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汉营村——保山古村落里的文化痕迹

汉营,民间称为“诸葛营”,古称凤凰村,坐落于保山隆阳区兰城街道南端3公里处,现为保山市隆阳区兰城办事处汉营社区,现有居民1916户,5800人。多姓杂居,现有杨、李、朱、王、赵、苏、闵、郭、牛、张、杜等杂姓30余姓。在这里,祖祖辈辈都在传说着他们自己遥远的历史,并不断地被出土发现所证明。史料记载及考古出土文物表明,村中古建筑、古遗迹、古遗址众多,共有100余处,极具考古研究和民俗文化研究价值。

汉营,汉文化历史丰厚。要说金鸡是保山第一个汉文化发祥地,那么汉营就是保山第二个汉文化发祥地。就这个“村名”来源而言,也有其悠久历史。据明宣德年间孔初撰的《诸葛忠武侯祠记》载:“民相谓曰,若等诸葛公遗民也。相率安营屯兵,以生以长,遂名之曰诸葛营。复于营中构诸葛祠。”又明万历《云南通志·卷二》也说:“相传诸葛孔明南征屯兵之所。孔明既凯旋,汉人有遗于此者,聚庐世居,至今犹称为旧汉人。”这就是说,这里的居民至少是在明代以前就来的了。他们在世世代代地传说着他们这里既是诸葛亮军队“安营屯兵”之地,又是诸葛亮军队南征平定永昌郡后的“遗民”,所以这个村子也就称为“诸葛营”,明代汉移民自然也就称他们为“旧汉人”。又这里至今还传说着说诸葛营原不叫“诸葛营”,而最早叫“凤凰村”,这也是可信的,这不仅说明在蜀汉时有诸葛亮军队的“遗民”居住下来,在其以前就有汉民所居住了。那么,为什么同时又叫“汉营”?也许是取其“蜀汉军队安营屯兵”之意,故称“汉营”。因而,这个村子至今老百姓都在称呼着两个名字:“汉营”和“诸葛营”。“凤凰村”作为历史谈资也没有丢掉。这个村子除“汉营、诸葛营、凤凰村”这3个名字极富历史渊源而外,就村中和周围,也有诸多遗迹和传说。

西北边有个诸葛堰,现水域面积17.2平方公里,蓄水208万立方米,灌溉田地面积达1万多亩。这个池塘说的是蜀汉诸葛亮率军南征永昌时,驻扎凤凰村(今汉营或诸葛营),因马饮水困难,即在村西北法宝山下修建一个长约450米的蓄水池,以供马饮用水,时叫“洗马池”,后称“诸葛堰”。后相继于明清民国时期修建过,形成现今之规模。

在村南侧今沙河旁有“汉营走马”场,为保山古代外八景之一。据说蜀汉军队开到凤凰村驻扎后,便在村南开辟了一骑射练习场,并在场边建有“观骑楼”,除平时训练骑射外,以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七日定为“走马盛会”,号召周边四方骑手和蜀军比武演习,作为骑术表演。蜀军走后,仍一直沿袭,直到明代依然空前壮观。所以明代诗人毛铉谪戌永昌写有《汉营走马》诗赞云:

我闻汉诸葛,深入不毛地。

庙食在此邦,世远名愈高。

至今蒲僰儿,犹能记前朝。

曾传训练法,弓刀随所操。

走马不执缰,手中弄旌旄。

红藤束两腕,捷若猿与猱。

垂身掠地过,取物名夺标。

一呼万人和,军容亦何骄。

持酒争劳之,俱曰毋足劳。

由此可见,这是作者当时观“汉营走马”盛会表演后的真实写照。写出了骑术比赛的高超及其整个观看的热烈场面。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总兵偏图增建“大生阁”,场边没有高栏、垛堑和箭靶。从而每年“走马盛会”更加壮观。这一天,远近各民族剽悍骑手,骑着各种毛色的高头大马,云集此地。此时永昌府文武官员登上观骑楼,一边观赏比武演练一边评比表演成绩。城乡群众也纷纷前来观赏,人流拥挤不堪,参加比赛的数百名骑手,“一”字形排在观骑楼前,主持者青旗挥动,一声号炮放响,骑手们催动坐骑,执长弓,持利箭,向箭靶方向直奔,到规定的谢程内落满弓箭,又反身疾射,如此3趟,优胜者便奖给锦旗、马匹或银两。然后,又进行各种精彩的骑术表演。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大生阁”被火所焚,只存“观骑楼”,但“走马盛会”依然传承,直到民国初年才自然废止。

据《云南通志·卷十三》载,村东有“旗台”,为一土墩,高2米,周长10余米,俗称“武侯旗台”,当地群众又称它“中墩”。另在村南又筑有7个墩,墩与墩之间相距二三米,当地群众分别称其为“马将墩”“武将墩”“张将墩”“车将墩”等。据清乾隆《永昌府志》载,在村东有“右军台”,为蜀汉诸葛亮军队南征永昌时“右军屯兵之地”,故称为“右军台”。村中还建有武祠,据明正德六年(1431年)在该祠刻立的《诸葛忠武侯祠记》碑载:“营中构诸葛祠,……自祠之作,迄今千百余岁,不知其几兴废矣。”可见武侯祠的建造之久远,也至少是在明代以前就建的了。祠内塑有诸葛亮塑像。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兵燹被焚,后未重修,今遗址有一旧公房。

而汉营村有这诸多与蜀汉诸葛亮军队有关的遗迹和传说,无不使你感到汉营是处于深厚的历史文化中。这些,又进一步的从考古文化中得了有力的佐证。

考古发现,诸葛营村东侧一田坝中为永昌汉晋时期古城址。这里有由水泥搅混成保护层并相嵌在一起的两块石碑,两碑之间有一条方形水泥分割线。左碑内容,主要是说该城址是由云南省人民政府于1987年12月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1993年2月立。右碑文字是说明该古城址的基本认定情况。考古资料反映,该城址始于东汉(公元25--220年),遗址为城墙(即今天见到的四周高坎田埂)为标志,东西长365米,南北宽310米,呈四方形,占地为11.32万平方米,城西有外廊,并有大量汉晋时期的几何纹砖、布纹瓦、卷云纹瓦当等遗物出土。这些出土的砖瓦上标有纪年文字、图案的如:“建安四年造作”(即为东汉末期公元199年)、“延熙十六年七月十七日亡”(即为三国蜀汉末期公元253年)、“元康四年造作”(即为西晋初期公元294年)、“□□(出土砖瓦上无法辨认)二年造”“长乐寿未央”和“五铢”“羊羊”等铭纹砖,以及一大批汉晋时代流行的纹饰砖。其分布最广的是瓦砾,有的堆积厚达50--100厘米。这些瓦砾中有的还完整,分为板瓦和筒瓦两种,形状古朴大方。板瓦为三分瓦,有的长达46厘米,宽37厘米,厚2厘米。筒瓦为二分瓦,有的长达40厘米,直径宽15厘米,厚2厘米。筒瓦有搭榫,子口直径约4厘米。有的还附有瓦当。瓦当中有单线弦纹1圈,背面器表土锈较重,与西汉时期中原地区流行的卷云瓦当风格一致。从这些出土的砖瓦纪念文字和图案考察看,这一古城在当时应该是一座辉煌的古城。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现在遗憾的是,出土砖上只有纪年文字,没有出土记有叫什么城的文字。不过我们可以从一些史籍中的记载去推论。保山历史上曾是个哀牢古国,最早先后设过两个汉政权。一是西汉设的不韦县,一是东汉设的永昌郡。不韦县设于今保山坝东金鸡村,这有历史记载和遗迹考证,没有争议;而永昌郡址,都一直没有确切定论,也没有遗迹发现。那么汉营古城址,是否是永昌郡古城址,虽至今没有发现出土文字作明确定论,但从史籍记载的推论上应该是确定的。《后汉书·西南夷列传·哀牢》有这样的记载说:东汉“建初元年(公元76年),哀牢王类牢与守令忿争,逐杀守令而反叛,攻嶲唐(今云龙县漕涧一带),太守王寻奔叶瑜(今大理等地)。哀牢三千余人攻博南(今永平),燔烧民舍。”据此,著名史学家刘琳在《华阳国志·南中志·永昌郡》较注中指出:“汉明帝永平十年,置益州郡西部都尉,治嶲唐(今漕涧)。十二年(公元69年)设永昌郡,仍治嶲唐(今漕涧)。”并且认为在建初元年(公元76年)哀牢人攻破永昌郡治所嶲唐城(今云龙县漕涧一带)后,“次年(公元77年)汉明帝讨平之,郡徒治不韦当在此时。”这就是说永昌郡治初设于嶲唐,由于当地民族叛乱,后迁于不韦县。这样,无疑今汉营这个古城址就是永昌郡治所在地。又根据《华阳国志·南中志·永昌郡》记载,到西晋元康九年(公元299年),吕凯之孙为太守时,“值南夷作乱,闽濮反”,郡治“乃南移永寿(今耿马等地)”县。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古城址出土的有文字的纪年砖如东汉末期的“建安四年造作”、三国蜀汉末期的“延熙十六年七月十七日亡”、西晋初期的“元康四年造作”3块纪年砖即为大的3个时期跨度,是完全与永昌郡治存亡的大的3个时期跨度吻合的,即东汉——三国——西晋。尤其使我们惊喜的是,史书记载永昌郡位于西晋元康九年南移永寿县,而在南移前5年即“元康四年造作”纪念砖还出土了一块。这就更加证实了这个是永昌郡城所在地的确切性。这时的太守是吕凯之孙。那么,蜀汉诸葛亮南征永昌郡的军队驻扎在永昌郡城旁,也是完全在情理之中的事。

为此,当年永昌郡功曹吕凯和府丞王伉在这宫殿式的豪宅里执掌郡事——“执忠绝域”达10年之久,坚决抵制雍闿任永昌郡太守,忠于蜀汉,不投靠吴国,是其最顽强和值得称赞的斗争。吕凯在这里写出的《答雍闿书》为后世所推崇,成为滇文名篇。后永昌郡平定后,诸葛亮认为吕凯和王伉忠于蜀汉功不可没,给予了重用,把吕凯擢升为新设云南郡太守,王伉擢升为永昌郡太守,永昌郡的社会和经济从而得了稳定和发展。

汉营村的历史文化除有与蜀汉有关的历史文化遗迹外,还有后来的诸多历史文化遗迹。尤其村中还有一东岳庙,其坐向为坐西向东,共三进两院,东西长64.7米,南北宽47米,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有山门、东岳殿、十大阎罗殿、黑白无常殿、子孙殿,建筑面积1016.1平方米。20世纪50年代作粮点仓库至2002年,2003年8月归还汉营村办事处老年协会管理。东岳庙相传创建于南诏时期,据明人所撰《东岳庙记》载:“诸葛营……故有东岳庙,盖行祠也。稽创于志,谓蒙氏也肇,元也更,而大明则盛焉庙无文记,靡知谁革。正德辛巴(1521年)云南参政以分守金沧道至郡,谓庙未者于祀典遂撤泰岳之像而置诸葛氏忠武侯像其中,庙北故有侯祠,改为公署于郡城。已而□(文献中字迹无法辨认)多虞惊,人多疾病,岁数均年。于是永昌知府告于整饬,金腾兵备副使(唐胄)遂以其事属诸姜媪者焉……乃首为泰岳神像及诸神之侍者奉安于故庙,乃以渐成。”又据清光绪《永昌府志》卷二十六《俗祀》记载:永昌府城周隅历有东、南、西、北、中五岳庙,均屡毁屡修。其中“东岳庙,在府城南七里诸葛营。康熙年间总兵周化凤修,后毁于火。乾隆四十七年士庶重建。道光五年知府陈廷鴏重修。辛酉兵燹拆毁。该地士庶重修。”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重修,是隆阳区境内规模最宏大的自然神庙。该庙的存在,对于了解历史上保山自然宗教发展的情况以及与中原地区自然宗教文化的密切联系有一定参考价值。

该村古遗址、古遗迹、古建筑密集分布。据村人赵国朝、牛文武、王梦霞等调查,至今还指得出遗迹位置的有:村东的武侯旗台、武侯粮堆、右军台、东岳堰(东海子)、马家海子(小海子)、东栅栏、老爷庙等古遗迹;村南的南骑射校场、观骑楼、荷花池龙王庙、南栅栏、水碓磨坊等古遗迹;村东南及西南面的按七星北斗阵型排布的“七将墩”(马将墩、胡将墩、武将墩、车将墩、闵将墩、张将墩、沙将墩)遗址;村西的诸葛堰、凤嘴桥、众安桥遗址;村北的北骑射校场、诸葛武侯祠、神祭大桥、北栅栏等遗址;村中心有一株千年树龄的古椿树(当地人称状元树);此外,沿村西东向还有两条沟渠流经村寨,一渠名牛家沟,一渠名幺水沟;村四周还分布有“东西南北”门四大石牌坊遗址。全村现今还分布有俗称“七巷八井”的段家巷、熊家巷、牛家巷、苏家巷、何家巷、杨家巷、李家巷等古巷10余条和辛井、婆叔井、白沙井、符家井、苏家井、张家井、杨家庙井、东岳庙井等古井10余口;还有残存至今的杜家四合院杨氏家庙、闵家古院、郭家四合院、赵家三合院等颇具特色的古院建筑10余院;村子西山区还遗存有三堆坟、张侍郎墓等明清古墓葬群30余座,还有颇富神秘色彩的九岭岗“诸葛孔明五行八卦石阵”、占地300余亩的“诸葛孔明撒马场”、铁水坟和王家山飞客寺等古遗迹;在村东南面和南面还有多段夯土古墙遗迹和全村地下储量巨大的古砖瓦,世代相传的古地名如“山门刹、门前田、墙背后、玉足田”等,该村古遗址群落按历史跨度和古址名称可明显区分为东汉时期、蜀汉时期、元明清、民国4个时期段,其遗留密集度之大,建筑规格之高,历史脉络之清晰,为云南罕见,屈指可数。该村还流传着几首古谣,反映了诸葛营村人的自豪感,说:

(一)

有女要嫁诸葛营,

田肥土沃山青青。

三条大路顺平畅,

条条大路通京城。

(二)

有女要嫁诸葛营,

不管水旱无灾情。

四个海子七个墩,

物产丰富粮满盈。

(三)

有女要嫁诸葛营,

七条巷道八口井。

地面满铺青石板

脚不沾泥回家中。

(四)

有女要嫁诸葛营,

亭台楼阙难数清。

兵儒佛刹东岳庙,

圣贤守护常安宁

保山汉营村从蜀汉开始,曾为历代兵营重地,汉唐元明清时期常驻军兵。在元时曾设义军万户府,明初曾为四川军万户府,明中叶为金齿卫城南兵营,村子至今仍按军队建制和自然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排。村人在相互介绍时均自称为东排杨某某,西排李某某。村中近年出土的明成化年间的《明故千户夫人沈氏墓碑》和嘉靖年间的《明故处士万公孺人庄氏墓碑》等为明代多次移民屯垦戍边汉营提供了文物实证。明杨慎(1488~1559年)《兰津渡》诗句“兰津古渡哀牢国,蒲塞西连诸葛营”,也表明汉营村为元明时期的军事要塞。汉营村人多数自称祖籍为南京天府,据现存清乾隆牛震墓志记载:“…若震老牛贤侄,原籍南京人也”,证明保山汉营部分姓氏来源确为南京祖籍。另据20世纪60年代统计村中姓氏祖籍来源,就有来自于全国21省的。村里还流传着许多优美传说,诸如“诸葛孔明摆八卦迷魂阵生擒孟获”“关圣帝嫁幼女显化东岳庙”“孔明设七星聚灵阵护卫永昌气运”“三公主凤凰村香消玉殒”“杨务本老先生拒收弟子墨金礼”“邓子龙凤凰村挑龙脉自毁风水”“十三和尚托钵化缘镇神桥”“飞客寺凭空飞去显化大理飞来寺”等精彩故事。为此,推进保护与开发利用汉营村古遗址,保护和修缮重建重要古建筑,考古发掘、搜集整理当地历史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旅游开发价值。在这里,只有说:汉营村——你是一个遥远的古村落。

来源:保山新闻网

该文由保山市旅发委官方微信账号发送,请关注保山旅游微信账号。欢迎朋友们广泛转发或分享,如其他新媒体平台或网站需要转载,请于本平台发出48小时后注明出处转载。

如何联系我们?

1、要求投稿信息和图片都为原创首发(转帖或者抄袭不予奖励),内容涉及的一切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概与保山市旅发委无关;

Hash:e4aa96c667cfcd114f6aff779fbc008e2d70f728

声明:此文由 保山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