓷器出口量大于丝绸,但丝绸在世界上也依然还是名贵的。仰拍的角度,馆内的灯光映照的暗色背景帮助突出主体,透过展台玻璃的古代字画使人感到时间的流逝与丝绸历史的悠久。
海交馆中草庵佛像的模型,展馆的灯光只照射在佛像上,有利于拍摄时将周围环境压暗而突出主体。
珊瑚与珍珠是对外贸易的贵重商品之一,画面的明暗变化突出了主体,泛黄的暖色调使人感到与历史沧桑悠久,也让人有与历史文物贴近的感觉。
♦刺桐:古泉州的故事♦
“刺桐:古泉州的故事”,主要内容包括序厅和“向海而生”“东方大港”“多元荟萃”“守护遗产”四部分。展厅通过文物、图版、电子图、电子触摸屏、视频、景箱、场景等形式进行展陈,勾勒出16个遗产点产生的历史背景,阐述其遗产价值,向参观者展示“古泉州(刺桐)史迹”的产生、发展、鼎盛,以及历代泉州人为保护及传承这些历史遗产所做的努力。
序厅部分主要以16个申遗点沙盘及对应图片联动播放的方式,为观众展示泉州各个申遗点所处的历史时空。
♦ 中国舟船世界♦
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在造船航海、对外贸易和科技文化交流方面所创下的业绩,叙述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泉州先民在手工业、海外贸易、科技文化交流和抵御外来侵略等方面的历史。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是专门反映古代航海交通历史的博物馆。它以中世纪刺桐港即泉州港的历史为轴心,独特的海丝文物,再现中国古代海洋文化。
人类从混沌蒙昧的远古时代走了出来,随着石头工具的使用和火的发现,历史的轮廓渐渐变得清晰了,于是,我们看到了筏、独木舟和那岩壁上富有想象力的绘画,看到了尼罗河畔和中国水域舟船文明的曙光。中国是个河川纵横,海域辽阔的国家,拥有古代世界最丰富多样的船型,曾为人类造船与航海事业的发展奉献过许多伟大的发明。
当历史跨进了中世纪的门槛,“海上丝绸之路”已将东西方世界紧密相连;当伟大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一次又一次,驰骋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我们可以骄傲的说,这是中国人的舟船时代,中国的造船与航海技术遥遥领先于世界。
泉州海交馆于2001年开辟的大型展馆“中国舟船世界” ,展现的就是这样一个东方海洋大国的舟船历史的动人故事,一个象征着文明成就和启示人类走向海洋的永恒主题。它设于海交馆二楼东西两个展厅,内容包括从人类的舟船起源开始,到中国历代各水域的著名舟船模型,以及古代造船航海技术的重大发明等。
展出的140 多种船模,有各种长江船、黄河船、历代战船、古代使节的出国使船、华丽游船;有举世闻名的郑和下西洋庞大船队和郑成功与殖民者海军作战的舰队;还有从全国各地征集来的独具特色的各种实船,如台湾雅美船、西藏牛皮船、黄河羊皮筏、摩梭人独木舟、绍兴乌蓬船等。展厅内各种形象有趣、绘声绘色的场景和电视画面,让观众了解海船制造过程、古时海战情景以及一些海上作业的民俗风情。
1974 年,一艘宋代海船在这里出土,引起了巨大轰动。泉州海交馆的王连茂老馆长在《宋船之歌》中回忆道:“它带着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而来,使西方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东方文明之邦的航海历史。”
泉州湾宋代海船剖面模型
有几项直观的数据,足以佐证老馆长对宋船的这份赞誉:其一,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体量最大、年代最早的海船;其二,位于船舱的 13 个水密隔舱,证明古代中国对这项技术的运用要比西方国家早数百年;其三,当时随船出土了数吨香料药物及文物,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珍贵素材,其中也包括 21 枚我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木制象棋。
宋代文献中有“海舟以福建船为上”的描述,而这艘宋代海船的发现,恰恰证明了此言非虚。
䑠鸼船模型
如今这艘宋代海船及其众多出土文物,都陈列在位于开元寺东侧的海交馆分馆——“泉州湾古船陈列馆”内。在参观时,除了感受水密隔舱及多重板结构的精妙之外,也别忘了留心位于龙骨两端接合处的“保寿孔”,其位中置铜镜,周边有铜钱按“七星伴月”状排列,寓意光明将引导海船平安航行,通过暗礁密布的“七星洋”而安然无恙。
这是泉州造远洋木帆船时特有的传统做法,至今仍被保留。当年的研究学者也正是因为“保寿孔”,才最终确信这是一艘泉州匠人造的船。
泉州湾古船陈列馆
♦泉州宗教石刻馆♦
10-14世纪,随着海洋交通的发展和海洋贸易的繁荣,泉州(刺桐)成为当时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汇中心。这里居住着数以万计来自亚洲、欧洲、非洲的各国商人、传教士、使者、旅行家、贵族和平民,其中尤以波斯人、阿拉伯人、印度人和欧洲人为最。
他们在泉州享有经商与信仰的自由,不仅带来了世界各地的奇珍异宝,也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与宗教,于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摩尼教、犹太教等,都在这里与中华文明相遇,并互相丰富。
设于新馆一楼东展厅的宗教石刻馆, 主要展出基督教、印度教石刻和建筑构件,再现古泉州(刺桐)时代,东西方文明在泉州的相遇与交流,展示泉州开放包容与和平友好的城市精神。
♦馆藏精品♦
宋船货牌签
南宋香料
“何朝宗”款渡海观音塑像
元基督教八思巴文墓碑石
南宋小口瓶
南宋象棋子
南宋椰子壳
元釉里红缠枝莲胆式瓶
宋龙泉窑双耳扁壶
清漳州窑绿釉双兽耳瓶
一畔山海一畔图——闽中访古之旅(元旦假期)
Hash:e9501b323a91ee136651c3cb5a60441fcdad28e7
声明:此文由 不周艺术空间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