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古堡、古今通衢、千年盐湖,盐池这个地方你知道吗?
惠安堡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西南一隅,虽只是一个居民仅有几千人的乡级小镇,却是一个历经沧桑闻名于世的古堡。说起惠安堡的历史,比今日之盐池县城还要古老,就连“盐池”这个称谓,也是由惠安堡一地移到盐池县城的。
沧 桑 古 堡
惠安堡盛产食盐,古代地名即以“盐池”相称。
食盐在古代是重要的军用和民用的必需物资,在国民经济中占的地位十分重要。
早在周代时就有人专门从事制盐的职业(“周礼有盐人之职”),从汉代开始就有专门管理晒盐业和冶铁业的官吏(“汉置盐铁官”),实行盐业和铁业只能由国家官方经营,即“盐铁官营”,不允许私营。
西魏恭帝元年(554年),设置了盐州,辖境约为今东至陕北靖边,西至宁夏吴忠,北至内蒙前旗,南至甘肃环县一带地域。
隋朝改称盐川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为盐州,西夏因之。将一个地域以“盐”命名,说明了人们对盐的重视程度。
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中记载:“山东有三水县……县东有温泉……温泉东有盐池”。
这里所说“山东”是指罗山的东边,“三水县”近年有人考证其址在今同心县红城水古城,“县东有温泉”指的是惠安堡西南约十余里处的暖泉。
“温泉东有盐池”指的就是惠安堡的盐池。
这则史料即表明,惠安堡这个地方在汉代时属于三水县,也表明惠安堡的盐池在北魏时已闻名于世了。到了唐代神龙元年(705年)的时候,在这里设置了温池县。
之所以称温池县,是因为那时已将这里的盐湖称之为“温泉盐池”,且这个名字已叫得很响了,所以才将县名定为“温池”。
《旧唐书·地理志》卷三十八中记载:“温池,神龙元年(705年)置……燕山州,在温池县界,亦九姓所处……烛龙州,在温池界,亦九姓所处。”
这段史料又告诉我们,唐代不仅在这里设了温池县,而且燕山州、烛龙州两个州的治所都在这里。还告诉我们,燕山州、烛龙州都是“九姓所处”。
“九姓”是当年对西北一些少数民族的一种称谓,就是说那时这一带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
温池县属灵州(治今吴忠),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时,曾一度将温池县划归威州(即今宁夏同心县韦州镇,原址在今韦州镇附近)管辖,后来又隶属灵州。
温池县在历史上存在近二百年,到五代时才被废弃了。
当年温池县城的旧址在哪里呢?如今已很难说清。因历史久远,旧城可能因被沙压水淹而搬迁变动,至宋代时此地又为西夏腹地,而西夏的历史资料又很少,关于温池县的资料更不可得,这就使温池县断了历史的记忆,只能推测是在今天的惠安堡盐池周边一带。
惠安堡盐池周边一带有“西破城子”、“北破城子”、“小盐池城(即今老盐池)”等几座古城遗迹,今天已不知它们是什么年代所筑的城池,其中之一可能就是古代温池县的古城址。也可能这几座旧城址都是温池县几经迁徙留下的遗址。
惠安堡在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是在明代。
明王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有26个亲生子,其中有9个儿子封在东北到西北的边境为藩王,自东往西数过来依次是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秦王、庆王、肃王。为防御中国北部境内一些游牧部族贵族的侵扰,在北方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设立了辽东、蓟州、宣府(宣化)、大同、太原、延绥(今榆林)、宁夏(今银川市)、固原、甘肃(今兰州)9个边防军事重镇,合称“九边”,分别派大将统兵守御。
惠安堡虽不是九边重镇,但地处太原、延绥、宁夏、固原、甘肃等几个重要边镇的交通枢纽之上,且惠安堡的盐业赋税是朝廷供边防买马、用作军饷的重要财政来源,所以很受国家重视。
明代宁夏兵备道佥事孟曾说:“宁夏小盐池,乃天生自然之利,资穷边军需之用。”这里所说的小盐池,就是今天的惠安堡盐池。
因盐之重要,官方自然要在产盐的地方设立管理机构。在盐池北边10余里的地方有一座城堡(即指今老盐池),那时就叫盐池城。
又因惠安堡盐池那时称小盐池,所以这座城也称小盐池城。这里明代时隶属灵州,为灵州盐池千户所,并是交通驿站,故又称盐池驿。
盐池千户所设灵州盐课司、巡检司等盐业管理机构。
那时的盐池城虽临近盐湖,但毕竟离盐湖还有十几里路程,不在盐湖边上,总有管理之不便。后来官方就将这些盐业管理机构设置在盐池东岸的居民点。
明嘉靖六年(1527年),宁夏都御史翟鹏向朝廷上奏,在这个地方筑起了一座新城堡。明代的新城堡一般都以堡长或当地屯兵长官的名字命名,或许当时这座新筑城堡的堡长名叫“惠安”,或许是当时当地屯兵的长官叫“惠安”,于是这个城堡就被命名为“惠安堡”。
这就是说,惠安堡这个古堡至今也有约500年的历史了。
民国初年,袁世凯国民政府下令撤州置县。
1913年,将原灵州花马池分州改置盐池县,县治设于花马池城,并将原花马池城改称盐池城,还将原属灵州管辖的小盐池划归盐池县。
“盐池”这一地名称谓,也就由小盐池移到了花马池。
当地人习惯将旧的、原来的事物称作“老”,于是将原来的“盐池”这一地名改称为“老盐池”,一直沿用至今。
1936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西征解放了盐池县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工农红色政权——盐池县苏维埃政府,成为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属陕甘宁边区三边分区。
但盐池县还有惠安堡、萌城一带没有解放,仍为国民党统治。
国民党宁夏省主席马鸿逵本来就觉得自己统治的宁夏省地盘太小、县分太少,不甘心丢掉一个县,于是他又在惠安堡、萌城一带地区又成立了一个“盐池县”,与苏维埃盐县政府对峙。国民党的盐池县政府就设在惠安堡的财神庙内。
这样一来,在盐池县这一块地盘上就有了两个“盐池县”,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红色盐池县,一个国民党统治的白色盐池县。群众称之为“一个是红区,一个是白区”。
惠安堡虽然成为了国民党盐池县政府所在地,但这个“县”实在太小。1940年,马鸿逵又决定将同心县的下马关、韦州、红城水,罗山西坡的关口湾和金积县的红寺堡划归国民党盐池县管辖。
1949年8月盐池县全境解放,惠安堡获得了新生。
古 今 通 衢
惠安堡虽然只是祖国大西北的一个边塞小镇,但古往今来却一直是大西北的一处四通八达的重要交通枢纽。
远在商代,西北诸少数民族就与中原王朝有着许多联系,开辟了边塞通往内地的道路。进入汉代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力的强盛,汉王朝疆土扩展到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
这样一来,中原与西域、中亚诸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使节、商旅往来不断,中原经河西走廊入西域、中亚的交通干线——“丝绸之路”形成。
与之同时,北方的匈奴民族逐步强大后,不断联络西部羌人,在河西走廊一带劫掠丝绸之路上的使臣、商客,造成时有“丝路不通,使者不前,商旅不行”的现象。
于是人们便另辟蹊径,打通其他的通途,这就使得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通道,而是有多条分支,主要有南、中、北三条干线。
惠安堡这个地方,就处在丝绸北路的冲要之地。
据鲁人勇先生在《唐末五代至北宋的“丝路”主线》一文中考证,从灵州南至长安,早有大道存在,唐代一般叫灵州道,宋代《武经总要》一书中称灵武路。
罗丰先生在《五代、宋初灵州与丝绸之路》一文中指出“灵环道在通往中原的三条道路中……最为重要”。这里说的灵州道、灵武路、灵环道,是指同一条道,即由今吴忠经石沟驿、惠安堡、环县一线去往西安的一条大道。
沿途经环州(今甘肃环县)、庆州(今甘肃庆阳)、宁州(今甘肃宁县)、州(今陕西彬县)及咸阳而到达长安。
唐贞观二十年(646年),唐太宗李世民曾驾临灵州(今吴忠)接见11姓少数民族部落首领,举行盛大的民族同盟盛会;唐至德元年(756年),唐肃宗李亨灵州登基,使灵州一度成为国家的政治中心。
这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使灵州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成为了西北重镇。
由是,长安与灵州之间,使节往来不断,商旅频繁,使得这条丝绸古道变得更加繁华。处在长安通往灵州的这条古道上的惠安堡一地,正好是必经的一站。
站,就是驿站,是行程中途暂停休息住宿之处,元代时称之为“站”,明代时称之为“驿”。
古代出行交通工具落后,或车马或步行,每日行程仅为几十里,就需要停下来歇息食宿。所以在一些主要道路途中都有供行人歇息食宿的驿站。
行人每一日之行程称为“一站”,但一日之行程有多有少,所以“一站”就有大有小。
“大站八十里,小站六十里”,就是说两处大站之间相距80里,两处小站之间相距60里。灵环道上一般都是大站,从灵州(今吴忠)到石沟驿80里,从石沟驿到盐池驿(今老盐池)80里……由此可以看出,惠安堡不仅处交通要道之上,而且还是重要驿站。
惠安堡一地不仅是交通要冲,更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
211国道纵贯南北,盐兴公路横穿东西,惠平(惠安堡至平凉)路、惠大(惠安堡至大水坑)东接西连,四面八方皆为通衢大道,条条大路辐射四面八方。
由这里向西、向北,近至吴忠、灵武、银川等宁夏的重要城市,远达青海、新疆等西北省区;由这里向东北,近至盐池县城,远去内蒙古鄂托克前旗、陕西省定边等地;由这里向东,近至本县大水坑等地,远至陕北榆林、延安各地乃至山西太原、大同;由这里东南,近至本县南部山区麻黄山等地,远达甘肃环县、庆阳乃至陕西咸阳、西安等地;由这里向南,近至盐池县萌城,远达甘肃庆阳一线乃至陕西咸阳、西安;由这里向西南,近往同心县太阳山、韦州、下马关、豫旺一线,又可通往红寺堡、同心城、中宁、中卫一线,远去则可达兰州、宝鸡等西部重要城市……
千 年 盐 湖
盐池县以盛产池盐而得名,古代在不同时代曾属灵州、盐州、盐川郡等,历史上又有温池、花马池等称谓,皆与县境内多有盐湖之故有关。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地理区划的演变,所属盐湖有的划归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有的划归陕西省定边县,而盐池县却只剩下了惠安堡一处盐湖了。
令人遗憾的是,今日这一处仅有的盐湖,也因地质、气候的变迁和人为的不正当开采等诸多原因,逐渐变得产量低微,质量低劣,终于在2000年8月被盐池县政府批准“改制”而关闭,极不情愿地给书写了两千多年的“盐文化”篇章画上了一个蹩脚的句号。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惠安堡的盐湖,曾经世世代代养育着这一方的人民,祖祖辈辈打造着一方的盐文化。
虽然她今天已经成为了历史,但生活在这一方的儿女不会忘记她辉煌的过去。
盐,即指食盐,是人们生活中必需的调味品。
食盐有海盐、井盐、矿盐、池盐等多种,其中池盐是指盐湖所产的盐,又叫湖盐。
盐湖,又称盐池,即产池盐的湖泊。
惠安堡盐池,是宁夏盐池县惠安堡镇西不足两公里处城滩地上的一所盐湖。
该地古名凤凰台,传说曾有凤凰在此落过之后便成为湖泊,故民间又将这座盐池称为“凤池”。该盐池由南、中、北3个咸水湖相连而成,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湖东岸靠惠安堡镇,南接荒漠,西边和北边均靠沙边子(即沙漠的边沿地带)。
明、清两代是惠安堡盐池最昌盛的时期。
明朝廷以西北地区的盐税收入为西北地区军事费用的主要支柱,故无论朝廷还是地方,对于盐业生产十分重视。
清代虽不以北部边防为重,但盐税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方面,仍受到官方的极为重视。
从明初开始,惠安堡一地的盐池被称做“小盐池”或“花马小池”,这里所产的盐亦被称作“小池盐”。
其所以称“小盐池”或“花马小池”,是为了和花马池加以区别。位于今天宁夏盐池县和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交界处有座北大池,古代叫作花马池,是一座较大的盐湖。
花马池附近的一座城堡,也就叫花马池城了。花马池城是一座重要边关城堡,但因在长城之外,没有安全保障。
明代天顺元年(1457年),将该城由长城外迁到长城之内今天的盐池县城这个地方,仍叫花马池城。
这样一来,就把原来的花马池盐湖叫作了“北大池”,而将位于今天盐池城和定边城之间的盐场堡盐湖改叫作“花马池”或“花马大池”。为了不和惠安堡的盐池混淆,就给惠安堡盐池前加了一个“小”字,称为“小盐池”或“花马小池”了。
明洪武二年(1369年)在小盐池城设立灵州盐课司,主要管理花马大池、花马小池,并代管漳县、西和(俱在今甘肃境内)两处井盐。
据《明史·食货志》记载,该盐课司从成立到弘治年间,每年盐课额为351万多斤,其中西和、漳县井盐仅64万多斤,而大、小花马盐池池盐多达286万多斤,占总数的81%。
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宁夏巡抚王为了加强军事防御,将小盐池旧城拓展修筑,驻兵防守并设驿递。
到了明嘉靖年间,为了加强和方便盐务管理,特在盐湖东畔修筑了一座新的城堡,将盐课司移驻新城堡之内,这就是惠安堡城了。
到明万历年间,灵州盐课司岁办盐课由原来的350多万斤增加到了1257万多斤,所增加900万多斤基本上都是大、小盐池增产。按明代盐法,盐课以引为计算单位。
商贩购盐须先领取引目(引的数量),然后拿着引目到盐池购盐。无引之盐则被视为“私盐”。
当时还在距盐池城南90里处的萌城专门设立“批验盐引所”,因萌城正位于小盐池通往关陇的交通要道上。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以前规定每引为400斤,俗称大引;以后改为每引200斤,俗称小引。但旧时盐业交易很“大方”,并不“斤斤计较”,所以古代盐业交易中往往不是以重量论而是以体积论,即不是论“斤”买卖而是论“升”论“斗”买卖。
民国初年,惠安堡共有居民近200户,其中有盐民六七十户,经营者都是汉民。年产盐3000吨上下。
盐民世代以捞盐为生,有的兼搞农业及卖柴、卖水等副业,一般都能维持生活。其时,惠安堡盐池的名称渐渐代替了花马小池的称谓。
民国十八年(1929年)宁夏省成立,当年12月成立宁夏榷运局,管辖烂泥池、苟池、北大池、定边、惠安堡、中卫、红盐池(在阿左旗)、同湖池(在阿左旗)、叶盛等9个盐税分局。
1933年马鸿逵任宁夏省主席之后,为了加大盐税征收力度,在花马池(今盐池县城)设一等盐务分局一处,管辖定边、北大池、苟池、烂泥池四个三等盐税分局和倭波池一个运放分卡;在惠安堡设二等盐税分局。
当年统计,惠安堡局收盐34324担(每担100市斤),销盐27257担零40斤。
据民国《宁夏资源志》记载:惠安池产盐地方88平方里,年产量为25000担,即1250吨。
1936年红军西征解放了盐池县大部分地区,所辖盐池遂归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省(后为陕甘宁边区)管辖。只有惠安堡盐池仍归国民党宁夏省惨淡经营。
由于历经年久,多数盐井倒塌沙压,中、北湖几乎全无盐井,仅南湖尚有20多眼残缺不全的盐井。捞盐也只能在中湖和南湖两处。
1949年8月惠安堡解放,盐湖回归人民政府,遂成立了惠安堡盐务支局,直属宁夏省盐务局管辖。
1953年,经中央人民政府和西北局批准,将宁夏三边盐务分局所辖的盐场堡(花马大池)、烂泥池、莲花池等均交定边县管理,从此盐池县仅剩下惠安堡一处盐池。
1956年合作化以后,惠安堡盐池归当地社队集体开采。
1959年,盐池县在惠安堡建立国营盐场,将社队经营的盐井、盐田均收归盐场。盐场有职工84人,当年产盐1035吨。
1970年产盐1106吨,上缴税金10.44万元,成为当时全县主要的纳税大户。1980年产盐达到3622吨,上缴税金11.11万元。
1981年,惠安堡农民(原盐民)要求返还原属集体的盐田、盐井。县政府批准将52.5亩盐田划归当地农民就近经营,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签订合同,集体承包。产盐计划由盐场下达,所产原盐由盐场一并统计、上报和销售,生产队照章纳税。另外的25亩新盐田,仍由盐场经营。
1986年,盐场进行“全面技术改造”,将盐田面积由95亩扩展到1000亩,计划年产量达到2.5万吨。但由于改造脱离了客观实际,改造后的盐田含硝量大,水的问题也达不到预期效果,仅有40亩左右能勉强生产,且产量不高。当年,盐场又根据“内引外联”的政策,引进河南省偃师市化工厂技术和人才,联营新建年产200吨的化工染料厂。
1988年11月,化工厂竣工投产,但因产品技术不过硬,销售不畅,1991年被迫停产,1994年彻底破产。
由于自然气候条件的变化、论证不充分盲目乱上项目等多种原因,使得惠安堡盐场后期亏损严重,负债累累,经营艰难。
2000年8月18日,盐池县经贸局正式上报了《关于盐池县盐场破产的请示报告》,当年12月盐场“破产工作”办理结束。
在历史舞台上演了近两千年的惠安堡盐文化,带着几分无奈悄无声息地谢幕了。
—
Hash:28e779d9f402fdc80a8796469b2b8495af011238
声明:此文由 A0盐池在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