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徕渠——宁夏灌溉史上的奇迹工程
唐
徕
渠
文物故事
“有山皆画图,无水不文章”,这很生动的比喻了水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作为银川平原最重要的灌渠之一唐徕渠,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文人笔下“贺兰山下果园成”的丰收画卷,是“西桥柳烟”的诗情画意。唐徕渠是宁夏古代水利工程的伟大创举,以至于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宁夏人仍受其惠泽,在数代水利人的执着和伟大智慧下,才有了今天的河西灌区旱涝无忧。
银川平原的唐徕渠,最早始见于西夏《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公元1149至1169年),是宁夏引黄灌区最长的一条渠道,开创了引黄河水灌溉的伟大历史。其创建年代,据明万历《朔方新志》记载:“唐徕渠亦汉故渠而复浚于唐者。”唐时对汉代旧渠曾加大疏浚延长并招徕耕种,遂名唐徕渠。原渠口在黄河青铜峡“一百零八塔”下,一路向北,流经青铜峡、永宁、银川、贺兰、平罗到惠农止,全长322公里,灌溉农田120多万亩。宁夏水利部门曾经根据1936年唐徕渠的渠首平面图,绘制了唐徕渠引水想象复原图,唐徕渠布局精巧,和都江堰在建筑原理、结构设置等方面相差无几。唐徕渠在2000多年前开始开凿,1000多年前流浚,将黄河水由南向北调动300多公里,依照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在荒无人烟的地区施工,人抬肩扛,其艰难程度难以想象,有专家预言,唐徕渠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次伟大的南水北调工程。2010年永宁、兴庆区及贺兰段被公布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唐徕渠历经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年)郭守敬“更立闸堰”,疏浚通渠。明正统四年(1439年)、成化六年(1470年)加固闸坝,整修渠道。明隆庆六年(1572年)汪文辉建石正闸、退水闸,此为建石闸之始。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雍正九年(1731年)、乾隆四年(1739年)及四十二年(1777年),大事疏浚重修。民国16年(1927年),进行彻底疏浚。据考证,在唐代银川平原已有水稻种植。因为唐徕渠灌区主要部位正是平原中部宽阔的沼泽盐碱化地区,改造为农田,必须采用开沟排水、种稻洗盐的办法。银川平原流行的“开沟种稻,碱地生效”的农谚,正是唐代种植经验的总结。经过历朝历代的开发扩建,银川平原的唐徕渠灌区,成了著名的塞上粮仓。
在历史记载中,唐徕渠的主要功能就是农田灌溉,对宁夏西北边陲的政治和军事地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西夏繁盛时期,整个引黄灌溉渠是京畿和统治中心地区,流经兴庆区府的唐徕渠,其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在如今,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迅猛发展,与时代同步,它的功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成为农业灌溉、生态补水、景观休闲一体的生命线、环保线、旅游线,渠湖相依,形成了塞上湖城的美丽画卷。唐徕渠穿城而过,自古就被看作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中,唐徕渠已经成为塞上银川的文化符号和和谐音符。它蜿蜒而来,滔滔不绝,浇灌着百万农田,也泽润着几十万城市人的心灵,成为城市的血液。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扩建正闸。1960年青铜峡水利枢纽截流,结束了无坝引水的历史。正闸以上渠段,形成河西总干渠,原头闸(关边闸)改作汉延渠进水闸,二闸(安宁闸)废除,三闸(汇昌闸)改作惠农渠进水闸。之后历经裁弯取直、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等项目实施,对渠道及配套建筑进行多次扩整和改造,承担120多万亩农田灌溉及20万亩湖泊湿地补水任务。 而今,唐徕渠承担着银川平原三十四个乡镇,二百二十五个行政村和六个国营农牧场,一百二十多万亩农田的灌溉。还承担着艾依河、七十二连湖、宝湖、银湖、北塔湖、西湖、阅海、沙湖、星海湖等湖泊湿地的补水任务。这条蜿蜒154公里的绿洲“血脉”,从古都银川穿城而过,为塞上湖城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现在的唐徕渠两侧,苍树青林、柳槐飘香,亭台楼阁,是银川市民惬意休闲、锻炼活动的场所,具备生态、游览、休闲、锻炼等多种功能,与唐徕渠及周边的湖泊湿地景致,休戚与共、相依相契,形成了银川市条状开放式的自然生态滨水公园。而今,城市流光溢彩,蓝天碧水,沿唐徕渠远眺,行人悠闲,垂柳依依,一线绿色长廊悠然远去,从2000多年前的时光深处来到银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首府,散发着前所未有的活力,让塞上湖城魅力无限。
唐徕渠的综合整治工程荣获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Hash:16b382271cbf2d2fc449a8803b1551c514319a09
声明:此文由 大西北消息速览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