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母亲坟墓有两口造型独特的水井,竟包含着如此多的深意!

众所周知,蒋介石是基督教信徒,之所以如此,则是受到了宋美龄的影响,因为宋美龄是一个基督教徒,其实不光是她,民国四大家族之首的宋氏家族,全家人都是基督教徒。

蒋介石晚年曾在日记中写道:“如果没有信仰,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我不知道怎么坚持下来,”这段最艰难的时期,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段时间指的是1940年。

这一年日本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日本政府要求苏联撤回所有援华物资,包括援助的空军部队,除了苏联背信弃义之外,美国也开始落井下石,断绝了中国的军事援助。

内忧外患之下的蒋介石,在那个时间可以说是最无助最迷茫的,其子蒋经国曾言:“我每晚都会听见父亲嘶哑的吼叫声!”

除了信仰带给他力量之外,蒋介石生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蒋介石曾言:“我对父亲没有一点印象,我是我的母亲把我抚养成人,为了让我有出息,母亲含辛茹苦把我养大,我怎能让母亲失望。”

所以在蒋介石的办公室,始终都挂着两幅画像,第一幅是蒋介石生母王采玉,第二幅则是耶和华,一直到死,蒋介石办公室的这两幅都没有动过。

蒋母王采玉死后,蒋介石更是哀痛欲绝,多次梦母,“醒后,犹余哭泣声”,“念母无已”,表示“母果有灵,儿愿随侍地下也”。

由于强烈的恋母情结,蒋介石不愿让父母合葬,加之母亲生前遗嘱,蒋介石便亲自为母亲挑选墓地,前后多达10次以上,后来迫于孙中山的催促,才回到广州,但他到上海后,又因为担心连日大雨,母亲棺椁被淹,又返回溪口

母亲的死亡,也令蒋介石精神崩溃,自觉孤苦,在日记中,蒋介石这样写道:

1919年10月16日:“余自抵日本来,屡梦母亲疼爱情状。昨晚竟以呼元元之声惊醒,不禁抚然久之……”

1920年3月1日:“……至午后三点半钟,母亲即趁轮归甬,余不能送行。此别虽有依依之状,不若前几次之怆伤也……别后,在寓庐独自纳闷,含泪思亲……”

1921年7月2日:“……悄念母亲爱儿之真切,非第二人所能仿佛,而今不可复得矣。”

1921年7月20日:“……回念母亲,感泣不可抑,如母在,岂至于此呜呼,母其可亡乎。”

1923年8月15日:“……今日对两儿及家人,时时有依依不舍之心,甚至暗地吞泪,如十三龄出外就傅时恋母之状一般……”

蒋介石作为国民党的最高领袖,却始终惦记着一个地方,那就是他的家乡浙江奉化溪口。他之所以会对此地情有独钟,除了是自己的故乡以外,还有一层深刻的含义,就是因为这里葬着自己最深爱的一个女人,那就是他的母亲。

他从小就是跟自己的母亲,一起生活在一起的,两人早就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作为孝子的他,不管是遭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总是会不定期的来到这里,陪伴自己的母亲。等母亲去世以后,不管他身在何处,是否有空,他总会在清明的时候,准时出现这这里,祭拜自己已去世的母亲,可见蒋介石与母亲的感情非常深。

他为了给予母亲最好的栖身之地,特意请来一位风水大师,乘坐飞机在此山的上空,一直进行着最终的确认。这才会将他母亲,藏于这座像极了弥勒佛的肚脐眼之中。而之所以会这样做,就是因为他母亲在生前,对佛教十分的信服,他希望自己的母亲,在死后还可以继续做喜欢的事情。

而在墓地的附近,你会看到两口造型独特的水井,它们一口是四方造型,另一口则是圆形的水井,因此被人们称作是方圆井。毕竟在中国所讲究,天方地圆这一说法,除了可以供人饮用之外,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代表着女性的运势。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前夕,最后一次前往母亲坟地祭拜,在坟前蒋介石的道:“5年之内,我会回来的。”没想到的是,这一去再也没有回来。

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一件让蒋介石震怒的事情,蒋介石母亲王采玉的坟墓被人挖了,时间是1968年。

一伙人挖开王采玉坟墓之后,却惊讶的发现墓地四个角分别用4个粗重的铜环吊着棺材的四个角,也就是说王采玉的棺材是悬空的,吓的众人不敢在挖,最后愣是在走之前,对着墓地磕了响头。

关于蒋介石母亲棺材不落地之事,有专家曾指出,之所以不落地,是奉化当地土葬习俗,是为了防止潮气的入侵把棺材板给腐化,如此才让棺材悬空,并不是众人所想的那样。

Hash:e9bb89961d69fd950241ecbb10bf4419d8989d99

声明:此文由 文坛走笔2020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