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故事:文昌阁下话传奇:看皮李家如何逆袭铸就三代翰林

树林兴隆

清嘉庆年间(1810年前后),咸阳县西(今咸阳市渭城区)十里处的小村里,有一户李姓人家,专事熟皮工艺。熟皮子常常发出令人反感的味道,因此受到村人排挤,不让他们在村中进行这种工作,为了生计李家人把熟皮作坊搬出村落,但村里人却给这家起了个不雅的字号——皮李家。

李家当时正值年少的长子把家耻记于心头,暗自发心:一定要苦读诗书,改变现状,鲤鱼跃龙门

一天,他随父亲往西安城运送皮货,在柏树林看到一座古塔,虽是只影形单,但却香火旺盛,一些学子纷纷前去祭拜、祈愿,他近前方知是奎(魁)星阁。旧时文人学子在大考前都会去当地的魁星楼或魁星阁,烧香乞求,希望自己前程似锦,金榜题名,大魁天下(当状元)。如今,巧遇奎星阁,岂有不拜之礼!他毕恭毕敬的拜了奎星,暗自祈愿,希望“魁星点斗,独占鳌头”能够在自己身上显现。

文昌阁

皇天不负有心人!来年秋闱他果然金榜高中(中举)。此人便是后来的翰林院学士李善容。喜报传来已是冬日,正在扫雪的其妻殷氏闻听喜报喜极而泣,仰天喊道:“李家终有出头之日了!”一时间“皮李家”鞭炮声此起彼伏绵延不绝,之前鄙视李家熟皮的乡邻,尽弃前嫌纷纷道贺,李家门前有如过年一般。为纪念李家出了一个“举人”,全村人一致同意以“庇礼村”作为村名,寄希望以李家圣贤威望庇佑全村老少。

中榜后李善容想到了保佑他的奎星,便专道西安柏树林,来到奎星阁前,烧香、还愿、布施,毕恭毕敬,如是一番仍感意犹未尽。他虔诚地想,奎星既能恩泽于我,便能惠及李家后代,他祈愿奎星高照,李家子孙福泽绵长,前程似锦,金榜高中。

李善荣与妻子殷氏婚后多年屡生不育,晚年得子李寅。家人对李寅溺爱有加,但却严苛教育,幼读《论语》“略能上口,即晓大义”。从少年时代起,李寅就喜兵法,火枪、弓箭都很娴熟。他曾与一个军官比武,发六箭中其五,引得一片喝彩。年稍长,便不屑为章句记诵之学,与当时皓首穷经、热心科第的腐儒迥然相异。李寅“博学任侠,有经世才”,且性情豪放,颇有艺术才情,以李太白自命。

金榜提名 图/@网络

李寅之母殷氏,祖上曾为广东陆路提督,父亲亦为翰林院庶吉士。殷夫人不尚粉黛,性情豪爽,生活简朴,终身布衣,不喜华裳。她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在儿子身上,对儿子交往朋友的品行一一观察,及时引导干预,对刘古愚这样的学霸爱护有加。

关中书院求学时,李寅对学业优异的同乡刘古愚李寅很是赞赏。二人品行相投,都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他们常漫步于城下,彻夜长谈。二人越来越投机,互相激赏,“定昆弟交”,至死不渝。对年长自己三岁的李寅,刘古愚则“事以兄礼”,经世为己任,以气节互砥砺”。李寅经常邀请刘古愚、柏景伟等朋友到他家中聚会畅谈,酒酣耳熟之际,指点江山,纵论时事。他们深为国家面临的灾难而忧虑,苦思拯救之策,道及国事日危,不禁感愤激昂,痛苦欲绝。每逢此时,李母便亲做羹汤,悉心照料,刘古愚亦常吃住在李家。

刘光贲(1843-1903),字焕唐,号古愚,陕西咸阳天阁村人。清末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陕西维新派领袖,与康有为并称“南康北刘”,是于右任、张季鸾、李仪祉等人的老师。

刘古愚(1843~1903) 图/@网络

李家自李善容入官翰林院学士后,便不再做熟皮生意,改做贸易,并请同乡王益农打理。清时官员年俸极少,李翰林常有捉襟之惑。同治元年以后,经王益农提议,李家将生意做到了西安。大约在李寅34岁(1872年)的时候,李家已是“二代翰林”,在咸阳、西安两地颇具声望,李家在西安西大街创设“德懋恭”食品厂,1900年被慈禧太后钦点为贡品,进而身价倍增。

几年后,名利双收的李善容再次来到奎星阁前,他默默的矗立塔下,想着多年前还愿时,一位老道的话。那次烧香还愿后,一位老道向他道喜,言称:奎星为李氏福星,奎星庇佑,李家将三代连中,李氏一族当拱卫之。

当时,他并未将此言放在心里,以为江湖术士之戏言。如今两代中举,栖身翰林,再出一个翰林又何妨!此刻,他盼着那位高道能够现身,为他答疑解惑,聊表谢意。然而高道不知何处去,只好自翻经书寻来由。

奎星阁东北侧为皇家寺院卧龙寺,门前有一方广场,其南侧是兴隆巷,小巷南口城墙下有兴隆寺。兴隆巷西口内北侧有空地一块,从风水看为吉位。李善容心里暗忖:这块空地分明是块福地,或许就是为李家而准备。他深知“宁住庙前,不住庙后”之说。该宗地于卧龙寺为前;于兴隆寺为后,但兴隆寺是“子孙寺”,福泽绵延必择(泽)其后,因此他深信不疑。

魁星点斗 图/@网络

李善容置了地准备建起府邸,找来匠人一看却犯了愁。原来这块长方形地块,东西向可做两跨三进院落,但直对奎星阁犯冲。关中人家的院落尚有过门或照壁,直冲有违恭敬!权益之计,是门向南开,这样既可负阴抱阳,又可拱卫奎星,一举两得。

李氏府邸开工,摒弃了关中宅院下挖黄土烧制砖瓦习俗,一应建材均从周边土窑购买,院落后高前低,为出水庄子。建成后为四跨两进院落从西至东依次为:祠堂院、书房院、住宅院、办公院。祠堂院外西侧,立有拴马桩。

拴马桩又被称为望柱,有门庭兴旺之意。官宦人家多以雕刻狮子寓意事事如意,人形寓意高人一等,猴子寓意马上封侯等。李家拴马桩雕以南瓜,南瓜是一种蔬菜,它的外皮黄澄澄的,看起来十分吉庆,也是丰收的象征,寓意着富足,多子多福,当然更包含了耕读人家低调与谦逊。

兴隆巷原李家大院(左)

1862年李寅之子李岳瑞在咸阳庇礼村出生,10岁后随祖父、父亲迁居西安,自幼跟刘古愚读书。光绪八年(1882)中举,光绪九年(1883)进士,先授翰林院编修,后改任工部员外郎,又任总理衙门章京,受到光绪皇帝重用。

“戊戌维新”期间,负责接奉传旨要务,同宋伯鲁一起组织关西学会,积极参加保国会的活动,也是光绪皇帝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之间进行联络的重要人物。维新变法期间,常把朝廷重要情况转告维新派人士及国闻报馆,通过该报宣传变法维新主张,主动承担《时务报》在北京的募捐收款和发行工作,扩大维新思想的宣传。李把《时务报》每期给刘古愚寄100份,扩大在陕西和西北影响。

变法失败后,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10月被革职。遂回咸阳家中赋闲。光绪三十年(1905),经张元济邀请,赴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辛亥革命后,一直任清史馆编修,参与编纂《清吏稿》。晚年回归故乡,著有《国史读本》、《春冰室野乘》三卷、《悔逸斋笔乘》、与梁启超等合著《中国六大政治家》等。

李岳瑞(1862~1927) 图/@网络

郭廼光老人(女)今年72岁,1953年搬进兴隆巷,全家人借住在李家祠堂院里。1958年柏树林、兴隆巷两居委会合并,郭母为居委会主任,因此对兴隆巷居住情况了解颇多。郭老太讲起兴隆巷如数家珍,她说,建国初期的兴隆巷古朴、幽静、雅致,虽然没有大红大绿的花卉,但因有佟家和“二李”三个大户,让一条小巷闹市取幽别有韵味。西口入巷处曾有一座药师楼,青砖砌筑,如城门一般。有更夫负责值更,每晚关闭大门,更夫名曰候大(duo),就住在药师楼上。

过药师楼,北侧一排为李家院落,南侧依次为仆人院、炭场、马号,李家的马号比较大,占据三院之宽,可见其营生之大马匹之多。李家书香门第,所有人不仅知书达理,还乐善好施,常常接济友邻,在兴隆巷颇具声望。每每说起这些,郭老太赞不绝口:“李家人不仅儒雅、待人谦和,而且从不张扬。那种高贵、优雅,令人舒心,叹服!”

李家四跨院非常讲究,各有特色。其房间无论开间、进深都大于常形,一般人家为四椽,李家为六椽。住宅院的上房为凹型,除了雕刻精美的木格门窗外,凹型中间为月台,前边是木质栏杆,显得别致,优雅;因月台高于前院,郭廼光与李家后人、同学李嘉珍常常倚坐在栏杆上嬉戏。

大院里雕刻精美的木格门窗

承袭古风的大院上房

李家大院平面图

由于在祠堂院住过几年,郭老太画了草图又详细描述一番。该院大门偏东,门道东侧是柴草房,里边放有棺木(用柴草吸附棺木水分);左侧房屋存放祭祀用品,院内东侧有一间闲房,该房北侧有一口水井,上置井房;院内偏西空地是一座花坛。花坛北侧进二进院落是一座做工精美的砖砌月亮门,门上砖雕“忠厚传家”。二进院东西各有三间房(每间一间半),东侧第一间是厨房;上房内侧正中是祭台,西侧为暖阁,东侧是一间楼房(二楼小半间),暖阁南侧是大炕;祭台后通向夹道,夹道约两米宽,后面是高大的封火墙;上房前西墙上开有小偏门,下几级台阶便进入西偏院。

偏院西北角有柴房,东南角住着看护祠堂的人,偏院内西墙下有两棵合欢树,东南处有一棵椿树,其余空地遍植萱草,椿萱并茂。因祠堂不像其它院落,平时大门落锁院,所以总被兴隆巷人描述的神乎其神,主要是“三檐六滴水”。即:月亮门、上房和两侧房屋的流水,与徽派建筑的“四水归堂”正好相向,赋予了更深层寓意。

李家耕读传家,殷实富足,不事张扬。清末将书房院卖于高培支之父高映珍,将住宅院卖于另一户高姓人家,西边院后来卖到一户孙姓人家手中,此为后话。当下,四跨院仅剩一跨——高培支旧居(兴隆巷42号),2003年9月被列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二道门平为福

高映珍先生因恪守孝道,家庭和睦,声名远扬。民国八年,受民国政府嘉奖,总统徐世昌为其题写的“孝阙流芳”大匾,悬挂在过厅正中,虽经历十年浩劫,大匾仍完好无损。高培支(1881~1960),陕西陇县人,著名秦腔剧作家、教育家,于1912年创立西安易俗社,曾4次担任易俗社社长,并于解放后率先将易俗社上交国家。

如今的高家大院,前院由门房、照壁、过厅和东西厦房组成;二道门门额上镶有“平为福”砖雕,两侧偏门刻有“竹苞”、“松茂”。院里东西对称厦房各三间,上房木门木窗木格花卉,雕工精美,保护完好,令人赞叹。上房西墙有偏院小门,可通向后院,有登楼木梯,梯前墙角一口老井被一块石头封的严严实实,走过去仍能感觉一丝凉意。

无论李家大院,或高家大院,承载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生动的故事,被人们津津乐道。李家“三代翰林”更为兴隆巷书写了不朽传奇。

一门大儒始耕读,三代翰林入青史;奎星阁旁敬圣贤,兴隆巷里传佳话。

感谢郭廼光老人口述兴隆巷历史

参考文章:李寅 扶助最后一位关学大儒的豪士

一个年轻人的师友情怀

朱文杰:兴隆巷的高培支故居

采访 郭廼光老人

郭廼光老人向小编讲述兴隆巷故事

当年“三代翰林”府邸,如今高家大院

柏树林街

Hash:7981618d5306d326e9e2b9fe2c0a30b2704a7dac

声明:此文由 李连源.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