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投资11亿元建设四大水利项目,咸宁水利补短板工程防大汛现功效

香城都市报讯(记者陈志茹 实习生佘靓 通讯员敖琼)2016年大汛后,省政府推进水利补短板四大重点工程, 咸宁争取到四大工程总投资11.09亿元。历经3年,四大工程刚一完工,我市便迎来大汛。今年入汛以来我市已遭遇7轮强降雨,面临内涝外洪局面,这批工程发挥功效如何?连日来,记者分别来到嘉鱼咸安通山等地进行了实地探访。

嘉鱼县四邑公堤,绿草环抱之中,余码头泵站和余码头二站比邻而立,两个泵站共11台机组以每秒128立方米的流量满负荷运行, 西凉湖水通过导渠哗哗地流向长江

“余码头两个泵站,排涝能力比以往增加一倍,7月7日以来,11台机组全部开机抢排,降低西凉湖水位。”余码头泵站站长陈火平介绍,总投资1.32亿元的余码头二站,使西凉湖区域的外排能力由过去的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同样发挥作用的还有簰洲湾镇更新改造的后垸泵站。7月5日7时至7月6日7时,簰洲湾镇24 小时降雨达302.1毫米,超历史纪录。“后垸泵站更新改造后,镇内积水比以往排得快多了。”嘉鱼县簰洲湾镇党委书记涂秋意说。

2010年7月11日,簰洲湾日雨量167.5毫米,整个簰洲湾一片汪洋,连后垸泵站泵房都受淹了。得益于后垸泵站及时更新改造,目前13台机组正全力排涝,争分夺秒减轻农田受淹损失。

由于近期连续强降雨,7月7日8时, 斧头湖三洲水位23.2米,超警戒0.4米。7月9日3时15分,斧头湖水位达到23.94米,平保证水位,当日晚10时达24.01米。截至7月14日8时,斧头湖水位24.16米。

亲历2016、2020年两次湖泊防守工作的市水利和湖泊局副局长肖唐国介绍,当时堤身单薄,建设标准低,湖堤到处出现渗漏、脱坡、散浸等险情。大风一吹,就害怕有险情发生。而如今,巡堤查险、抢险救援工作的艰苦程度大大降低,风雨袭来,斧头湖依然安然无虞。

肖唐国介绍,通过3年补短板工程,斧头湖东湖围堤、向阳湖围堤和西凉湖西湖围堤加高培厚,宽度由原来的3-4米加宽到5米,极大提高了防洪能力,保护流域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通山县大畈镇长滩村石壁地水库,高山环抱中,一汪碧水绿如翡翠。加固后的大坝坝顶焕然一新,水雨情监测设备竖立在溢洪道边。“加固后的水库发挥了大作用,去年大旱我们有水吃,今年大汛又蓄了洪,山下250多村民旱涝都不怕了”长滩村女支书郭和清深有感触。

据了解,我市共有小型水库532座,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以来,在防洪、灌溉和供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前期建设标准低,大多水库出现大坝渗漏、输水设施损坏等安全隐患,从2016年起,我市将全市118座小水库纳入水利补短板工程,总投资1.18亿元,全部于2019年底完工。

今年入梅以来,我市先后遭遇7轮强降雨,累计雨量达844毫米,比往年偏多1.8倍。“截至7月9日有247座溢洪小水库,但目前小水库总体运行正常,没有发生较大险情”市水利和湖泊局局长刘中英介绍,目前小水库蓄水量达2.28亿立方米,比历史同期增加了31%,为后期群众生活和农业生产储备了充足水源。

Hash:813f2b62fa3536402e5a5fa93eb1716b75f42add

声明:此文由 香城都市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