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 泄湖峡探秘!
泄湖峡探秘
马俊华(甘肃)
引言
传说很早以前,临夏是一个大湖,称为“夏湖”。大禹治水时从夏湖下游凿开了一个口子,将湖水导入黄河,使临夏成为米粮之川和人们的安居之所。这个泄湖口称为“泄湖峡”,亦称“野狐峡”。因为泄湖峡是大禹留下的重要足迹,所以河州地方志均有记载,历史上也有很多人去泄湖峡寻访禹迹。2014年12月1日,笔者与东乡县人大主任马福荣、原州志办主任马志勇同志,趁冬季大夏河枯水期,前去泄湖峡考察,寻访禹迹。
泄湖寻迹
泄湖峡位于临夏市东部,东乡族自治县河滩镇小庄村、东塬乡塔山村与临夏县河西乡桥窝村、安家坡乡北小塬村交界处。泄湖峡谷从老虎口至泄湖峡电厂尾水口,全长约5公里。从老虎口至泄湖峡出口,落差竟达百米,河水湍急,以一泻千里的气势奔腾而下。峡谷最深处约30米,最窄处约1米,两岸峭壁如削,巨石嶙峋,鬼斧神工。特别是夏秋雨季,河水以每秒上百立方米的流量,通过中间处仅1米的峡谷,河水汹涌澎湃,惊涛骇浪,巨大的冲击力轰鸣如雷,令人惊心动魄。明代兵部尚书王竑曾望着湍激河流,逸兴飞扬,曾赋《大夏秋声》诗一首,形容泄湖峡景象(见后)。
我们到泄湖峡时,看到大夏河水很小,很多地方河水见底。我们顺着河底断壁残垣而下,小心翼翼,摸着石头过河,一直走到下游,看到了很多怪石残壁。由于几千年以来或更长时间的冲刷,形成形象各异的石窝、怪石。有“大禹脚印石”、“大禹支锅台”、“大禹坐卧石”、“大禹跳崖印”等。泄湖石峡似一条长廊,很深很窄,最窄处似乎人都能跳过去,故称为“狐跳石”。这里峡道很窄,1985年赵忠等人去泄湖峡考察时,曾有人当着他们的面跳过了泄湖峡,而且来回跳了几次。
泄湖峡中的“狐跳石”
泄湖峡窄处有一座桥,不甚长,大约有6、7米,桥下峡谷很深,约有30多米,两岸石壁上有水长期冲刷而成的石窝,大小不一,深浅不一。传说当年大禹率领治河大军开凿泄湖峡时,为观察地形,从河西跳到河东,又从河东跳到河西,石壁上的石窝就是大禹踩出的脚印。桥西岸有一村庄,名“桥窝”,村中有座清真寺,大门上写着“桥窝清真寺”,成为桥窝村的标志。附近峡道有个地名叫“大浪板柜”,传说当年大禹开凿泄湖峡时,有条小龙出来捣乱,大禹便用斧凿了这个石柜,把小龙装进石柜,洪水才被降服。我们顺着峡道东岸,一直走了很长一段,日落前,我们返回临夏。
禹凿夏湖
从我们观察的情况看,泄湖峡两岸的石质相当坚硬,在当时生产力水平相当低下的情况下,不知道大禹是怎样凿开石峡的?
传说大禹治水,“导河积石”,从今积石山县大河家积石关开始。看到大夏湖淹没了大片土地,为了将大夏湖的水排出去,带领治水大军在北塬地带安营扎寨,开凿大夏湖。
“泄湖石峡”
大禹指挥治河大军在现在的泄湖峡地方开挖。挖着挖着,上面的黄土挖尽了,露出下面黑色坚硬的黑曜石,怎么也挖不下去。大禹听说后亲临现场勘查,见又光又滑又黑又硬的石头,足有十里长。遂下令全军集中力量,加紧开掘,由于当时的工具落后,根本挖不开黑曜石,收效甚微。于是大禹从“禹王庄”搬迁到工地附近的平地,现场指挥,当时把最好的工具耒锸和青铜工具都用上了,但坚硬的黑曜石怎么也挖不开。忙乎了好几天,无任何效果。于是大禹命令疲惫了的治河大军就地在黑曜石上起灶做饭。十多里长的工地上一时之间支起了成千上万个支锅石,开始生火做饭。瞬间整个工地人声鼎沸,烟火缭绕,香气喷喷。正在这时一股清风吹来,带来凉意,随后黑云滚滚,狂风大作,雷鸣电闪,大雨倾盆。暴雨越下越大,一霎时将支锅石下的大火扑灭。人们正在沮丧避雨的时候,突然听见支锅石下面响起了噼噼啪啪的声音,被火烧热、烧红的黑曜石发生了爆裂,每个支锅石下的坚硬黑石霎时变成了一窝碎片。在工地指挥工作的大禹看到这种情况后大喜,对天大喊说:“天助我也!天助我也!”立即带领众人跪在地上叩拜上天,感谢上天给了他开凿顽石的绝妙办法。
待大雨过后,他指挥治水大军到四处砍伐树木,在十多里长的工地上点燃大火,用大火去烧地下的顽石,把顽石烧红后,用各式各样的挑水工具挑来湖水,浇在烧红的顽石上。一霎时顽石发出了噼噼啪啪的爆裂声,被大火烧过的地方出现了一窝一窝的碎石片。他又指挥治河大军用工具将碎石片挖出抬走,倒在旁边。坚硬的顽石顶不住大火的烧烤,终于被大火降服了。这样烧了挖,挖了烧,反复多次,用了好长时间,终于用“大火烧顽石”的办法凿开了河道,使湖水泄了下去,流入黄河。后人就将这个峡道称为“泄湖峡”。
传说大禹凿开泄湖峡后,为了感谢苍天相助,在泄湖峡岩石上刻上了岣嵝文(鸟迹篆),以纪念这件事。还说在施工中,大禹为了使治河大军走路方便,在挖出来的深漕上修了一座桥,后来当地人把这座桥称为“禹成桥”,桥边有个村落,称为“桥窝”。据说大禹率领治河大军第一次安营扎寨的地方,就是现在的“禹王庄”;第二次居住的地方叫“禹里家”。至今泄湖峡附近有禹王庄、禹里家、禹成桥、桥窝等地名。道路旁还有一块巨石,称为“禹卧石”。人们为了纪念他,建了“禹王庙”。
史书记载
关于禹凿泄湖峡的事迹,《史记》亦有记载。《史记》借秦二世之口云:“禹凿龙门,通大夏,决河亭水,放之海,身自持筑臿,胫毋毛,臣虏之劳不烈於此矣。”《释名·释宫室》解释:“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说文解字》解释:“亭,民所安也。【释文】亭,人们安定的住所。”《辞海》解释:“亭,通‘渟’,停滞,水不流通。”所以,这里的“亭”就是“水停止不流”之意,大禹将这个停滞的水疏通了,人们有安定的住所了。
禹凿泄湖峡的事迹,历代地方志均有记载。明《河州志》在记载摺桥和泄湖桥时载:“摺桥,州东十一里,两岸禹凿石迹尚在。……泄湖桥,州东三十里。禹未凿时,河州即湖也。既凿。导水入黄河,故名。两岸石凿,禹迹犹存。以上俱大夏水。”清《河州志》载:“泄湖峡,大夏水从此泄,道旁卧石犹存。” 民国《续修导河县志》载:“泄湖峡,旧志载,大夏水从此泄出,与凿石痕犹存,道旁卧石有鸟迹篆二。”
泄湖峡过去有两座桥,一名曰“摺桥”,一名曰“泄湖桥”。明《河州志》载:“摺桥,州东十一里,两岸禹凿石迹尚在。弘治辛酉,指挥姚震重建。水涨冲没。正德庚午,指挥康宏重修。嘉靖壬辰,守备杜茂仍修。泄湖桥,州东三十里。”清《河州志》载:“摺桥,州东十一里,两岸禹凿石迹尚在,明弘治辛酉,指挥康宏重建。嘉靖壬辰,守备杜茂仍修。迄今或三五年一修,或十数年一修。康熙四十四年,知州王全臣重修。泄湖桥,州东三十里,禹未凿时,河州即湖也,既凿。导水入黄河,故名。两岸石凿,禹迹犹存。以上俱大夏水。”《续修导河县志》载:“摺桥,州东十里,道光间,州吏目吴(佚名)建造石柱,二桥乃固。咸丰十年,经制罗启旺倡捐重修,同治后吏目赵谦、李盖先重修,光绪二十七年署知州赵宏重修。……泄湖桥,州东十五里,光绪十六年知州查之屏重修。”《临夏回族自治州志》载:“泄湖桥,位于州东20里北小塬下庄村老虎口至泄湖峡口,桥建在深达30米的大夏河峡谷之上,又称‘右丞桥’。建于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长约20米。请光绪十六年知州查之屏重修,是通往东乡等地的重要桥梁。折桥,建于州东10里的大夏河上。是去东乡、兰州的主要桥梁。明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指挥康宏重建。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知州王全臣重建。道光年间,州吏吴某监造石柱两个,改为石柱木面桥,‘原长十丈,宽八尺,中流有石柱二,桥架于其上,绘以彩色,遥望之宛如长虹’。咸丰至光绪间,州吏先后四次重修。”“摺桥”(折桥)实际上是“窄桥”,河州方言读为“摺桥”,一直误读下来。
《东乡族自治县志》载:“泄湖峡桥“,位于东乡县河滩乡大夏河老虎嘴之中间河段上,距离上下两峡口各约500米左右。当地群众称作‘置桥’或‘双河桥’,建于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清代该桥废,河岸为天然石陡峻如削。两岸桥台上都有天然据凿石,上面刻着修桥碑文,碑身高145厘米,宽71厘米,底部距河床105厘米。碑文记述了建桥时间和参加建桥的地方官员、乡老、工匠、总甲等人的姓名。河西岸岩石上有人工凿成的石坑6个,直径约30厘米,深约20-30厘米不等,石坑是桥基柱木桩窝。当时所建之桥为10——20米长的简易木桥梁,形同握桥。并于1966年因建泄湖峡电站之需要,由国家投资3万元,改建成长13米,宽7米的钢筋混凝土大桥。”
泄湖峡上的桥
又载:“折桥,锁临公路22公里处,名弘治十四年(公元1502年)由河州府在大夏河上修建,石柱木面。1901年重修。后因桥面出现裂缝和腰折,桥的上部木质结构严重腐烂,1953年下半年由临夏工程处负责投资施工重建。利用原有石柱和桥墩,重建为八字掌大架桥,长42米,容载15吨汽车通行。1970年6月再修。”
关于泄湖桥的建造,泄湖峡石崖有碑刻。张思温《积石录》記有《明成化十四年造桥碑》文。曰:“明成化十四年造桥碑 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在临夏县泄湖峡(附图)。按:此碑刻于距临夏市城东十二公里处泄湖峡之大夏河(漓水)西岸石岗顶部一巨石上。该地现属临夏县安家坡乡北小塬村黄家社,北距下游泄湖峡一级电站约400米,南距上游老虎口约500米。1987年7月间,临夏回族自治州档案局、交通局等处派郝永华、孟黎明、张陶、刘统俊前往考察,拓片照像。碑刻对面约30米河心有巨石露出水面,据说是原来架桥基址。附近约五六百米处有古城遗址。当地居民说,古老相传此处曾有桥一座,名‘右丞桥’。东经东小塬通往东乡、广河等地,西经北小塬石摞坡通往河州城。是当时河州至东乡又一通道。清康熙二十六年《河州志》载:‘右丞桥,州东二十里’。康熙四十六年《河州志》同,惟下称‘今废。’。应即此桥。冯国瑞1951年前往炳灵寺调查时,与陈文俊路过,曾见此碑,并拓视,但辨认有误。又称为‘禹成桥’。(见其所著《炳灵寺石窟勘察记——初步调查报告》)当以‘右丞’为‘禹成’耳。1963年余往寻不得,以为拓宽峡道时炸毁,故列于乙编,今见拓片,乃知尚在也。
碑刻高144厘米,宽78厘米,圆顶,额刻一‘佛’字,下横书‘大夏河(中空)龙王神’六字。其下正中楷书:‘大明岁次成化十四年下秋月修造桥一座’一直行,字大7厘米见方。右旁有千户:秦镛、唐禧、吴纲及提督乡老:王福、张宏、王敬、韩义、张庆、刘能、杨忠、罗荣,及□功(工):裴铉、许完、徐玘、唐鉴,与神□:王剑、王见、王纲、石匠陈信、木匠杨清等二十人题名。右上方横写‘蔡心比丘’四字。左旁有千户刘郁、何瑜、韩宗、孙福及募总乡老:韩亮、刘荣、鲁名、张四、何清、马宣、唐忠、刘庆及轴功(工)张礼、张海与总甲张福、张原、张禄、张真、王纪等十九人题名。”《临夏县志》引用张思温之文,亦有同样记载,但是把“泄湖峡”误写为“浅湖峡”,把“右丞桥”误写为“右臣桥”。
泄湖禹迹
根据地方志记载,泄湖峡有大禹镌刻的“古篆之字”(有的记为“古篆二字”),所谓“古篆之字”也称为“岣嵝文”或“鸟迹篆”。《续修导河县志》载:“泄湖峡,旧志载,大夏水从此泄出,与凿石痕犹存,道旁卧石有鸟迹篆二。”又说:“鸟迹篆,在泄湖峡。见旧志。相传大禹凿峡时所摹刊。常没于水,水陷时或一见之。”
岣嵝文,又称蝌蚪文、鸟迹篆,是中国古代八大神秘文字之一。古往今来,研究岣嵝文的不乏其人,但至今未有明确的定论。传说岣嵝文暗藏大禹治水图,岣嵝碑为大禹治水记事。关于岣嵝碑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罗含的《湘中记》、赵晔的《吴越春秋》。其后,郦道元《水经注》、徐灵期《南岳记》、王象之《舆地记胜》均有记述。原碑面刻有七十七字岣嵝文,因字形似蝌蚪又称蝌蚪文。对于这七十七字的含义一直被史学界视为“天书”。
张思温《金石录》中泄湖峡桥拓片
历史上曾有人前去泄湖峡探寻禹迹,但至今尚无人找到“古篆二字”即鸟迹篆。民国十七年(1928年),临夏大旱,并发生战事,河州名人张建(质生)与邓隆在临夏赈济灾民,乘闲游离泄湖峡,寻访禹迹。张质生在峡内扪苔寻访“禹篆”岣嵝文,但未找到,却见到了元人修路所记摩崖石刻。此次旅游,他们受到当地村人的热情接待。事后邓隆作《游泄湖峡歌》,张建(质生)作《后游泄湖峡歌》。
1938年临夏名人张思温先生去泄湖峡探秘。他在《积石录·泄湖摩崖》中说:“泄湖峡,在临夏市城东二十里,大夏河穿流其中,两崖壁立,浪激箭驶。传有禹篆刻于峡石。一九三八年行经峡中,于西岸崖壁见题刻一方,字已剥落,仅有痕迹,后有‘王保保’三字尚约略可辨。邓德舆先生隆《游泄湖峡歌》有云:‘搜求禹篆已销铄,仅剩元碑尚可拓’者,或指此欤?……旧传岣嵝碑为禹篆,人亦疑其非。予至峡亦未访得。”张思温先生虽然未找到禹篆,却找到了摩崖石刻“王保保”。证明元代王保保曾来河州,并修了路和桥。
泄湖峡大禹脚印
1985年秋,《大禹导河之州》作者赵忠等也曾考察过积石峡和泄湖峡,也未找到大禹所作“鸟迹篆”。这次我们同样未能找到大禹所作岣嵝文(鸟迹篆),只看到了峡道中及两旁的石窝和各种怪石。
在泄湖峡考察时,我们发现著名的东乡县林家遗址就在泄湖峡东岸土坎之上,近在咫尺。20世纪70年代,东乡县林家遗址马家窑文化发掘中,发现了中国最早的青铜器——青铜小刀。1981年经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研究所检验,为含锡青铜,测估含锡量6%——10%,经碳—14测年经校正年代为距今5000年左右,这是迄今所知我国发现的第一件青铜器,有学者称之为“中华第一刀”,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林家铜刀的出土,把我国的青铜冶金史,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与最早发明青铜冶炼的中亚、西亚的一些国家的时间大致相同,这说明中国也是世界上率先发明和使用冶金技术的国家之一。与夏朝基本同期的齐家文化中出土了更多的青铜器,在泄湖峡相邻的林家遗址马家窑文化发现了铜刀,证明大禹治水时已经使用了青铜工具。
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铜刀
泄湖诗选
历来当地官吏、文人骚客游访泄湖峡,寻找禹迹,写出了许多优秀诗文。现择选如下:
《大夏秋声》
王竑(明兵部尚书)
河流滚滚日倾东,今古咸蒙大禹功。
巨浪奔腾连日雨,急湍澎湃九秋风。
雄音远渡凤林外,遗响频来草舍中。
任汝蛙鸣蝉噪在,彼声不与此声同。
——《续修导河县志》“诗文”。
《泄湖雷鸣》
(明)刘承学(通判)
两山开处泄湖桥,大禹神功迹尚昭。
山当峡处流如箭,水遇石时响似妖。
不但声闻夷虏恐,还分余派润枯焦。
——明《河州志》“诗赋”
泄湖峡
(清)李苏
泄湖峡,禹所凿,泄大夏水。
石有二篆字,传系禹迹,类岣嵝文。
西倾大夏乱石中,一窍才开万派通。
绝塞深沟埋禹迹,昔年平地凿蛟宫。
奔流石破摧珠玉,激湍人惊骤雨风。
咫尺河源同斧削,教余天外忆鸿漾。
——(清康熙·王全臣主编:《河州志》卷六“艺文”,第168页)
泄湖春涨
(清)张和
石峡巉巉白昼昏,泄湖东去凿云根。
春雷奋地千山响,骇浪掀天万马奔。
岸架危桥虹跨影,崖镌古篆鸟留痕。
神工应是巨灵擘,耳底汹汹欲荡魂。
——清·宣统《河州续志稿》
泄湖峡铭
(清)吴镇
大夏之湖,鼋鼍所国。
万斛泉水,蓄之深黑。
双崖如门,一泻而北。
断若斧痕,得非神力。
兹峡不开,滔天曷极。
禹功万古,永怀明德。
——(清《河州志·大禹诗》《松花庵全集》)
游泄湖峡歌
邓隆
日对饿殍心作恶,偷闲苦中且作乐。
夏河襄陵禹所作,缒幽探胜预相约。
张果何仙腰脚细,中道借马代控鹤。
须臾山坳大声作,水行地中岸如削。
不敢俯视深难度,高处支石通略。
狭处三尺直可跃,拗处蜿蜒从空落。
惊涛骇浪汤翻镬,中有一物声凿凿。
傍有巨石宽且博,偃卧恍如孤蓬泊。
飞沫溅衣骤雨若,惊心动魄神错愕。
搜求禹篆已销铄,仅剩元碑尚可拓。
古今征战尽捕博,不觉游神入寥廓。
浑望临深与履博,青天白云两寂寞。
——《壶庐诗集·补遗》
《后游泄湖峡歌》。
张建(质生)
泄湖峡口风浪作,似闻河伯笑海若。
华厦堂堂沸汤镬,龙蛇吞噬豺虎嚼。
是时大旱金石烁,密云不雨心绪恶。
欲洗尘嚣寻涧壑,旧游还与旧人约。
十八年前事非昨,青眼高歌穷碧落。
故人鸡黍具杯酌,雅意殷勤殊不薄。
醉后踯跳恣谐谑,赌胜戏将峡水跃。
不惜随珠浪弹雀,误把骑鲸当骑鹤。
老友关心前复却,笑拍洪崖呼立脚。
此情此景心头著,倏忽良朋嗟离索。
重来放赈济贫弱,连番好雨听高阁。
雨雾联袂同出郭,蝌蚪鸿文觅禹凿。
奇字竟被六丁攫,无人摩崖何足拓。
张髯苦向碧峰摸,邓侯卧看白石凿。
动静互用各有托,山鬼揶揄水神愕。
邓侯驭马如驯鹊,张髯凌云学飞鹗。
劳逸不同各行乐,共说是翁犹矍铄。
归来田家晚烟漠,煮茗话旧慰寂寞。
正言寓意余谔谔,磨刀向羊渠霍霍。
大厦广庇宽且绰,酩浆纷陈恭且恪。
主意缠绵客渊博,论事快如王景略。
宵深如梦睡乡廓,枕上风雷犹剽掠。
恍如峡口水石搏,波涌风利不得泊。
吁嗟乎!
波涌风利不得泊,何如蓬岛寻犬药!
——《壶庐诗集·补遗》
泄湖峡观水四首
张建
一
我闻泄湖名,未到泄湖蛱。
幸有素心人,相携开颜甲。
望望河欲无,行行路渐狭。
忽然入田家,宾主极欢洽。
鸡黍纷然陈,酒阑熟羊胛。
醉余上断桥,众惊我不怯。
怒流穿石奔,坏木临崖压。
臂作小龙门,巨灵不用锸。
何怪吕粱洪,泅人独训狎。
感此怀禹功,明德重远法。
二
一曲六十里,此峡为收束。
水石相荡摩,风雷作蛮触。
斩然割两崖,泄尽尾间毒。
块垒填慵胸,终日慨局促。
对此发幽怀,虽暂抑亦足。
旷然天地宽,何事费斫。
无那平陂间,随遇判雅俗。
所以会心人,观水得所欲。
逝者如斯夫,盈科好共勖。
三
最好高家浪,浪花如散锦。
吼声作怒雷,垂珠分三品。
大玉次水晶,小者如墨渖。
日夕牛羊来,临流不敢饮。
我时醉未醒,权依石作枕。
耳目极观听,扪心聊自审。
吾生亦有涯,何必为己甚。
况复汗漫游,频年经坎填。
内顾石粼粼,外交风凛凛。
世途虽倾危,贞性顺天禀。
四
观水必观澜,况在深峡里。
喷出万珠玑,一泻欲千里。
远闻走迅雷,近观惊流矢。
自有天地来,便有此山水。
代谢知几经,陵谷羞与此。
方知宇宙间,万事皆如是。
藉此一开通,大陆隆然起。
有用疆场开,无用沟壑委。
观罢咏而归,河声犹盈耳。
美哉洋洋乎,可以止则止。
——《古诗咏河州》第348——350页
2017年12月28日
征文大奖赛投稿邮箱:zwdjs123@163.com
主办方二维码如下
临夏文联二维码
齐家文化官方二维码
Hash:134c852d7e1be30eed2e0fb7bef619b0b1fc3c88
声明:此文由 广觎河凯_wtg1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