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台的历史有多悠久,这些文物古迹告诉您!

☀想每天收到类似信息?请果断关注并置顶吧!(微信号:dafengtai)坚持每天清晨为您奉上新鲜、有用、有趣的实用生活信息。

丰台在金朝时就出现别墅群,名曰“远风台”,历史悠久可见一斑。明朝时此处已出现村落,名曰“风台村”。另一说是:金代都城有丰宜门,门外设拜郊台,丰台之名即取自丰宜门之“丰”,拜郊台之“台”,清朝时称“丰台镇”,1952年设区时因镇名而得。要说大丰台历史有多悠久,说一千道一万,不如看看这些文物古迹!因为这些才能见证丰台的历史,才最有说服力!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看看大丰台的这些古迹吧(排名不分先后)!

卢沟桥

1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广安门外30里的永定河上。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有桥墩十座,共11孔,整个桥体都是石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特别是桥墩造法颇有特色,墩下面呈船形,迎水面砌作分水尖,外形像一个尖尖的船头,其作用为抗击流水的冲击。桥上的石刻十分精美,桥身的石雕护栏上共有望柱281根,柱高1.4米,柱头刻莲座,座下为荷叶墩,柱顶刻有众多的石狮。望柱上雕有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数之不尽的石狮子。民间有句歇后语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明代《帝京景物略》也有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之辄不尽”的记载。许多游人试图搞清数目,但数来数去,眼花乱,最后只有作罢。1962年有关部门专门派人搞了一次清点,逐个编号登记,清点出大小石狮子485个,至此,应该说是“迷团冰释”了。孰料,在1979年的复查中,又发现了17个,这样,大小石狮子的总数应为502个,今后是否还会发现,谁也不敢来划这个句号。著名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名闻中外的卢沟桥》一文曾对这些雕刻精美、神态活现的石狮子有过极为生动的描绘:“……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好像在交谈;有的在抚育狮儿,好像在轻轻呼唤;桥南边东部有一只石狮,高竖起一只耳朵,好似在倾听着桥下潺潺的流水和过往行人的说话……真是千姿百态,神情活现。”天下名桥各擅胜场,而卢沟桥却以高超的建桥技术和精美的石狮雕刻独标风韵,誉满中外,实属古今世界上一大奇观。

永定河原名“卢沟”,又名桑干河,为古漯水的一支。源出山西宁武县管涔山,至北京西郊东北角,流经芦师山之西。卢沟之名始自唐代。因其水混浊,又称作小黄河。其河水经常泛滥,河道迁徒不定,故又称无定河。清康熙27年疏浚后改名永定河,卢沟之名遂废。

卢沟桥始建于金代大定29年(1189年),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连拱石桥。初名广利桥,后因永定河在清康熙37年(1698年)以前叫卢沟河,故改称卢沟桥。此桥始建于金世宗大定29年(1189年),落成于金章宗明昌33年(1192年)。800多年来,后世虽数度废兴,然其雄风浩气一仍其旧。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到此游览后,惊奇万分,盛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国外称其为“马可.波罗桥”。

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

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帝王陵遗址博物馆,是在距今2000多年前西汉广阳倾王刘建(公元前73年~公元前45年)的地下宫殿原址上建立起来的。博物馆毗邻北京世界公园、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主要展示内容有地宫原址及出土文物、中国历代帝王陵展览,还有别具一格的可参与项目,如模拟考古、汉文化乐活动等。

地宫规模宏大,结构特殊,使用的是汉“天子之制”,即西汉皇帝御用的最高级葬具体系,史称“梓宫、便房、黄肠题凑”。整个地宫是由几百立方米的柏木、楠木等珍贵木材构筑而成,南北长23.2米,东西宽18米,距地表4.7米。

墓道内随葬有三辆车,11匹马,乃实用真车马,史载是专供皇太子及诸侯王乘坐的“朱斑轮青盖车”。出土文物千余件,有铜器、铁器、玉器漆器玛瑙器、金器、陶器及丝织品等。地宫遗址及车马遗迹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原址上保存完好的大型汉墓遗址,是研究中华汉文化及北京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金中都水关遗址

中都水关遗址位于丰台区右安门外玉林小区40号,凉水河以北50米处,建于金代。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中都水关建于1151-1153年金中都修建之时,是古代城墙下供河水进出的水道建筑。金中都水关建筑修建在永定河冲积地带的沙层之上,石木结构。该遗址是金中都南垣水关的遗迹,遗址上半部建筑已毁,遗留下来的基底部分保存较完整,主要由城墙下过水涵洞底部的木桩、木枋、地面石、洞内两厢的残石壁、进出水口两侧的四摆手及水关之上残存的夯土城墙五部分组成,全长43.4米,过水涵洞长21米,宽7.7米,平面呈“八”形,南北向,北部为入水口,南部为出水口。据推断,该遗址应毁于元代中、晚期。

金中都水关遗址是国内迄今所发现的古代都城水关遗址中规模最大的,也是唯一一处完整的金中都建筑遗址,是确定金中都城址和水系的重要实物。该遗址还代表了金中都城市建筑的工艺水平,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与水利设施的重要佐证。同时,金中都水关遗址的发现可以基本复原历史上金中都城内一条重要水系的发源、流经方向和位置。证实了金中都的修建,基本上是仿照宋汴京的官式作法,这对于北京历史地理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遗址发现于1990年,并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1991年市文物研究所对其进行发掘,随后在此基础上建造了“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对水关遗址进行原址保护。1995年4月23日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金中都遗址

金中都遗址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玉林小区,其间中都城做为金朝的国都共历60余年,也是北京城在历史上作为王朝都城的开始,中都城周37里余,近正方形,故址略当宣武区西部的大半,北城垣在西城区的南界以内,北距复兴门大街约1里,金中都遗址其方位大致是,出右安门沿护城河岸西行至凤凰嘴村,是中都城的西南角,复兴门外黄亭子是西北角;宣武门内翠花街是东北角,永定门豁口外四路通是东南角,城门有:施仁、宣曜、阳春、景风、丰宜、端礼、丽泽、灏华、彰义、会城、通玄、崇智12座。现丰台区卢沟桥乡界内尚存西、南城墙遗址3处,

1、三路居凤凰嘴村为城西南墙角,墙体残高3米,绵亘约百余米,墙南面的水渠应为金代护城河遗迹。此为金中都遗址较大的一处;

2、万泉寺村有南墙两段,连在一起;

3、东管头高楼村有西墙一段。均为夯土墙,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金土城遗址

金土城遗址位于丰台区凤凰嘴村一带,金土城最高处约3米,断断续续,绵亘约百余米,金天德三年(1151年)至五年,海陵王完颜亮将旧燕京城的东西南三面城墙向外扩展,其东北角在今宣武门内翠花街,西北角在今羊坊店东黄亭子,东南角在永定门车站以南四路通,西南角即今丰台区凤凰嘴,天德五年从上京会宁府迁都至此,改名中都,金中都城设城门13座,北面4门,东西南三面各3门,四面各3门共12门入中心部位的宫城,前有广场、千步廊,两侧为官署,西南为园林寺观,东北为商业区,城占地约22平方公里,既继承唐幽州、辽南京的城市建制,又汲取宋汴梁城的格局,建筑豪华结丽,贞枯三年(1215年)被蒙古军攻入焚毁,现存遗迹,即中都城西南角向东延伸部分,西城墙则在高楼村有数米遗迹残存,土城遗址南面的水渠,应是金代的护城河遗迹。

南苑兵营司令部旧址

南苑兵营司令部旧址位于丰台区南苑机场院内,近代建筑。1990年2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遗址原是清末神机营驻兵七营房旧址,也称七营房。1913年,北洋政府在七营房设航空署,并在此创建中国第一所航空学校。1923年改为北京南苑航空学校。1922年10月,冯玉祥任陆军检阅使后,于11月3日率部抵达北京南苑,将航空署改建成“陆军检阅使署”。1924年冯玉祥在此指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贿选总统曹锟,并将清逊帝宣统驱逐出紫禁城。1937年七七事变时,此处为国民革命军第29军抗击日军的指挥部。

该处现存建筑面积3912平方米。南向,门两侧各一座门卫用房。迎门第一排营房724平方米,为中西结合仿哥特式建筑。第二、三、四、五排营房修复为清代园林式建筑苏式彩画,现为办公使用。

镇岗塔

镇岗塔在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云岗村东的大土岗上,1957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塔创建於金代(1115-1234年)。相传塔所在地是一条龙脉,建塔者唯恐龙脉塌毁或逸迁,遂建塔镇之,改称“镇岗塔”。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重修。

该塔砖结构,平面八角形,实心,总高18米。塔基上有精美古朴的砖雕花饰。塔每边三米,周围24米,系花塔形制。上部用砖雕制出斗拱,在拱眼壁上雕刻盛开的盆花,凶猛的兽头、神像等,极为精细。塔身上挑出短檐,上置须弥座,座上承托七层佛龛,且环绕组成巨大锥花束。第一层佛龛为重层楼阁式方塔,弟二层以上均为单层亭式方塔。第一层塔以上有密布的佛龛环绕,每层内端坐佛像一尊,有的双手合十,有的两手上举,神态壮严逼真。自第二层相轮以上,每面所雕佛像排列整齐。塔刹是在相轮上覆盖八角形座,上置巨大宝珠,塔的外形有明显的收刹。我国现存此类古塔为数不多,此塔值得珍视。

1958年、1982年、2001年进行过维修。

峰香公寿塔

峰香公寿塔(一般称做密檐塔)位于位于丰台区王佐乡瓦窑村和栗园村之间,1984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嘉靖年间建。瓦窑村南栗园村北原有密檐式塔十数座,俗名乱塔寺。在抗日战争期间,塔群遭日军拆毁。今存一座七级八角砖砌密檐塔,仿木结构,为明代万寿寺的主持和尚寿塔。塔高约15米,直径约5米。每层檐下有砖砌一斗三踩斗拱,檐下塔身各面为隐作门窗,塔身下为莲座,再下为二层雕花砖,底部为须弥座,雕刻精美,结构完好。

七营房

七营房在南苑机场内。清代曾是驻兵之处,为南苑神机营驻地。1922年冯玉祥调北京任陆军检阅使时,七营房为陆军检阅使署。1924年北京政变驱逐清帝,此处是冯玉祥司令部。七七事变时此处为二十九军军部。

七营房现存总建筑面积3912平方米,南向,大门上悬“陆军检阅使署”匾,门两侧各一座门卫用房,迎门为第一排营房,都为中西结合的哥特式建筑。第二、三、四、五排,修复为清代园林式建筑,苏式彩绘。为丰台区重点保护文物。

七营房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芦井和尚塔

芦井和尚塔位于丰台区长辛店鹰山森林公园南射击场路8号收容救济公站院内。1984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塔建于清代康熙乾隆年间,为圆形覆体式,塔高8-9米。现存四座,其中两座保存十分完好。下部为塔基,分别为六角形和方形须弥座。上雕卷草莲瓣等。塔身上为汉白玉石雕塔刹。塔身为砖砌,正面有嵌石铭,铭四边雕有云龙图案。

五显财神庙

位于广安路与西三环路六里桥交会处西南。1984年被定为区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因修立交桥被拆除,仅剩古槐2株。所祀财神为五显财神。大殿中所供的牌位称元帅。供有5个牌位。正中是’都天威猛曹大元帅,显聪王’,此王姓曹名仁广,河南人,明永乐年间以偏将军职衔守嘉峪关,后解甲归田,被尊为大哥;其余4神为’横天都部刘大元帅,显明王’,姓刘名义广,安徽人,排行二哥;’丹天降魔李大元帅,显德王’,姓李名诚广,陕西人,排行三哥;’飞天风火葛大元帅,显真王’,姓葛名信广,陇西游牧部落人,回族,排行四哥;’通天金目张大元帅,显正王’,姓张名智广,山东人,排行老五,5人为异姓金兰兄弟。在明天顺二年被敕封’五显元帅’,并建庙赐祭,明神宗万历三十年,晋封为王。清乾隆年间重修。传说正月初二为大哥诞辰,其余4人诞辰分别为正月十六日、三月十一日、八月二十四日和九月十七日。5兄弟的诞辰日,香火以正月初二最盛。财神庙正月初二开放一天,是北京城各种庙会期限最短的庙会。上万人在大年初一午后就到广安门城门边等候。从城里去财神庙要出广安门,开城门有一定的时间,惟独正月初二破例提前开城门。上香逛庙的人之多,自宣武门外到菜市口已是摩肩接踵,从菜市口出广安门达财神庙路途多为堵塞。30年代曾为财神庙会开过专车。庙门前的空场上,拥挤不堪,形成了临时性的贸易市场。摊贩主要卖盖香元宝、蜡烛、有福寿字的红绒花等。卖敬神用品及各种应时小吃的商贩最多。财神庙被六里桥小学占用,学校操场是原财神庙门前摊贩市场。2株古槐位于校院内。

药王庙

看丹村位于丰台区南部,东临马场,西临榆树庄村,北靠西道口,南近杨村庄,看丹昔日曾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村落,明代《宛署杂记》中,称该地为“看滩”,同时记载:“卢沟河入宛平县境,出卢沟桥下,东南至看丹口,冲流散漫,分为二派……”由此可见,这里当年曾是河滩地。

看丹村的出名和村东口的药王庙有关,传说,唐代药王孙思邈曾来此行医治病,炼丹制药,人们故修庙以示纪念。据庙内的碑文记载,该庙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及民国期间重修,当时因“殿宇不整,有甚忧心,”由京都各方人士集资进行重修。重修后的药王庙,规模并不大,“东西进深只有16丈,宽4丈6尺6寸”,“南北山门面阔10丈,后界南北进深仅8丈,南北宽7丈5尺”。

昭忠祠

坐落在南苑西南,又名劝忠祠,民间俗称为冯玉祥义地。占地面积约10公顷。1922年建。昭忠祠建于民国十一年(1922)冬,由陆军检阅使冯玉祥为纪念阵亡官兵所建的一所祠堂,原祠上房5间,厢房6间,中间有一亭子,大门外为坟地,埋葬着历次阵亡官兵的遗骨。门口有2个大汉白玉狮子,以上设施现已无存。有2座石碑,一为:’南苑劝忠祠碑记’,记载建祠的经过;一为:’先考履冰府君之墓碑’。义地现在南苑生产队种子站,1995年重建。

万佛延寿

万佛延寿寺创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据清《日下旧闻考》载:“义井庵在广宁门外迤西十里,明万历中额曰‘万佛延寿寺’。后有大悲阁,中奉大士,高三丈六尺。阁前为明神宗敕谕碑,正殿前有(明)崇祯十三年(1640)碑,河南右布政使周锵撰。井在庙门外,今其地名为大井村。”

丰台大井村东丰台体育中心院内原万佛延寿寺大悲阁的旧址上,有一尊高达八米的千手观音菩萨铜佛像。菩萨像头戴宝冠,面部圆润光滑,神态庄严,典雅文静。铜像身材挺秀、比例匀称、形态生动,宛若一位“东方女神”。佛像的24只手,姿态各异,细柔灵活;佛身着短衣长裙,两侧垂有飘带,通身饰璎珞;衣裙上有线刻荷花、卷草纹饰。佛像足踏莲座,座正面浮雕腾云二龙,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南岗洼古桥‍

南岗洼古桥位于丰台区长辛店南岗洼村南五百米处。1991年在京石高速公路施工中发掘出土。桥长四十五米,宽九点四米,为五孔石砌联拱桥,桥面为石块砌成,桥墩与卢沟桥相似,前尖后方,呈船行,迎水面砌成分水尖。据专家初步考证这是一座不晚于明代的石桥。由于永定河水泛滥,这座桥被淤泥覆盖在两米多深的地下。1991年政府修建京石高速公路时被发现,古桥发掘出土后,桥面,桥栏杆及桥孔已损坏,但桥的整体构造依然可见。南岗洼桥是丰台区发掘的第一座古代石桥,与举世闻名的卢沟桥遥遥相望,显示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技术与巧妙的设计,反映了不同时代建筑的不同风格,同时为我们研究古河道的变迁提供了实物依据。1992年北京市文物局拨专款十五万元对南岗洼古桥进行了修复,恢复了古桥原貌。

新丰台收集的肯定不够全面,丰台相关历史文化信息欢迎投稿,投稿请发至:dafengtai@126.com

各位铁磁,若您有丰台本地独家信息,请投稿爆料!

加小编微信,或邮件至dafengtai@126.com

来源:新丰台原创作品 若转载请注明来源

若信息有误,请以官方为准

合作/投稿,勾搭主编微信:weifengbbs或QQ:42507651

Hash:f02565d9b0a04e3788cca8481700820048cc4fc2

声明:此文由 新丰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