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昭寺,一座心神向往的圣殿

凡到拉萨的人,不论你信佛与否,似乎都会去大昭寺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拉萨是由布达拉宫八廓街大昭寺色拉寺哲蚌寺,以及拉萨河构成的,但西藏人则认为,严格意义上的拉萨,应是指大昭寺和围绕大昭寺的八廓街,只有到了大昭寺和八廓街,才算到了真正的拉萨。即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座寺庙有关。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

八月,初秋的拉萨,小雨淅淅,清风凉爽。清晨,我们一行九人早早来到了神驰已久的大昭寺。一到寺前,就被藏民纯朴的信仰所震撼,恐怕“震撼”二字还不足以代表我当时的心情。众多的信徒,磕着长头。自带褥垫,赤脚站在地上,双手高举合掌从头顶、额头到胸部,然后伸展向前,五体投地于那垫上,这样周而复始做无数次。每个人都那么专注,似乎将自己的生命都倾注在那长长的一拜之中。我被他们的虔诚所感动,渐渐也有了要朝圣的冲动。此时此刻,我忽然想起了,在318国道上遇见的朝圣者。或结伴,或只身一人,跋山涉水,三步一长头,拥抱着尘埃,用身体丈量着与佛的距离。一天天,一年年,朝着拉萨、朝着布达拉宫,朝着大昭寺,朝着灵魂归属的地方……

一千多年的历史,一千多年的香火,延续了一个流传了一千多年的故事。

大昭寺最初称"惹萨","惹"为山羊,"萨"为土,意为由山羊驮土而建的。后改称"祖拉康"(经堂),又称"觉康"(佛堂),全称为"惹萨噶喜墀囊祖拉康"。"大昭"二字与15世纪宗格巴大师的"传昭大法会"有关。导游就象背书那般,滔滔不绝地讲。而我却在开小差,总觉得寺庙建筑并不象我想象中那般高大雄伟,主殿高四层,两侧列有配殿,规模也不算大。不过,该寺毕竟是吐蕃时期的建筑,(即唐贞观二十一年),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岂能以现在的视角而论呢。据说,寺庙建造的目的是为了供奉一尊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现主要有释迦牟尼殿、宗喀巴大师殿、松赞干布殿、班旦拉姆殿、神羊热姆杰姆殿、藏王殿等等。

入寺内,首先看到的是天井式的院落,天井里,有十多位喇嘛有节奏的诵经,虽然,我听不懂那些语言是什么意思,只是觉得,每一个音节都能唤醒自己,让自己收心、放下、静心。导游也轻声地说:千万不要小看这天井院落,它是藏传佛教中格西(藏传佛教的高级学位,相当于博士)的产生地。更主要的是大昭寺之名也缘于此。1409年,格鲁教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为歌颂释迦牟尼的功德,召集藏传佛教各派僧众,在这里举行了“传昭大法会”,寺院因此故名为大昭寺。并将它确立为一年一度的最大的法事活动,即从藏历正月初三至二十四日,西藏各地的僧侣们便云集于这院落里,他们讲经辩经、诵经祈福。从此,大昭寺成为了各教派共尊的神圣寺院。西藏政教合一之后,“噶厦”的政府机构也设在大昭寺内。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仪式历来在大昭寺进行,1995年确定十世班禅转世灵童的金瓶掣签仪式也就是在这里举行的。这一系列的重大活动,足以说明其在藏民心中地位。

寺内梵音缭缭,光线幽暗,神秘悠远,空灵纯净。绕过数百盏酥油灯,便来到了大昭寺主殿——“觉康”(佛殿)。佛殿是大昭寺的精华之所在,也是大昭寺的僧侣平时诵经修学的场所。呈密闭院落式,楼高四层,中央为大经堂。正面是千手千眼观音像,左侧是莲花生(红教创始人),右侧是强巴佛(弥勒佛) 。对于观音弥勒,略知一二,然而对莲花生大师就知之甚少。据导游介绍,莲花生大士,印度乌仗那国 人,藏传佛教的主要奠基者。即藏传佛教宁玛派祖师,无上密乘大圆满教法的传承祖师。公元八世纪,应藏王赤松德赞迎请入藏弘法,创立了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宝齐全的佛教寺院--桑耶寺。不仅如此,他还留下许多佛学著作,埋下伏藏。他告诉我们在这尘世之中,护持好自己那颗“明空赤露之心”是何其要紧。他告诉世人,世间一切所现都不过是自己内心的变现,即便是目不识字的放牛郎,也可以从清净自心中得到解脱和无上的智慧。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其实就是佛在心中。我们那颗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的心,便是佛心,便是佛。

我们虽为朝圣,其实也是修行。不能仅仅用眼睛看,更要用“心”去看,而且光是“看”还不行,还要在心中生起一个“念”。有了这样的“心”,有了这样的“念”,才会有那清净庄严的“行”。大经堂的四周,座落着多座小型佛堂,中心的那座便是释迦牟尼佛殿。释迦牟尼佛殿是大昭寺的核心,藏传佛教信徒认为拉萨是世界的中心,而宇宙的核心便在于此处,这里也是朝圣者最终的向往。即是佛教中关于宇宙的理想模式――坛城(曼陀罗)立体而真实的再现。此佛堂供奉的是释迦牟尼12岁等身镀金铜铸像,传说这是由唐朝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由尼泊尔尺尊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于八世纪被转供奉在小昭寺)。对于这尊佛像是何时安置于大昭寺?一说是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先置于小昭寺,后迁到大昭寺;另一说是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就安置于大昭寺。无论何种说法,对于信徒拜佛而言,空门之地,法界之境,岂能是“物”相可以论之。有道是:“泥佛不渡河,金佛不渡炉,木佛不渡火,真佛内里坐。”拜佛拜的不是那金箔装点的造像,而是培养我们那恭敬谦卑、清净自省的心。面对肃穆庄严的佛像,瞬间的跪伏,魂似永恒。点燃自己的心香,去染成净,福慧具足。藏族人称释迦牟尼像为“觉卧”。朝圣者常常会用前额碰一下“觉卧”的膝盖,认为可以为自己、为朋友、甚至为朋友的朋友祈祷。偏远地区来的信徒替同村人给“觉卧”献上捎来的哈达,就像给“觉卧”带口信一样。无论是跪伏,还是前额相碰,其最终必然是磨炼自己的这颗心。也就是“但契本心,不用求法,心即法也。”

出主殿,旋转游览,有宗格巴殿、药师佛殿、无量佛殿、强巴佛殿等,就不一一述之。此时,让我最感兴趣的是,看到信徒们围绕主殿转一圈,380个转经筒,一个紧挨一个。边走边缓慢地推动着转经筒,口中念念有词,神情极虔诚的样子。为什么会绕主殿呢?原来与“坛城”密宗教义有关。坛城(曼陀罗)是僧人和藏民日常修习秘法时的"心中宇宙图",共有四种,即所谓的"四曼为相",一般是以圆形为主,有一中心点。而这个中心点就是释迦牟尼佛殿。围绕这个中心点形成了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转经仪式的路线。即“内圈”为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中圈”为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帕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外圈”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我们所看到绕主殿转经,便是"囊廓"。转经一圈则为圆满。

从庭院出来沿楼梯直通二楼和三楼的平台。顶层四座巨大的金顶分别建于十四世纪中叶和十七世纪,具有唐代建筑风格,也吸取了尼泊尔和印度建筑艺术特色。鎏金的殿宇十分耀眼的,肃穆端然。檐角飞扬,直刺澄澈天空。梵音缭缭,轻轻传来,神秘悠远,空灵纯净。在平台上,遥望远处的布达拉宫,光芒四射,灿烂无比,更显其雄伟壮观之美;再远眺雄浑的山脉,远山含黛,逶迤壮阔,一种心灵的释然;再俯视大昭寺前的广场上,人头攒动,络绎不绝,以及充满藏族生活气息的八廓街,显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谈到八廓街,我原以为是一条卖旅游品的商品街,殊不知,它竟然是环大昭寺的转经路线,即“中圈”,名"帕廓",藏族人称为"圣路"。八廓街是帕廓街的音误。据说,由于在拉萨四川人占很大比例,在四川话中,"廓"与"角"的发音相近,所以,又把八廓街误读成"八角街"了。既然八廓街为转经路线,我们又何不入乡随俗绕一周呢,以示对供奉在大昭寺内的释迦牟尼佛之朝拜。

据说,每天傍晚转经的特定时间一到,那些来自不同地方,且互不相识的信徒们,会在一种莫名的使命下,开始严格地按顺时针方向顺着这条环形路走下去,或手摇转经桶,或磕五体投地的那种长头,很虔诚的走完这条转经道。我们这个时间来这里是见不到这样隆重的场面,但也能看到的很多人绕寺前行。此时,天虽然还在下着雨,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到转寺的人们。熙熙攘攘的,一圈一圈地转动,如同一个大漩涡,把我这个局外人也似乎要卷进去了。我呆望着,觉得这一切是那样的让人难以置信,却又真实地呈现在眼前。他们大多来自牧区或者草原,衣衫朴素,风尘仆仆。有一家老小、也有独自一人的,手里转着经筒,嘴上念着经,对路过的行人视而不见,全神贯注地活在自己信仰的世界里,专注的眼神格外严肃庄重,这种空灵静谧的气氛是那么的震撼人心。看他们的虔诚之心,象在为家人祈福,又象在祈求风调雨顺,让神灵普度众生。我知道这就是他们一生的寄托,他们一生都不变的执著。忽然,想起仓央嘉措的诗句:“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月,我转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在大昭寺,看到庄严肃穆的佛像;在大昭寺,听着喇嘛有节奏的诵经声;在大昭寺,信徒们虔诚的膜拜……强烈地感受到宗教信仰的力量。我禁不住闭上双眼,嗅着酥油和藏香混合的味道,自己也仿佛入定了一般。故而吟诗一首:

结缘古寺梵钟听,雨洗尘污独自醒。

八廓转经心有事,空门得静法无形。

人留青石长头磕,僧点油灯本性灵。

若问禅机妙何处,再登金顶筑幽庭。

作者简介:周聪,号觉宇,网名葱姜园子,任《峨眉山志》编辑部副主任编辑,峨眉文史研究员,峨眉山楹联协会副会长。曾参与《峨眉文物》《峨眉山志》《中国风景名胜故事词典》等专著的编辑。先后出版《诗与禅-峨眉山诗词》《韵-峨眉山诗》《葱姜园子诗文集》等书籍。

展读

《禅艺会》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人人可以订阅,人人可以投稿,人人可有专栏。禅艺文化十八项,由雅道八项(茶道、花道、香道、琴道、书法、绘画、收藏、诗词)、生活六项(建筑、庭院、空间、家具、素食、服饰)和艺术六项(书法、绘画、雕塑摄影、手艺、法物)组成。在这里,你将看到与众不同的图文资讯。原创无穷、图片无码、转载无限。邂逅之后,不再彷徨。投稿邮箱:zenart@126.com

Hash:f80ea63ad7e6b831114603da63bf9659a24112fc

声明:此文由 禅艺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