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

--------榆阳区农业局总农艺师冯学峰

百姓观察网据(劳动者报 记者张洁 通讯员薛茗方)金秋九月,秋风送爽,万物竟相结出丰硕的果实。在榆阳区城南25公里处的鱼河农场盐家湾分场温室大棚内,秋的气息已然扑面而来,正值秋收,大棚内已有很多成熟的果实供市民品尝,这个昔日被人们称为七百亩的“荒沙湾”,如今已变成四季水果飘香的“金沙湾”。在这“金沙湾”里,有一个人默默洒下的无数汗水,他就是榆林市劳动模范、榆阳区农业局总农艺师冯学峰。

根植沃土解三农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1982年出身于农民家庭的冯学峰,从陕西省榆林农校毕业,被组织分配到董家湾乡政府工作。作为农民的儿子,他深知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看天吃饭”日子的艰辛,为决心改变农村的贫困面貌,他毅然放弃了条件优越的政府工作,主动要求组织调动到区园艺站工作,从事农业生产的研究。15个年头,他从普通干事到站长,无论在北部草滩还是南部田间地头,总能看到一个奔波劳碌的身影。

冯学峰从事农业工作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兢兢业业始终如一。他曾主持《榆阳区日光温室栽培技术研究》课题研究,引导农户实施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大力推广营养钵育苗、间作套种等创新技术,使榆阳区1800多亩日光温室亩产值突破1万元大关,荣获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他担任区农广校校长十年,任职期间,他坚持以办好农广校为己任,不断研究改进招生办法,构建了多层次招生网络。他常说:“农广校抓不住招生工作,学校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谈不到以人为本。”

2001年,他指导榆林市山立公司开展“四位一体”综合开发工作,组织技术人员精心实施榆阳区700亩日光温室的新建工作,为农户减少了近50万元的开支,也使山立公司的100多亩不毛之地在2005年创产值150多万元。

2003年以来,他围绕“绿色食品”为目标,组织全区发展“华丰”牌青椒种植达4万多亩,建立千亩蔬菜种植小区和百亩新优品种示范区,年生产优质无公害蔬菜20000吨,远销广州深圳南方地区。

2007年,他指导海流滩村农民开发“粮畜结合模式”,在该村创出了百亩玉米亩产达1134公斤的记录,使拥有1700多人的海流滩村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大关。

2008年,海流滩村集中连片1047亩玉米,平均亩产1005公斤,创全国千亩超吨产纪录。2009年以来,全区玉米播种面积由21万亩迅速扩展到2014年的43万亩,发展成农业第一支柱产业。

2012年6月,他被组织任命为榆阳区农业局总农艺师。

2013年,他指导魚河农场在盐家湾分场引进11个葡萄新优品种,打造成600亩时令水果采摘休闲体验基地,示范引领全区发展设施鲜食及酿酒葡萄基地1700亩。

2015年,指导海流滩村薛世祥种植费乌瑞它夏马铃薯7亩,辐射带动全村种植310亩,连同秋季大白菜亩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同时,指导成立农机合作社,服务周边农民,降低劳动强度。作为陕西省政府确定的“三区”科技人才,他又肩负振兴清涧县的红枣产业项目。通过各方面的悉心指导,富硒红枣产品在福州第九届全国名优果品交易会受到中外消费者的青睐。

大爱无垠洒故园

冯学峰时刻心系农民。农忙的时候,他放弃休息日,夜以继日深入各个乡镇向农民讲解播种技术,随时解决农民遇到的各种难题。金鸡滩海流滩村村支书王占怀说:“冯校不只是一位农业科技工作人员,更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给村里引进新品种,提高粮食产量,农民收入也随之增加。这些年他所做的贡献,我们都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

2008年五月,榆阳区遭受了历史罕见的冻灾,一夜之间,近半尺高的玉米幼苗惨遭冻害,而此时距离女儿高考的日子也仅剩几天,他虽作难,但没有动摇,毅然决然来到焦急的百姓中间。面对妻儿的责怪和抱怨,他默默独自承担。

古人云,五十知天命。如今,他已年过半百,可是奋斗前行的脚步从未停歇。多年来,在取得农业技术推广丰硕成果的同时,他也获得中、省、市、区级奖励21项。2015年5月,中共榆林市委、榆林市人民政府授予他“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众望所归,在冯学峰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爱岗敬业、争优创先”劳动模范的这八字真经。他默默奉献,只求务实求真。

阳西下,我们总是不经意的看到,冯学峰又从田间地头走来,一身风尘仆仆,黝黑的脸庞上映衬着太阳的光辉,他的每一滴汗水都融入了榆阳的现代农业事业中。

在希望的田野上--------榆阳区农业局总农艺师冯学峰_百姓观察网-百观资讯

http://www.baiguanw.cn/news/guandian/2016/1008/55683.html

Hash:6f06202830b637f2a2ceac30a05232094e45da6c

声明:此文由 直信刊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