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于20世纪初的泉州古城墙影像

考古:城墙上可以跑马

明清五百年中,泉州城址变化不大,但逐渐走向拆毁。

据泉州市城市规划建设专家顾问组、泉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编的《泉州古城街坊摭谭》记述,20世纪初罗城蜿蜒30里,城墙高1丈8尺,差不多是6米高,而七座巍峨的古城门依然存在。

1926年,时任厦门大学国学院考古部导师陈万里到泉州考古,记录下古城尚且完整的面貌,只是南门已拆毁一角。当时城上可以跑马、城下壕堑水波荡漾。登上城门,刺桐城风景尽收眼底。

后来人们开城辟路,或因战事之需,逐渐摈弃城壕,许多城门和城墙在上世纪30年代末不复存在。

旧照:与梁思成有关

高高的城门,已经成了过去,只有零星照片保存。这些来之不易的照片,背后还有一段故事,与建筑大师梁思成有关。

原来1926年和陈万里一同到泉州考古的,还有一位德国学者艾锷风,他用相机进行记录。艾锷风希望加入梁思成的中国营造法社,需要提交各地关于古城城门和城墙的照片。艾锷风通过在泉州的采风,将照片递交到了梁思成那里。

《泉州古城街坊摭谭》照片提供者之一,是泉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馆长骆沙舟。他介绍,梁思成将中国大量的古城门、城墙照片制作成微缩胶片,时常带到国外讲学。在抗战期间,梁思成将胶片原件储存在国内一家银行的地下室。没想到地下室抵御了外侵者的觊觎,却抵不过洪水浸泡,最终原件被毁。几经周折,微缩胶片又回到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保存在梁思成第二位夫人林洙手中。为了编写《泉州古城街坊摭谭》,骆沙舟等人专程到北京,为泉州找回了珍贵的城门城墙旧照。

备注:

大城谓之罗城,小城谓之子城。——中国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

再复建三座古城门大畅想

天门,内外两个世界,感觉一出城门就像穿越到了现代

一次《泉州文化产业空间发展规划》方案审查会,让古城门字眼再度进入广大市民及媒体的视线。会上,方案设计人员大胆设想,再复建三座古城门:通淮、通津、仁风,以增强古城的可感知性。

诚然,临漳门泉山门、朝天门的复建,让广大泉州人,真真切切地触摸到这座古城昔日的繁华胜景,感受东亚文化之都的深厚文化底蕴。

那么,通淮、通津、仁风三座古城门,在今天泉州城的哪里?是否有复建的可能?海都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规划初想:复建三城门

本月初,泉州市规划局组织召开的《泉州市文化产业空间发展规划》技术审查会,在提到中心城区文化产业空间体系及发展策略上,与会设计人员提出,部分复建城门,以增强古城的可感知性。

对此,该规划方案设计人员建议,复建通津门、仁风门和通淮门,进一步增强城区界限,同时成为古城的历史感受线。与此同时,设计人员会上还提出,基于目前周边环境的因素,如复建存有施工难度,可以以纪念性建筑标明城墙位置,并设置城墙博物馆等设施,或以灯光和夜景照明暗示城墙边界。

“古城门的复建,能强化古城骨架,使泉州古城从均质化的模糊历史界限,转变为更易被感知的清晰古城结构,可增强古城的可感知性”,设计人员举例称,北京明城墙修复,东起城东南角楼,西至崇文门的1.5公里,城墙的恢复迅速提升古城的边界感。

“如果古城墙现有周边建筑因素,导致施工有难度,那也可采用现代技术手段来展示”,设计人员以德国柏林墙为例称,为纪念柏林墙倒塌25周年,德国首都柏林沿着柏林墙原址走向设置了一条“灯光边界”,摆放了8000只发光氦气球,总长约15公里。

原三城门周边

现已建筑成群

那么,该设计人员所提的通津门、仁风门和通淮门,又在泉州城的哪里?现状周边环境如何?

泉州市文史专家杨清江,曾多次参与泉州古城踏勘。他介绍,南唐保大年间,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对泉州外城,即罗城进行加固,开辟了7个城门,其中就包括上述所提的东门仁风门、东南门通淮门、西南门通津门。

其中,仁风门最早建在二郎巷口偏西的东街上,又称泉州东门,是泉州城通往东北地区的重要通道。后来随着城市扩张,该城门迁至现崇福路。“至于仁风名号,我们认为是五代留从效扩城时取‘夫天之道也,东仁而首,西义而成’之意命名的”。而今,昔日固守城池的仁风门已不见踪影,现场留有的是两侧密集的建筑、道路

通津门又地处何处?杨清江介绍,通津门就处于现今的五建宿舍。据史料记载,通津门在古城西南,初筑城时为水门,仅通舟楫(以后南面成陆,航道淤塞,方架设桥梁交通城外)。对此,杨老师解释,通津门当时其实只是一个闸门,用于船只通行,便于与城外人员、货物等联系的水上通行。这道水闸也随着城市变迁,由最早的水门巷附近,又称小水门,后曾迁到现有的五建宿舍,同时因航道堵塞,原有的水路架起桥梁,闸门也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而通淮门,也称东南门、旧通淮门,古称涂门。“通淮”顾名思义,乃“通”水入“淮”之意,即凿清渠引淡水冲刷、灌溉“淮田”。现有文字所记载的,均指涂门之通淮门。如今繁华闹市城区,早已难觅涂门身影。杨清江介绍,该城门则数次易址。“最早处在现在泉州五中的登仙桥巷,后曾移至现有的洙泗桥、小商品批发市场等地。

再复建三城门

普遍认为还不成熟

据悉,上世纪90年代以来,泉州古城改造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大规模的街道拓宽改造,如打锡街、涂门街、东街、南俊巷、新门街、北门街、天后路等;二是修护性的保护与整治,如中山路、青龙巷、聚宝街、万寿路和西街等。

据《泉州古城街坊摭谭》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大泉州”的规划构想开始浮现。那时全国有股“旧城改造”之风,泉州适逢其时。继1992年泉秀街西展对义全街的改造,1995年动迁涂门街,拓宽道路。1996年又拓改东街;1997年动迁新门街;1998年南俊路、2001年北门街、2002年五堡街,改造中尽量地保存原来的城市肌理,体现“闽中红城”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延续历史文脉。

临漳门、朝天门、泉山门得以复建,走访中,受访的专家、学者及当年参与施工建设者,均提到是“当时的古城改造为复建提供了空间与场地”。而现今,不管是通津门、通淮门,还是仁风门,受访者均认为,受周边已建建筑、道路的影响,目前条件还不成熟。

据悉,历届市委、市政府引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为己责,不仅制定了古城保护控制详规,而且成立了名城保护总指挥部,确定分层次保护的原则和重点。泉州市规划部门相关人员介绍,复建上述三座城门,仅是规划方案设计人员的一种设想,真正能否纳入规划并付诸行动,不是简单的事,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甚至要成为专题研究。要寻找史料、做足充分论证,最关键的是,要有空间与尺度让这些城门得以恢复原来的景致。泉州已制定了古城修编规划,城门如要复建,则要有规划控制范围,要有可复建的空间。就目前古城情况而言,可以说,真正要实施诚如设计人员所说的,难度挺大的。

可采用现代手法

展现城门遗迹

古城门当年的修建,目的在于防御敌军的侵入,而如今更多是要展示一座城市的历史遗迹,也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一种见证。复建任何一座城门,只有建在原地址、按照原形制、遵照原结构、采取原工艺、使用原级别材料,才能通过复建,让后人感受这座古城昔日的文化遗产所在。

更好地保护古城,防止丧失历史文脉和风貌,泉州于1995年成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指挥部,还特意请来文物部门、文史专家先行做文物、古物、古建筑包括遗址的调查。1996年9月,《泉州古城址踏勘与研究》课题组实施古城踏勘,分不同内容不同线路先后组织5次集体踏勘考察调查活动。

泉州规划人士介绍,对于复建城门,业界有种声音,认为那是仿古建筑。现在实际上很多城市都已不提倡复建城门,国内外有些城市已有一些做法,就是借助一些装饰品,如灯光等,圈定原来城门城墙的遗迹范围,以供市民欣赏。

“复建条件不允许的话,展现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原泉州市古建筑设计院院长何志榕介绍,当年他们承接西街肃清门广场设计时,原本也提议要恢复肃清门城门,但是后来考虑到周边交通及空间不足等因素,于是采用现代的手法,即建个肃清门广场并通过配建一睹城墙,来提炼昔日这里曾是肃清门城门遗址的意境。

Hash:8038ca1c559dbf5438ca83e335af4656ade3acfb

声明:此文由 新华视点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