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碧血剑中的大反派,实际却是忠义之臣,为崇祯后事而奔走

看过金庸小说《碧血剑》的人都会知道曹化淳,他是小说中的反派人物,本来是崇祯的臣子,却与清朝睿亲王多尔衮私通,又暗中拥立诚王谋反,但看到诚王兵变失败,却又在崇祯面前杀死诚王,李自成进京时,又倒向李自成,打开了彰义门,迎接李自成进京。

在小说中曹化淳可以说是阴险奸诈,两面三刀,其实真实的历史并不是这样的,而是相反,曹化淳为人忠厚,并无恶迹,私通多尔衮,拥立诚王这是金庸为故事情节的需要而杜撰的,至于打开城门迎接李自成,是别人对他的诬陷。

曹化淳,天津武清王庆坨人,幼时家境贫寒,因生活所迫十二三岁左右入宫。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在宫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诗文书画,样样精通,深受司礼太监王安赏识,后来进入信王府侍奉信王朱由检,也就是后来的崇祯皇帝。

天启初年,魏忠贤得宠弄权,害死王安,曹化淳受牵连被逐出北京,发配到留都南京待罪。崇祯皇帝朱由检即位后,曹化淳随即被召还京,主持清查魏忠贤时的冤假错案时,昭雪了两千多个案件。因办事得力,深受崇祯的信任和倚重,被升任为总管太监。

崇祯五年,崇祯亲自书写“公清直亮”四个大字赐予曹化淳,后来又赐御扇、御琴、御画三物。崇祯十一年,曹化淳因病向崇祯帝连上三疏,乞准告假,直到崇祯十二年二月,崇祯才批准曹化淳还乡。

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起义军进京,崇祯帝自缢。同年六月清军入关进京,建立清朝。顺治皇帝入京后,曹化淳赴都上书,提请妥善处理崇祯帝后陵寝,并多方奔走,后经清廷恩准,委内官监冉肇总理其事,时人均称化雨忠贞、悉沥肝膈。

但正是此时,顺天府杨博,宛平杨时茂等分别上疏参告曹化淳:"开门迎贼,贼入城,挺身侍从,今清入都,又复侍从,此卖国乱臣,虽万斩不足服万民心。"意思是说曹化淳在李自成进京时,开城投降,迎接李自成进城,现在又追随清朝,是卖国贼,应该砍头。

曹化淳上书辩解,顺治皇帝还专门为之辟谣,还了曹化淳一个清白。但是自此以后,曹化淳开门之说,开始流传。《流寇传》、《国榷》、《痛史本崇祯长编》、《崇祯实录》、《明史纪事本末》、《明史通俗演义》都说是曹化淳开城投降,金庸先生的《碧血剑》也采用了此说法,而正史《明史》却无此记载。

当时,顺治帝想起用曹化淳,曹化淳上书辞任,于是顺治赐曹化淳号为:“弗二居士”。康熙元年,曹化淳去世。去世前作《被诬遗嘱》及《感怀诗》四首,《感怀诗》情真意切,愤懑与无奈溢于言表,如《忽覩南来野史记内有捏诬语感怀》诗:"报国愚忠罔顾身,无端造诬自何人?家居六载还遭谤,并信从前使不真。"

实际当时打开城门的是张缙彦,据《清史列传贰臣传》记载,张缙彦当时任兵部尚书,在李自成逼近北京的时候,他拒绝采纳急招士卒固守,号召天下勤王入援的建议,并且隐匿军情不报,是他打开城门迎接的李自成。而曹化淳当时不在京城,而在家乡。

历史有时就这样奇怪,好人却不能流芳千古,反而留下了恶名,曹化淳不能说他是一个好人,但他至少没做祸国殃民的事!

参考文献:《明史》、《清史稿》。

Hash:805fc7766af55b12eb7d7bcc886ecde3fc97c8f0

声明:此文由 王孙阿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