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园林中的秦汉瓦当石刻艺术
由渭南市园林处主办的“绿色渭南,人文园林”文化活动,于2020年6月启动,2021年9月初步完工。秉承着“渭南人书写渭南历史”的活动宗旨,在渭南城区各大公园广场、道路绿化、街头游园、公共绿地等重点景石和亭台楼阁上勒碑刻文,内容全部为渭南本土文化,包括诗词、楹联、历史人文、民俗等,均由渭南籍从古代至当代的文化人士创作、书写、雕刻,展现了渭南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
渭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又称“华夏”即源于渭南:“华”即华山,“夏”指“夏阳”特指横亘于这区间的狭长地域。由这里产生的文明就是“华夏文明”,因此渭南也有“华夏之根”的称谓。因其卓著,故延伸为后世中华民族之典。
瓦当文化
瓦当是古代中国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特指东汉和西汉时期,用以装饰美化和蔽护建筑物檐头的建筑附件。瓦当通常刻有文字、图案,也有用四方之神的"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做图案的, 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为瓦当,瓦面上带著有花纹垂挂圆型的挡片。瓦当的图案设计优美,字体行云流水,极富变化,有云头纹、几何形纹、饕餮纹、文字纹、动物纹等等,堪称是精致的艺术品,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唐代诗人李商隐眺望雨打屋檐,于是有了这句诗。如今,对于生活在都市的人来说,青砖黛瓦已然成为一个遥远的梦。屋檐最前端的瓦当,更鲜有人留意,自然也就少有人知“秦砖汉瓦”中的“瓦”,其实指秦汉建筑艺术中的精髓——瓦当。
瓦当拓片
拓片不是简单的机械复制品,而是一种艺术的再创作。一张宣纸、一点墨汁,使得瓦当上的文字或图案成为可触摸、可感知的实物。瓦当拓片多为朱拓或墨拓,雅致高古,配以名家相应的题跋,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其价值逐渐被收藏家广泛认可。
现在,不仅仅只有考古研究人员才关注拓片,更有不少书法家喜欢在拓片上题跋,抒发自己的情感。也有很多的吉语瓦当或图案吉祥、精美的瓦当拓片,走进了现代家居,或装框或表轴悬挂,让居家生活增添些许美感。“瓦当拓片”是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拷贝接近屋檐的最下一个筒瓦的瓦头,它的形状主要是半圆和圆形,表面多装饰有花纹或文字的收藏品。
( 秦汉瓦当拓片 )
渭南园林中的瓦当石刻
华山大街是市区一条东西向货运主干道。东起毕家村路口,西至崇业路,全长10360米。民国十年(1921),西堂汽车公司修筑。民国十六年(1927),冯玉祥率国民军,加宽平整,路宽7.5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多次整修,1965年修建为碎石路面,1973年铺设成黑色渣油路面。1997年至1998年对华山大街市区段进行拓宽改造,全长9100米。近年来又对华山大街进行了多次改造。
渭南位于八百里秦川最宽阔的地带,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华夏”之称即来源于渭南,“华”即取自西岳华山之“华”,“夏”则取自夏阳之“夏”,而对于中国历史文化进程产生十分重要影响的三圣(史圣司马迁,字圣仓颉,酒圣杜康)也都从渭南走出并终于华夏文明史大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因此渭南也有华夏之根、文化之源之美誉。
( 陈俊哲 著名书法家 陕西省渭南市政协主席 )
(与华相宜瓦当)
与华相宜
“华”字的狭义指“华山”,广义指“华夏”。据考古专家章炳麟先生考证,“花朵”的“花”与华夏的“华”是相通的。所以“与华”就是与华山相生同寿,“相宜”指平衡和谐之意,而“与华相宜”指的就是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与华山这座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一样壁立千仞、坚韧不拔、气象万千。这块瓦当出土于华阴市卫峪乡瓦渣梁,瓦渣梁是西汉时期京师粮仓的遗址所在地。此瓦当呈圆形,直径14.8厘米,中心圆钮突出,四个字呈双界四格分布,字体为篆体,顺时针旋转读法。整块瓦当构图细腻、文字巧拙,而是汉代瓦当中的精品。
与华无极
汉.与华无极.瓦当。屋檐上的艺术,起源于周,鼎盛于秦汉。图案瓦当的丰富变化、天真奇肆;文字瓦当的舒卷自如、美观巧拙,皆庄子《道在瓦甓》之绝唱,中华民族之魂魄也。故北宋以来,瓦当备受文人雅士所珍爱。秦汉之时,关中三辅,渭水流澌,离宫别馆,遍布其间。秦皇汉武,开疆拓土,经济文化高度繁荣,乃瓦当兴盛之故也。此与华无极瓦当,陕西汉华山宫殿遗址发现,属吉祥用语,意为与华山一样,有始无终,永远长存。古今多家多论断:华夏、中华、华人均为华山之“华”而得名。与华无极瓦当,唯华阴之独有,华山之名片,文化艺术之精髓,识者之宝也,藏之、礼之、其意不可估也!
京师仓当
京师仓遗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岳庙街道办事处双泉村(华阴老腔发源地),又名华仓,修建于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前88年),位于汉漕渠东端,为首都长安贮存、转运粮食的国家大型粮仓。出土有砖瓦、陶范、陶器、铁器、兵器、钱币等,却未发现量具和粮食。遗址保存较好,是发现的规模最大的西汉粮仓建筑遗址,对研究汉代建筑史、经济史、漕渠航运史等具有重要价值。对它的发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京师仓遗址,对华阴的政治、经济、文化也曾产生极大影响,如华阴独特的民间艺术:素鼓;由运船的号子而创造的华阴独有的剧种:老腔。1979年遗址被考古发掘后,随即被掩埋保护。遗址上现为农田,地面散落有汉代砖瓦残片,当地政府在此设立了保护标志。
长生无极
西汉瓦当以延年益寿、长生无极等吉祥语作为装饰内容,动物纹样多采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四神。长生无极源于西汉瓦当,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筒瓦顶端下垂部分,在瓦当这一小小的图形空间内,古代匠师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天地,属于中国特有的古代文化艺术遗产,当时的建筑装饰构件体现了雕塑艺术的成就,“秦砖汉瓦”是古代建筑构件上的艺术典范。汉“长生无极”文字瓦当,是汉代文字瓦当中的佼佼者,它反映了人们祈求康乐、安宁、幸福、的美愿。
宜宫
在徐闻汉代古墓发掘中,出土了大量古代文物,其中有几块带有小篆篆书的墓砖,经过一些专家鉴定,认为其 篆书是吉利语,初步定为“宜官”。而从古代哲学思想史和文字学史的角度考察,其篆书应该是 “宜宫 ”而非 “宜官” 。
《说文解字 》:“宫,室也,从宀,‘躳’省声 ”(明 金案:《华岳碑 》和 《义云章 》都把 “宫”字写成宝盖 头下面放一个“躳”字 )。“宫 ”的本义是房屋,无论王公大臣还是平民百姓住的房屋,一律都可叫作 “宫 ”。《易·系辞下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孟子. 滕文公 》(上 ):“且许子何不 为陶冶,舍皆取诸宫中而用之。” 《战国策·秦一 》:“(苏秦)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款饮, 郊迎三十里”;可见,这里的 “宫”都是指民居而非皇宫。王力说:“宫的本义是房屋 、住宅的意思 ”。无论官民,其住宅房屋一律都可称作宫 。
渭南建设宜居宜游,适宜人居的美好城市,看来最早是由宜宫而来。
京师庚当
"京师庚当"瓦当于1980年华阴县华仓遗址出土。当径17,轮宽1厘米,为一般四字瓦当布局。四字笔划纤细。方折平直。“京师庚当”起着类似今日的牌匾的作用。还有为统治者歌功颂德或含有纪念意义的瓦文,如“万岁”、“千秋”、“天地相方,与民世世,中正永安”等。石立烧则一、二字,多则十余。
千秋万岁
“千秋万岁”文字瓦当在吉语文字瓦当中流行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它是吉语文字瓦当中出现时间最早的瓦当之一。且数量众多,版式多样,字法多变,意为岁月长久,承载了古人美好的愿景。千秋万岁不只局限于瓦当,我国很多朝代有铸造有千秋万岁钱币。
大富
华仓
华仓瓦当,属汉代官署名瓦当。“华仓”二字书写特别精美,上下排布绝妙,其中“华”字最后一笔竖弯曲圆溜,避让底下的“仓”字,显得厚重飘逸,画面十分华美。据考证,华仓位于华山脚下的华阴县,建筑年代当在西汉武帝时期,属于国家粮仓。
汉并天下
"汉并天下"瓦当,西汉,直径17厘米。西汉瓦当,陶质。此瓦当面"汉并天下"4字凸起,篆书体。《汉书·贾邹枚路传》记:“夫汉并二十四郡,十七诸侯,方输错出,运行数千里不绝于道。”又《董仲舒传》中言“今陛下并有天下,海内莫不率服,广览兼听,极群下之知,尽天下之美,至德昭然,施于方外。夜郎、康居,殊方万里,说德归谊,此太平之致也。”“汉并天下”有称耀之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瓦者,
具有圆弧的陶片,
用于覆盖屋顶
当,底也,
瓦覆檐际者,
正当众瓦之底,
又节比于檐端,
瓦瓦相盾,故有当名。
它蕴含的内容,
几乎囊括了天上,地下,
神话世界和人间生活的各个部分。
它集绘画,浮雕,书法,工艺美术,
匠心于一身,
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装饰手法,
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珍宝。
渭南园林发扬园林文化,继承传统文化。
“ 绿色渭南·人文园林 ” 活动,巧妙地将秦砖汉瓦历史文化融入到园林造景之中,成为渭南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来源:元泽辉文化
Hash:84356736525ebf7f89a925d1ea5ca2bc4d72ad4f
声明:此文由 精选本地资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