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沟驿城
石
沟
驿
文物故事
石沟驿古城,位于灵武市区东南45公里、石沟驿煤矿西南3公里处。明代以前修建这座城时,因地表岩石裸露、沟壑纵横,故得“石沟驿”之名。自古以来,这里就是通往陕甘及京畿要冲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军事交通地位,使其曾名噪一时。在驿城周围,烽火墩、古瓷窑、将军墓等文物遗址星罗棋布,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寂静荒凉的古城堡
关于石沟驿,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民间传说。据说唐天宝十五年,大唐名臣郭子仪时任朔方节度使率兵讨伐安禄山时,曾经屯兵石沟驿城,军卒在城中埋锅做饭时,无意间燃着一块“石炭”。这种“石炭”燃烧时无烟、无臭,火焰炽热。将点燃的炭块埋入煤灰中,几天后拨开“石炭”仍能继续燃烧,最后剩下一撮白灰,如同木炭。后来,士卒从地层下开采这种“石炭”,用于取暖和铸造兵器。这是有关灵武煤炭发现历史最早的传说。
各位旅游,关于石沟驿的民间传说,因无史料依据,无从考证。如果大家想知道石沟驿有什么风云历史,或者还有什么迷惑与猜测,那么就请跟我一同进入到石沟驿城中,一探历史真相吧!
现在,我们看到的石沟驿城虽然历尽沧桑,但其当年城障的气势至今犹存。石沟驿城南开一门,我们现在看到石沟驿城的瓮城,虽然有些残毁,但城楼夯土基台尚存,台基上遗留有大量明代砖、瓦等建筑残件。石沟驿城东西长460米、南北宽300米,呈长方形。墙体为黄土夯筑,基宽7米、顶宽3米、残高6~8米不等,东、南、西三面墙体外侧多已被流沙掩埋。在城内距北墙50米处,有一道与北墙平行的内墙,内墙残存150米长,略高于外墙。城内散落的残砖碎瓦,见证了石沟驿曾经的繁华。
据嘉靖《宁夏新志》记载;“石沟城:北至大沙井六十里,南至盐池七十里。旧城周回三百步。弘治十三年(1500年),都御史王珣拓其城至二里,南门一。”“驻军113名,百户一员领之。”在嘉庆《灵州志迹》城池堡寨志中记载,石沟驿在灵州城东南九十里,明置操守。
据史料推断,石沟驿城始建年代不迟于明初。弘治十三年都御史王珣又将城扩大,如今城内遗留的内墙就是当时的北墙。清乾隆九年(1744年)八月,石沟驿交由灵州管理。民国元年(1912年),石沟驿撤销,在灵州城内南街设立灵州邮政代办所。
见证历史的古驿站
下面,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古代驿站,驿站是古代专供传递军情、转运军需器械、递送公文差役和为往返官员途中提供食宿及车马的处所,驿站内车马、仓库、生活用具一应俱全,还配有疱丁(厨师)专司膳食。驿站分驿、站、铺三部分,驿夫使用“勘合”和“火牌”两种“邮符”凭证,凡需要驿站提供车、马、驿夫运送公文和物品,都要出示“邮符”,官府使用“勘合”,兵部使用“火牌”。
我国驿站历史长达3000多年,唐代通往灵州的驿传速度已经很快。据《新唐书•史孝章传》记载,唐会昌年间(842年),泾源节度使(治泾州)史宪忠改任朔方节度使(治灵州),诏命“驰驿赴屯……”
明代,宁夏通往陕西的驿站在宁夏境内共设有6站365里,灵武境内就有高桥(灵州城内)、大沙井、石沟等3个驿站。据嘉靖《宁夏新志》记载,嘉靖十九年(1540年),都御史翟鹏在一份秦疏中写道:“宁夏自在城驿渡河而南,有高桥、大沙井、石沟、小盐池、萌城五驿递,南接环庆、省城,以上京师,西通固、静、临、巩以至甘肃;不时传报军情,转运军需器械,递送公文,供应往来人马,差役浩繁,日不暇给……”由此可见这条驿道的重要。
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庆靖王朱栴就藩宁夏时,于建文三年(1401年)从韦州移居银川,在宁夏生活长达45年时间。在这期间,朱栴曾多次途经并住宿在石沟驿,还以《石沟驿》为题赋诗一首:山围城廓野烟中,亭馆萧然对晚风。山下红尘是非路,星轺日夜自西东。这首诗描写群山围绕着宽阔的石沟驿城,周围村舍炊烟袅绕,城内亭台馆舍冷落凄凉,空荡荡地矗立在晚风里。山下无论路上还是路边都是尘土飞扬,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流星般飞速行驶的轺车(由一匹马驾驶的小型轻便的车)不分昼夜地东来西往。朱栴以感慨的心态描述石沟驿城夜晚的景观,借景抒情,表达内心感受。由此说明,这条道路不仅是民间商旅往来的道路,也是朝廷使臣通行的要道。
如今,朱栴的诗情感慨伴随着邮驿叮当作响的驼铃声,已经远逝在历史的尘埃中,漫长的驿路已经从往日的繁华悄然走向荒凉。
硝烟燃尽的烽火墩
位置:来到石沟驿城东侧,停留在观看烽火墩位置
各位游客,石沟驿城东南与西北两侧数十里内,分布烽火墩20余座,依次为:红墩、大庙台礅、麦垛山墩、立山墩、寨子梁墩、柴山墩、盖勃墩、石头墩、白塔水墩、盖墩等。这里是灵武境内烽火墩最集中的地区,基本每隔二三里便有一座。烽火墩为黄土夯筑和石头垒砌两种。
以寨子梁墩为例,位于石沟驿古城约1公里,修筑在高山之上,地势险要,墩台底边宽11米,高7米,顶宽6米,为黄土夯筑。在烽火墩东西两侧,各有5个用沙石垒成的圆锥形堡垒,以中轴线向两侧伸展,与主墩呈扇形排列。
各位游客,谁能想到,在这些烽燧下曾经有多少英勇将士浴血奋战、驰骋杀场?而今烽烟燃尽,不见了刀光剑影、人喊马嘶。大家看远山那道岩石山梁,是不是像一匹卸下缰绳疲惫的驿马,停驻在西山河边?
神秘莫测的将军墓
在石沟驿城东南3.5公里处,有一片占地面积600平方米的墓区,墓区处在一道裸露在地面的灰沙岩石粱上,周围沙丘成岭。上世纪80年代以前,墓区前有一座石牌楼,上嵌一块2.8米长的石匾,石匾上镌刻“怀远将军郭氏墓”“万历五年镇守总兵官”字样,字体刚劲有力。墓地神道两侧有石柱、石狮、石猪、石羊、石龟座等卧于流沙中。方形石柱高3.3米、边宽38厘米。石柱下有石座,石座两侧各雕刻一对高小卧狮。该墓在石梁就地凿空修建,系典型石室墓葬。石沟驿怀远将军郭公的身世,文物研究人员从收藏在宁夏博物馆一方明代一位名叫郭震的墓志铭中得到了破解。
该墓成铭记载:明洪武九年(1376年)设立宁夏卫后,从中原调发军民移居宁夏。在这批移民队伍中,郭震的曾祖父郭山被授予百户之职,携家带眷由山西夏县迁往灵州,统兵120人世管石沟驿城,官赠骠骑将军都督佥事。郭震的父亲郭稀贵,军功升授正千户之职。郭震身出名门显贵,少年心怀鹏程大志,他生戎马生涯,骁勇善战,功勋卓著,曾任北京提督,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升任陕西总兵官。隆庆三年(1569年),被召入京,升前军都督府佥事,郭震一生荐疏不下千百言,皇帝曾12次下诏,4次诰命封赏,7次荣赐白金和丝锦,屡受嘉奖。郭震年迈以后,致仕还乡,终老于灵州城内。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英雄的身影划过灵州历史的天空,故人的足迹早已迷失在石沟城外苍茫的路上,任凭后世零落的记忆,难能凭吊将军传奇一生。现在,请大家思绪回到现实中来,我们遥祝这位明代灵州籍陕西总兵官、大明光禄大夫郭公天榜名香吧!
各位游客,参观了石沟驿城,不知我的讲解是否满意。最后,我唱一首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片尾曲“历史的天空”,以此来结束今天愉快的参观,因为这首歌的歌词恰似对石沟驿历史真实的写照。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
Hash:40fb2664e745f4be1532e737a890841fb8e3afca
声明:此文由 大西北消息速览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