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里是镇江新区最美、最有故事的古村落!历史沉淀下的过往惊艳了时光!
儒里村
RU LI
儒
里
出镇江新区,一路向东,
城市的繁华渐渐消失在道路两旁,
乡村公路旁,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田。
不同于江南村落的灰瓦白墙,
田地间低矮的灰色瓦房,
木门斑驳,偶尔有几位“荷箪食”的村妇,
让人似乎一下子穿越回了
那个只属于渔樵耕牧的年代。
这里是镇江最有故事的古村落——儒里村。
“儒里村”
《儒里村》
壹
最具内涵和特色的江南传统村落
儒里村社会文化底蕴丰厚;
“乡老”活跃,
凸显江南传统村落的“儒家风范”。
待到乡村公路转折成蜿蜒的乡间小道,
门户幽深的儒里古祠映入眼帘,
这时光倒流的感觉便分外强烈起来。
儒
里
儒里原是长江航道东移后留下的一片江滩沙地。 是南宋大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后裔在江苏最大的聚居地之一。这里现住朱姓居民4400多人,近二百年里,从这里迁往大江南北及海外的朱氏子孙不下千余人口。传说由乾隆题改“儒里”,取意:文公后裔居地,儒人之故里也 。
“落碗生根”
相传明朝初年,朝廷差官张贺和朱亨押解犯人到京城因耽误了差期,将遭杀头之罪。当时遇一算卦老人,老人对他们说:“你们一行已无回头路可走。往南属火,困难重重;往西属金,杀气重重;往北是江,水阻生路。只有往东属木,有活路。哪天碗掉下来的地方就是你们安家落户之地。”
当他们走到今天镇江新村姚桥镇儒里村这个地方的时候,看到一个人在塘边洗碗,碗不小心掉到塘中,怎么找也找不到。张贺和朱亨猛然想起路上算卦老人“落碗生根”的事情,于是,就放掉了犯人,在这里落了脚。
图片来源 | 梦溪论坛nyh8888 (开心小雪)
皇帝赐名“儒里”
张贺就是丹徒张氏的始祖“贺三公”。 之后,他在儒里夹沟安家,朱亨也在离此不远的儒里大街上落户,他成了丹徒朱氏的迁徙始祖“亨三公”。
张氏和朱氏在丹徒成家立业、繁衍生息,“圩里”是当时的原始地名。
一直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时,在圩里看到读书人如此之多,便提笔写下“儒里”。后人又将这“儒里”二字镌刻在寸头的券门之上,并将村名改称“儒里”。
儒里有着江南乡村特有的清雅娟秀
狭长的石板小路旁,蓬草丛生,
柔软的藤蔓攀附着低矮的灌木,
悄无声息地爬上农舍的砖墙。
有兴致的人家会在房前栽上两株月季或者凤仙,
覆着灰瓦、刷着白漆的农家小屋便因着那星星点点、
深深浅浅的红,变得格外秀雅。
贰
古村风韵
儒里古镇是朱熹嫡裔东迁最早抵达定居之地,
儒里的祖祖辈辈,长期受儒家文化思想熏陶、感染,
忠于祖国,忠于民族,持家以孝,尊老爱幼,
兄友弟恭,家庭和睦,居家如斯,
仁义博爱,社会和谐,乡风文明。
村内古民居,古建筑,古祠,广场,
亭榭,文化墙,为古镇添彩,
创建省级文明村、镇江市最美乡村,
更加焕发了古镇儒里新生机!
图片来源 |大港信息港“土人”/摄
这里尚存着江南古镇石板小街的风貌,
许多明清建筑具有粉墙黛瓦、
飞檐翘角、马头墙、木格窗、
有著名的省市文保单位“儒里古建筑群”,
号称“江南第一古祠”的朱祠驰名中外,
是国内保存完好的“朱子祠”之一。
转到儒里北街,就能看见前面的朱氏宗祠了。宗祠的南北券门上刻有“儒里”二字的匾额,南为石刻,北为砖雕,显示此地是“儒人故里”。
“儒里”券门题字
门前广场祠对面照壁,
自右往左,一共九幅,
完整记录了从祖先来此生根繁衍、
乾隆题字至今的故事。
图片来源 |沙漠玫瑰
朱熹别号“紫阳先生”,受封三品世袭五经博士,世代永袭爵位,子孙永沐皇恩。
传说在他出生前三日,故居老井的井口突然升腾蒸汽,出现彩虹,家人便认为是祥兆,家中定会出圣贤,后来,朱熹果真成为南宋集理学大成之圣人。 他主张通过学习、实践提高自身修养,学术思想对全世界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他家中的这口井后来被称为“虹井”。
图片来源 |沙漠玫瑰
步入瓦檐低垂的朱氏祠堂,
二进门楼上,
刻有“紫阳世泽”的牌匾,
墙上刻有百寿图。
中坊上书有“虹井流芳”以纪念朱氏先祖。
图片来源 |沙漠玫瑰
祠堂内,
与朱熹有关的印记俯拾皆是。
中厅祭堂里供奉的立像源自朱熹自画像;
两侧抱柱上的楹联则出自朱熹遗墨。
图片来源 |沙漠玫瑰
建立朱氏宗祠的先祖朱文通的牌位。
图片来源 |沙漠玫瑰
对于儒里人而言,
朱氏古祠维系着家乡与宗族的荣耀,
牵连着整个家族间的血脉亲缘;
对于镇江而言,
古祠是历史的证明与文化的印记
张祠“敦睦堂”
走出朱氏祠堂,穿过儒里老街,
池塘另一头,并排六扇黑漆木门,
门头的砖檐上雕着锦鲤游龙,
刷了蓝漆的石匾上刻着四个烫金大字:
“光前裕后”——这里便是被称为
“敦睦堂”的张氏祠堂。
图片来源 |大港信息港“土人”/摄
虽说祖上沾亲带故,
可没有朱熹这样地位尊崇的先祖,
敦睦堂到底不如朱氏祠堂那般声名远播。
但她也有她的骄傲!
清康熙三十九年,宰相张玉书到敦睦堂寻祖。张氏族长担心他位高权重,若他朝犯事必祸延九族,不敢收留。不想张玉书竟以宰相之尊,在祠堂前跪了三天三夜。
获准认祖归宗后,张玉书亲书“义门”匾一块,并送赠张祠一对雌雄石狮。如今,这对石狮仍旧守在敦睦堂的大门前,而“义门”匾亦被张氏族人郑而重之地保存起来。
跨进第一进仪门,
就见到明代兵部及礼部尚书
张玉书所书大大的“義门”牌匾。
据说当年张玉书写“義门”的“義”字时,有意将“義”字下面的“我”字少些了一撇,成了“找”。张玉书辞官回乡后要归入祠堂,但他的官位太大,族长不敢收留,张玉书在祠堂跪了三天,终于感动了族长而被接纳。他将“義”下面的“我”写成了“找”,意外落叶归根,找到回乡的路。
实际上,“敦睦堂”最特别的地方
是二进大天井风火墙,
采用瓦片做成鱼鳞片式,
墙脊上采用砖制斗拱。
雕有“吉祥如意”、“富贵牡丹”、
“福禄寿喜”、“龙凤呈祥”、
“百年好合”等图案,栩栩如生。
图片来源 |大港信息港“土人”/摄
敦睦堂“垂裕后昆”砖雕门楼
“垂裕后昆”砖雕门楼下枋“福禄寿”
正中字枋书“垂裕后昆”四字刚劲有力。张氏祖先讲“垂裕后昆”这句话书于中央大天井中,为的是世世代代、时时刻刻提醒子孙后代,张氏先贤们“以义制事,以礼制心”,为的就是给后世子孙留下功业和美德,这在历朝乡坊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敦睦堂”地处苏南宁镇地区,
有宁镇风格的青砖小瓦
却没有了徽派风格的马头墙,
其廊院中是典型徽派风格的。
这是一座集宁镇、徽派、
吴派风格为一体的乡土建筑,
其规模之大,艺术价值之高,
在江苏实属罕见。
“猴先生馆”——“弟子无白丁”
出了“敦睦堂”,
儒里街路口不远处,
就是“猴先生馆”。
明清时期,儒里学子勤耕苦读,进学为官者众多,与这里的名师教化甚为密切。私塾中名气最大者莫过于“猴先生”了,他有“弟子无白丁”之美誉。这位先生长得面瘦腮尖,目光炯炯,双手嶙峋如爪,典型的一副猴相,但他学识渊博,所教弟子无不取得功名。
当时他的弟子中,有一个天资特差,先生劝其退学,让其弃学从商,并书“甲乙堂”三字店号赠予他。学生问他以什么为业?猴先生让他顺其自然。
日后得知,这个学生确实天资太差,从商也不得法,没办法只好学做鞋手艺,后在儒里街上开皮匠店,挂上“甲乙堂”金字招牌。乡人见猴先生书牌挂于鞋店之门,都觉得莫名其妙。
后有学者来做鞋,见招牌大惊,大呼先生神机妙算!众人不解,他解释说:甲字,绱鞋锥也;乙字,切皮刀也。何其神似!先生早料学生将以此为业,真神算也!这家皮匠店子孙相传到现在已有六代,真可谓皮匠世家啊!
图片来源 |大港信息港“土人”/摄
明清时代,儒里朱氏子孙勤耕苦读,
进学为宦者其众,这与名师教化不无关系。
古塾师中名气最大者莫过于“猴子先生”了,
他有“弟子无白丁”之褒誉。
猴先生在此教书多年,足不出馆。某年元宵节苏州大放花灯,东家邀先生同游。因族长盛情难却,遂勉强应允曰:随去随归,不作留连,一切由猴某安排。
晚宴后,两人上路,先生嘱东家双手牵牢其长袍后摆,无论出现何种异常情况,均不可松手!如是越走越快,脚下生风,星云飞驰,顷刻之间便至苏州上空矣。
宾东畅游灯市,至四更复返儒里。东家一直心疑手握之长袍后襟酷似猴子尾巴,又不敢动问。不日果有二公差至,以铁练将猴锁走,言是张天师后园看门之猴精走失下界。众弟子泣送至桥渡口,跪求免其刑枷。先生在此坐馆多年,所教弟子无有白丁,确实有功而无过也。公差以为言之成理,遂解枷登舟而去。
此乃后人传奇之说,当不足信。笔者推测:此人姓侯,系京官士子,也许为奸臣陷害,罹难避入乡村书馆。苏州一行终露马脚,以致捕快跟踪,重陷囹圄。
旌表故儒朱敏表妻王氏之坊
其实,儒里的一切确实是那样的温文尔雅。
走在大街上,不经意间就能碰到
滔滔不绝讲述历史的学者型村人。
街边矗立的“旌表故儒朱敏表妻王氏之坊”,
能带回长期自觉才能支撑的信念。
旌表故儒朱敏表妻王氏之坊
叁
儒里美味
儒里隶属镇江姚桥镇,
镇江的大路、姚桥、大港一带,
傍依滔滔长江,背靠巍巍圌山,
山川秀丽,物产丰饶,
食馔精美,人们习惯上称此地为“东乡”。
图片来源 |大港信息港“土人”/摄
东乡一带开店卖羊肉的很多,
每年立冬后,
镇江东乡百十里开阔的乡间,
家家宰羊,村村飘香。
羊肉店顾客盈门,香飘十里。
来此品尝的人,不仅有本地的,
而且更有不少外地客慕名驱车而来。
数百年来,东乡羊肉兴旺不衰。
传说有一孤苦无依的寡妇,平日里靠养两只羊为伴,即使外出讨饭也牵着。有天,寡妇被一个流氓当众调戏,回家后便要上吊。此时,羊叫了起来。她想自己死了,羊也没人喂了,不如杀掉,饱吃一顿再去见阎王吧。
于是把羊宰了,边烧边哭,不知烧了多长时间,把个羊肉烧得肉烂骨酥,喷香扑鼻。可就一点儿食欲也没有,想想羊平时和自己形影不离,不忍心吃,又去上吊。
被一云游和尚看见,和尚忙喊来邻众,救活寡妇,左劝右导,切勿轻生。寡妇为感谢大家,就将锅里的羊肉盛出来招待大家。大伙儿不吃便罢,越吃越要吃,把一锅羊肉吃得精光。
众人劝寡妇不如开个羊肉店,不愁日子难过。羊肉店开张后,生意兴隆,羊肉越烧越好吃,名气越来越大。
东乡全羊席,肥嫩可口,油而不腻,
并不属清真菜之列,而自成一格。
东乡羊肉,每年吸引着
众多乡里乡外的食客,争相饱啖。
图片来源 |大港信息港“土人”/摄
几百年后的今天,
镇江人又在这片土地上
建起了十里长山大学城,
这里将迎来更多的孺子后人。
看来,当年乾隆皇帝
在恩赐“儒里”这个地名的时,
还赋予了它在当代更现实的意义。
(链接)
(链接)
(链接)
(链接)
(链接)
联系我们
素材来源:文旅镇江
编辑丨小焕 主编丨洪溪小子 审核丨红尘摆渡人
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Hello
Hash:f1a3ce3641ae1da443721683007091b498f40391
声明:此文由 大港信息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