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之美,自然与信仰带来的幸福自由

现代科技文明高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许多方便之处,却也让人失去对于自然的敬畏之心,失去对内心精神的追求。

人与自然

宫崎骏的经典作品《千与千寻》再次上画,关于现代人金钱与欲望的探讨,火爆了朋友圈

不少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怎么活着活着,就活成了无脸男?”

没人有确切的答案。

我之所以喜欢西藏,极大原因在于这里保留着最原始的自然之美,残留着与现代文明迥异的精神信仰之美,它虽然没让我灵魂得到升华,却让我看到一个与现代文明不一样的世界,让我灵魂得到感触。

唐蕃古道·2007

自然之美

人如果脱离现代社会,回归到最原始的自然状态,对生命的感悟是否会完全不一样?

羊卓雍措·冬

西藏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也被称作地球的“第三极”,面积120.22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常住人口约300多万。

色林措·航拍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西藏的自然之美,在于地广人稀,行走于自然的江湖之间,少了很多人类社会的约束和纷争,身心得以回归到一种自然的自由状态。

2002年第一次辞职在西藏骑行玩了一年回来,融入社会最大的不适应不是没钱了,不是找不到工作,也不是和人沟通,最大的不适应,是在路上急了,要憋!

现在的城市规划,很少会考虑公厕,而在人类社会所构建的文明公约之中,不能随地大小便是最基础的道德。

现代文明所创造的超级大城市,一方面通过专业化分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人的物质生存条件,一方面却也让人原子化,成为城市里微不足道的尘埃,为了有限的生存空间争夺拼搏,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交流日益减少,焦虑孤独,成为现代城市人的通病。

新藏线·雪中露营·2002

西藏的原始自然之美,瓦解了维系人类文明社会长久发展所形成的一切规则,让人彻底回归到一种纯自然的状态,最大程度让人的本性释放出来,在这片雪山环绕,湖泊星罗棋布,草原一望无际,星空璀璨,野生动物自由生长的荒野,我仿佛重新找回了失落已久与大自然的联系。

你可以脱光在大自然中袒露自己,无需有羞耻之心,你可以在美景前大喊大叫,你可以快活时放声大笑,你可以在痛苦时嚎啕大哭,无需介怀他人评价。

最终,当你释放完了,自己去收拾残局。

大自然会接纳你的一切,大自然也会摧毁你的一切。

这就是自由。

羊卓雍措·雪山湖泊水鸟

磕长头的老奶奶·拉萨大昭寺

冈仁波齐朝圣·母女

地震后的老奶奶与孙女

这也与环境恶劣相关,谁也不知道下一刻遭受天灾的会否是自己,助人即是助己。

给陌生的客人煮上香浓的酥油茶

在这生存环境如此恶劣的环境,他们依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信仰不杀生的戒条,与同生于此的野生动物共存。

牧场边的野驴·同一片天地·清晨

有人觉得,相信生来苦难,信仰佛法是一种悲观的宿命论,然而当我亲身去与藏族人生活在一起,却看到他们对生命热爱,对生命尊重的一面。

在那恶劣的环境下,他们用自身的勤劳智慧,繁衍生息,除了磕长头、转经轮、念经这些外人所认为的虔诚信仰外,他们热爱唱歌、热爱跳舞、热爱骑马……

藏北·赛马节

藏北·赛马节

天生就喜欢跳舞的姑娘

把死亡看做离苦得乐,生死轮回的一种形式,让藏族人在无常的生死面前最大限度保持淡然的态度,减轻亲人离去的悲伤,降低对死亡的恐惧。

正是因为信仰人生是苦难的,他们得以从容去面对各种无常的灾难,在恶劣的环境中跳出痛苦的轮回,平淡地生存下来。

他们在苦难中所形成这种善良之美,与现代城市为了争夺生存空间,无休止地追逐权利金钱所形成的冷漠,对我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冲击,触动着我对过往的一些观念进行反思。

远行,是为了更好归来

知行合一,才能真正让自己获得属于自己的自由与幸福,读书旅行,能够让人开阔眼界,打破人固有的认知枷锁,但这两者,若不能通过实践去验证,则反而会让人陷入一种虚妄的幻想之中。

我想很少人能够彻底脱离现代社会的束缚,我也不例外,喜欢西藏,辞职去玩个一年可以,在玩的过程中,在那种彻底自由的放纵中,西藏却也让我怀念城市现代文明的很多美好之处,一些生活于其间被各种琐碎事物烦扰而忽略的美好。

正如开头所说,回归文明社会,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活便利,便要遵循文明的守则,例如不能随地大小便,不能在人群中裸体狂奔,保持彼此之间距离,互相尊重彼此的生活习惯。

认为生命是快乐的,也许才是不幸的根源,人的一生,都在与自身的缺陷在抗争,所谓快乐学习、快乐工作、快乐人生,反而时刻都在提醒着人,你活得多么不快乐,你充满了缺陷不足,让人失去了与抗争之心,变得颓废虚无。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人性,增益其所不能。”

叔本华说:“欲求和挣扎是人的全部本质,所以人从来都是痛苦的,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地来回摆动。”

然而相信生命的苦难无常,并非让人陷入人生虚无的悲观之中,人生的意义,正在于通过痛苦挣扎,突破自我的局限,摆脱原始欲望控制,寻找到真正能驱动自我成长的动力,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认知的改变在现代社会频繁发生,所以在网上经常会发现一些什么“毁三观”、“颠覆三观”的惊叹,但改变固有的习惯则是反人性的,所以很多人会陷入“看了很多书,懂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一生”的陷阱之中。

每当我们想要通过行动去提升自我,便会陷入一个混乱期,过往的习惯在阻挠,改变所带来的的挫折让人沮丧,前尘往事的阴影,现实的困境,只要你尝试把认知改变落实到行动中去,必然会造成内心极大的不舒适。

这却也是人唯一能够寻找到自由幸福的途径,学习是苦的,工作是苦的,生活是苦的,突破后的快乐是短暂的,再亲密的关系,都会有离开的一天。

生命的苦难无常,七分在老天手上,但我们还可以把属于自己的三分自由幸福,打拼回来。

知行合一,唯有如此,方能摆脱内心的妄念,脱下面具,遇见更好的自己,而不是成为那个丢掉真实自我的“无脸男”。

Hash:2602dfb6a116dbfa49f0ae315ce4f5c09685791a

声明:此文由 骑行西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