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 西南贾村红门山麓逸闻
讲述原平精彩故事 展示原平锦绣河山
长期征稿,附带图片,欢迎原创首发。
作者:赵怀平
红门山麓北面,是历史悠久的西南贾村。在明代以前,西南贾村是崞县四大古镇之一的南华镇,古官道穿村而过。南来北往的文人墨客、商贩和官吏,常在这里歇脚住店,并打理车马。村东的上寨、北寨、小寨,是古代将帅军营。这里曾指挥着千军万马,在雁门关上叱咤风云。
红门山东面,为蔡家岗峡口。峡口西端是夕照寺。解放以前,夕照寺叫晚照寺。起名缘由是晚上夜幕来临,太阳落山后,庙宇的脊檩上还有一缕阳光,在琉璃瓦的反光下如同宝殿,神光万道。寺庙最早建于唐代,村里人习惯叫大寺。
在夕照寺南边,有一深沟,阻断了峡口的南北通道。有史以来,沟上建有一桥,名叫板寺桥,接通沟的两边。
元代以前,板寺桥南端还有一座寨门,常年由士兵把守。护卫着南华镇东面的上寨、北寨等军营安全。因寨门的颜色是朱砂红,紧挨寨门的山,便叫成了红门山。寨门前的深沟,叫成了门槏沟,也叫门前沟。
西南贾村东的南寨、北寨军营及蔡家岗峡口的寨门,消失在宋代后期。寨门的遗址处,后来成了定襄县上零山村和崞县蔡家岗村的交界点。现在还有一界碑,碑的正中为四个大字“定襄县界”,大字两旁是“乾隆十五年”“县主锺老爷立”。界碑是两村在定襄县衙门打完地界官司后,上零山村所立。
上零山村位于板寺桥南边,当地人一般称呼为“桥那儿”或“桥南儿”。
板寺桥位于夕照寺门前,处于蔡家岗峡口的咽喉部位,当年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七十年代,板寺桥下还是眨眼深沟,深得都不敢俯视。
夕照寺门前曾经有许多碑,大部分是记载板寺桥自古以来的补修重建情况。后来,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大多数碑砸开砌筑了水渠。现在夕照寺门前还有一块碑,记载大清道光二十七年重修板寺桥的情况。在蔡家岗村外的古官道上还有一汉白玉碑,记载大清乾隆二十三年重修板寺桥的集资情况。其中绝大部分是定襄人捐款:有定襄白村、贾家庄、南受罗、北受罗、李庄村、上庄村 、柏林木村、上汤头村、迴凤村、横山新庄村、横山村、后营村、大南庄村、小南庄村、北庄村、向阳村等等,这也就佐证了当时这座桥、这条路以及西南贾村的官道对定襄人出行的重要。
在红门山南面,向西望去有一沙滩,附近人习惯叫沙窝。有个神话传说,是很久以前,西南贾村一带,是王母娘娘的后花园。有次王母娘娘从南海骑马而来,坐到红门山顶,一边歇脚,一边欣赏花园美景。突然感觉鞋里有粒沙,便脱下鞋往后一倒,红门山的右后方,顿时形成一片沙海。在沙海前边的猫寨山上,至今还留有一个很大的王母娘娘的马蹄印。
红门山南面,沙滩西面,还有座山顶突兀的山,叫狼金山。过去乌云一过狼金山,大雨马上就来。曾有一句谚语是“金山戴了帽,长工睡了觉”。意思是乌云罩住狼金山顶时,长工们就不要到地里干活了。有时从狼金山来的雨,一直下个不停。为此在红门山顶建一座“退雨龙王庙”。人们想让雨停的时候,就到“退雨龙王庙”里焚香祈祷。不过现在很难看到乌云飞过狼金山的场面了。
古时候,有的年份也会干旱无雨、庄稼枯萎,蔡家岗人就会到西南贾村东北、善护山下的龙王庙请龙王。去请龙王时,一般要舁几顶“楼的”(“楼的”形状跟花轿一样,但比花轿小,现在石鼓寺还有几个)。一个“楼的”里放供品,一个“楼的”里请上龙王爷。沿路不能歇。只有到了西南贾村北的老爷庙处(过去那里曾有蔡家岗村的三间歇马店),可以歇一歇,然后就一鼓作气舁到红门山下的夕照寺里,焚香祈雨。有时舁的路上,特别是在山坡上,舁的人不小心摔倒,将“楼的”里的供品或龙王爷掉到地上,俗称“蹾下楼的了”。这就是家乡“蹾楼”一词的来历。现在善护山下的龙王庙那儿还立有一碑,记载大清嘉庆十年,蔡家岗人捐资重修龙王庙的情况。
又因过去天水较长,西南贾村红门山下的通天沟和大角沟的雨水、铁山的门槏沟和壑沟的雨水、笔架山右侧的涧沟和南隔的雨水、笔架山左侧淀子沟雨水,以及村中的雨水,全部在西南贾村的西面汇聚,然后浩浩荡荡地闯入滹沱河,奔向东海。所以,一些道士和风水先生又称西南贾村为九龙汇聚之地。(图片由作者提供)
赵怀平,西南贾村人,毕业于原平一中95班,写作受益于班主任丁山地老师的立意之法。1987年考入雁北煤校,1989年分配到原平市水泥厂,负责公司板报等文化宣传工作,曾编纂《西南贾村赵氏族谱》和《西南贾•村史简略》等。
Hash:ab41bf3668d10cac94883b5d466b7853f1be7bb1
声明:此文由 原平故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