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仙洞遗址考古的新发现论东南亚洲旧石器晚期文化的几个问题——2017年度考古学研究系列学术讲座第17讲

讲座题目:从八仙洞遗址考古的新发现论东南亚洲旧石器晚期文化的几个问题

主讲人:臧振华 研究员 历史语言研究所

讲座时间:2017年12月7日(星期四) 14:00—17:00

讲座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八楼多媒体厅

主  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内容提要:

八仙洞遗址是台湾迄今所发现年代最古老的考古遗址,也是唯一包含旧石器文化地层的遗址,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及文化遗产价值。这个遗址是台湾大学地质学系的林朝棨教授于1957年所发现。1968年至1970年间,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的宋文熏教授,进行了四季五次发掘工作,在潮音、干元及海雷各洞出土了丰富的“先陶文化”遗物,确认了这是台湾首次发现最古老的旧石器文化,并由李济博士命名为“长滨文化”(Changpinian)。

长滨文化经过宋文熏教授的发现与研究后,其重要性受到广泛的重视,但是其后的四十多年来,却未再有新的研究成果,致使八仙洞遗址的一些问题,仍不明了。此外,宋文熏教授所发掘具有旧石器时代文化堆积的洞穴,也遭到寺庙神坛的占据,造成严重的破坏。

近年来,臧振华研究员在相关主管机构的支持下,重新展开八仙洞遗址的调查研究,其目的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对八仙洞遗址进行必要的调查、分析与研究,以期能揭露更多的学术信息,作为进一步保存及维护之基础。除了报告八仙洞遗址的新发现,本次报告拟就这些新发现所涉及与东南亚洲旧石器晚期文化相关的几个问题作一讨论。

主讲人简介:

臧振华,考古学家,于1986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及东亚语言与文明博士学位,曾经担任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考古学组主任、副所长、特聘研究员。亦曾在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政治大学等校授课。2014年获选为第30届台湾“中研院”院士,目前担任台湾“清华大学”特聘教授。他的研究兴趣主要是台湾、华南与东南亚等地区的考古学研究,课题包括聚落形态、社会结构、文化接触与变迁等。他也热衷于将考古学应用于社会服务,曾于2002年到2006年担任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馆长,并经常参与执行文化资产保存的工作。从

2006年9月开始,他担任台湾水下文化资产调查计划的主持人,负责台湾水下考古能量的组建与水下文化遗产的调查。

欢迎所内外考古同仁及师生参加。请参加讲座的所外人员提前联系报名,或通过中国考古网公众微信、微博平台留言进行预约。

联系人:张旭、朱彦臻

联系电话:6523810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Hash:5a77424b41a647f10e1948e20f4652cc1abf2e26

声明:此文由 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