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六项目入选“百年考古大发现”,一起了解!

河北六项目入选“百年考古大发现”,一起了解!

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在河南举行,值此中国现代考古学百年之际,开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河北阳原泥河湾遗址群、河北武安磁山遗址、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河北满城汉墓、河北临漳邺城遗址磁县北朝墓群等入选。

河北阳原泥河湾遗址

位于河北省阳原县境内的泥河湾遗址群,这里是一处可能改写人类历史进程的地方。泥河湾遗址群中马圈沟遗址的发掘研究,使泥河湾遗址的年代有了巨大突破,把亚洲文化的起源推进至距今200万年前,从而在东非奥杜威峡谷之外找到了地球上第二个200万年前的古人类活动遗迹,向“非洲唯一人类起源论”提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挑战。

河北武安磁山遗址

磁山遗址又称磁山文化遗址,位于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东约1公里处的南洺河北岸台地上,东北依鼓山,距武安城17公里,是中国最初发现的一种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磁山被确认为是世界上粮食粟、家鸡和中原核桃最早发现地。粟、家鸡和核桃三大发现,改写了世界粟作农业、家鸡驯养和核桃产地的历史。

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

燕下都遗址位于易县东南,是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遗址。城址呈长方形,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宽达4公里,是战国都城中面积最大的一座。城址中部有一道隔墙,将城分为东、西二城。燕下都遗址是已知已发现的战国都城中最大的一座,建于战国末期燕昭王时代(公元前311年)。分布在平原上,两河成为天然屏障。

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

战国中山王墓是中山国第五任君王厝的陵墓,也是中山王族墓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座,位于中山古都城西侧。中山古城遗址春秋战国时期中山国的都城,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平山县三汲乡,古城内留存了宫殿、手工作坊、古城墙、古窑址等众多重要文化遗存,是具有重要历史、艺术、文化价值的“古文化大遗址”。

河北满城汉墓

满城汉墓是上世纪我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是目前我国发现的规模最宏大、结构最复杂、保存最完好、出土文物最多、研究价值甚高的崖墓之一,被称为“天下第一崖墓”。墓室保存完好,随葬器物丰富,出土文物10633件,其中国宝级珍贵文物数百件,有各类青铜器2000多件,各类铜灯19件,古代兵器500多件,尤以“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 “朱雀衔环杯”“蟠龙纹铜壶” 等最为珍贵,堪称丰富的地下博物馆

河北临漳邺城遗址及

磁县北朝墓群

邺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临漳县,邺城先后作为六朝都城,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使邺城享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誉。特别是魏武王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后,建邺城、筑三台、兴霸业,使“邺城”成为中国都城建设的肇始地和建安文学的发祥地,在中国历史上久负盛名。北朝墓群是北朝东魏、北齐的帝王及皇族的墓群。自公元534至577年,东魏、北齐先后建都于邺城,与邺城相邻的磁县,就成为北朝两个王朝用以聚族而葬的墓地。这片北朝墓群,占地100多平方公里,现有古墓130多个,都有高大的封土,茹茹公主墓、高欢墓出土了大量有价值的文物。

资料来源:“河北旅游”微信公众号

Hash:641338fefa903ab227a5dec15df51571e8e1fc41

声明:此文由 精选本地资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