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 | 响彻八闽的第一枪

1928年3月8日,在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和中共平和临时县委的领导下,平和县农民武装永定广东饶平大埔等地农民武装的配合下,高举武装暴动的大旗,一举攻占县城九峰镇,打响了福建省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拉开了“福建工农自动夺取政权的第一幕”。

《红色记忆》带您走进平和暴动纪念馆,了解福建工农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枪

在平和县长乐乡联三村,由花岗岩镶嵌而成的,高10米的“平和暴动烈士纪念碑”,耸立在青山之间,纪念碑主体碑文为毛泽东书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座左侧有“平和暴动的革命烈士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共产主义运动英勇奋斗而牺牲的革命精神永留人间”题词。碑身上朱积垒、朱思、陈彩芹等名字清晰可见。

平和暴动烈士纪念碑

而与纪念碑相隔数百米的长乐乡下坪村,就是平和暴动纪念馆,纪念馆原址是罗家祠堂,又名下书斋。

平和暴动纪念馆

1926年秋,朱积垒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结业返回家乡平和后,利用陈彩芹在私塾教书的关系,在书斋开办夜校,传播马列主义思想,培养农民骨干、秘密发展党员。1926年12月,成立了中共平和支部。

平和暴动纪念馆讲解员罗燕军:那时朱积垒刚回来,召集了他小学、中学、集美师范学校读书的同窗好友,广招新朋友开展工农运动,派这些同学深入长乐、秀峰、洋半天、崎岭还有九峰,创办平民学校,宣传革命理论,开展工农革命运动。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革命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中共平和支部机关在县城九峰镇周围无法继续开展工作,便搬至长乐乡下坪村。9月,在下坪村召开平和县农民协会成立大会,中共闽南特委委员朱积垒当选为会长兼军事股长,同时成立中共平和临时县委,朱积垒任书记,平和革命中心转移至下坪村。

中共平和临时县委旧址

1928年2月下旬,中共平和县临委为了响应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决定实施武装暴动,成立了以朱积垒为总指挥、罗育才为副总指挥的暴动委员会,同时成立“福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一团”。

暴动誓师大会旧址(福庆堂前大草坪

3月8日,中共平和县临委和暴动委员会率领福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一团10个大队,以及来援的饶平、永定、大埔三县农军共1000多人,举行武装暴动。队伍兵分3路攻占平和县城九峰镇,打响了八闽第一枪,救出被捕的农友,焚烧县衙、监狱,并没收反动豪绅的财产分给农民。暴动用行动诠释自己的信念,用鲜血写就后人的记忆,标志着福建省党组织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新时期的开始。

平和暴动宣传口号标语

罗燕军:1928年3月,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共青团省委在平和暴动宣传大纲里面就指出,平和暴动是福建土地革命的先声,是福建农民自动夺取政权的第一幕。

平和暴动纪念馆

暴动当天下午,敌人进行疯狂反扑。暴动起义军虽然奋起抗击,但因土枪、鸟铳被雨淋湿大多打不响,加上朱积垒在追击敌人时负伤,队伍人心浮动,难以继续战斗。中共平和县临委和暴动委员会为了保存农军有生力量,决定主动放弃县城,将队伍撤回长乐,转入平和西北山区开展艰苦卓绝的长期游击战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朱积垒生前用过的左轮手枪

罗燕军:1928年平和暴动之后,平和县的暴动革命烈火就熊熊燃烧。到7月份的时候,县委召开会议,取消农民协会建立乡苏维埃政权,福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一团按照红军的编制,整编为工农红军平和县独立营和特务营,在1929年2月份的时候就成立了福建省第一个县级红色革命政权,当时叫平和县革命委员会,率先形成了福建省工农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了。

平和暴动由于历史条件限制,虽然未能完全达到预期目的,但它的影响是深远的。正如当时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所指出的:平和暴动是“整个中国革命潮流的一支”,“土地革命在福建开始的信号”。

(图片提供:刘丽芬)

源自:中共漳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漳州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0596-2595655),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ash:e91c304c3c1780600097059b5613db56b08966c4

声明:此文由 漳州档案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