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这里藏着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清真寺!背后有太多故事……
2021
刺桐藏宝图
寻 宝 宋 元 泉 州
第十站 清净寺
宝
藏
名
片
上矩形
泉州清净寺建于公元1009年(回历400年),历代屡有修缮,其建筑风格体现了海洋贸易为泉州带来的人群汇聚和文化共存,极大地丰富了国家口岸城市的城市面貌和文化内涵。
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院之一,清净寺是宋元时期远跨重洋来泉州经商的波斯、阿拉伯等地穆斯林商人及其族群的珍稀物证。它见证了10至14世纪泉州海洋贸易繁荣时期,中国与阿拉伯地区间密切的经济与文化交流,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多元社群的代表性遗产要素。
第十站 清净寺
清真夕照映刺桐
公元1009年,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客居泉州的阿拉伯穆斯林出资,仿照中世纪阿拉伯地区清真寺的风格,在古城南墙外、沿着护城河,建造了一座名为“艾苏哈卜寺”的清真寺,成为泉州穆斯林心目中“最古老、悠久、吉祥的礼拜寺”。
奉天坦
寺院建造之地,是彼时泉州城中外国人的主要聚居区。远涉重洋来到泉州营商的大批穆斯林商人,沿袭“围寺而居”的传统,围绕清真寺聚族而居,甚至形成独特的“穆斯林社区”。
在长达数百年时间里,穆斯林们在环城遍植刺桐的古城自由地经商、传教、生活,并介入诸多重大的社会事务,深度参与泉州的海上贸易,成为古泉州繁荣的重要支撑;他们与当地汉人通婚,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演绎全新的家族故事,走出不少名流巨商;他们修建六七座清真寺,在融入地方文化的同时,也维系着自己固有文化的传统。
跨越千年,这个伊斯兰教在泉州的古老印迹,至今依然壮观地屹立于泉州涂门街中段,俯瞰车水马龙的芸芸众生。而作为泉州文化遗产最丰富的古街之一,涂门街从西往东,分别坐落着代表儒家文化的府文庙、代表伊斯兰文化的清净寺,以及民间信仰的重要代表关帝庙……多种宗教信仰和谐共处于一条街道上,泉州文化的包容融合与多元性可见一斑。
迈进新时代,清净寺不仅留存着伊斯兰最古老文字石刻、宋代“出水莲花大香炉”等诸多惊艳的历史宝藏,而且以其特有的文物价值续写了新的历史传奇——于1961年被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世纪90年代入选“中国十大名寺”,也是唯一入选的伊斯兰教清真寺,还以“清真夕照”入选已故泉籍著名国画家李硕卿的《泉州八景》。
如今,居住在清净寺周边的穆斯林,依然传承着伊斯兰风俗习惯,吸引众多国内外穆斯林前来探访。而留存下来的砖石碑刻,经历风雨,穿越时空,以瑰宝的姿态,站在我们面前,把海上丝绸之路和泉州故事向人们娓娓道来。
远涉重洋蕃商访名城
屹立千载古寺说繁华
清净寺外观
PART ONE
记者见闻
中国现存最古老清真寺
见证中阿文化交流
原型穹顶拱门
红日西沉,一抹余晖洒落清净寺前的广场,绚丽云彩让寺楼披上霞装,衬得整座古寺秀丽祥和。泉州涂门街中段这一幕,人称“清真夕照”,位列“泉州八景”之一,是一代又一代泉州人心中的珍藏。
长方形的寺门,尖拱形的门楼,诞生于北宋的清净寺,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异域风情。踏入门楼,眼前四道高大的尖拱门逐层内凹,给人一种纵深之感。用花岗岩和辉绿岩砌成的门楼,在国内颇为少见。
穿过门楼,尖券门上方,是寺内最重要的两行阿拉伯碑文。碑文告诉来者:这座清净寺始建于1009年,是当地第一座礼拜寺;1310年,来自波斯设拉子的穆斯林重修了寺院,所以其风格受到波斯设拉子当地清真寺的影响,如今呈现在世人眼前的,正是重修后的遗存。
清净寺内还有奉天坛和明善堂,呈现出鲜明的西亚伊斯兰教寺院特征。门楼屋顶的望月台,是古时阿訇登临望月,决定开斋日期的所在;奉天坛内,沧桑的石墙上雕有《古兰经》文字;建于1567年的明善堂,是较小规模穆斯林礼拜的场所,也是管理场所。
明善堂
寺院内,有两方重要碑刻,一方是元代的“重立清净寺碑”,另一方是明代的“重修清净寺碑记”。碑刻描述了伊斯兰教从海路传入泉州,在泉州兴盛和建寺的情况,是中国伊斯兰教寺院中可考的最早汉字碑记,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还有宋代“出水莲花大香炉”,以及明成祖颁布的《敕谕碑》……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院之一,清净寺里既留存着泉州海上贸易的发展印记,又刻写着泉州伊斯兰宗教文化的历史缩影,更折射出中阿文化交流的绚烂篇章。
泉州清净寺展示中心
PART TWO
专家讲述
宋元泉州穆斯林商人
参与推动亚洲海洋贸易
1000年前,丝绸流彩、词赋满江的大宋王朝政治开明、经济繁荣。彼时,襟江带海的泉州,海外贸易空前发展,大量阿拉伯、波斯、中亚的穆斯林,沿着海路来到泉州、扎根泉州,修建的清真寺多达六七座。泉州清净寺,便是穆斯林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院之一。
如今,清净寺里,一方方阿拉伯文碑刻,讲述着难以忘却的动人历史。“这是一段因‘海丝’而结缘、见证名城古港商贸辉煌的故事,在这里可以重温泉州的海丝荣光。”在清净寺管委会主任黄文锵看来,清净寺见证了10至14世纪泉州海洋交通繁盛、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历史,证实宋元时期泉州穆斯林商人及其族群是亚洲海洋贸易的主要参与者。
门楼后墙上有两行阿拉伯文石刻
1
蕃商聚居刺桐城
建六七座清真寺
“伊斯兰教传入泉州可以追溯至唐代,到了宋元时期,许多穆斯林乘船抵达泉州……”在黄文锵的讲述下,一个古代泉州“穆斯林特区”的繁荣景象犹在眼前。
伊斯兰式石墓盖
宋元时期,泉州以“刺桐城”之名饮誉世界,在阿拉伯文、波斯文中则被称为“宰桐城”。当时,数以万计的外国人慕名而来,外国海商之佼佼者首推穆斯林,他们不畏艰险,运来名贵的香料、药材,载去精美的丝绸、瓷器。
大量穆斯林选择留了下来,他们在这个开放而富庶的国际大都会,经商、传教和生活。盛名远扬的东方大港,成为他们在远东最大的商业据点和聚居地。明代诗人宗泐在《清源洞图》中,就曾用“缠头赤脚半番商,大舶高樯多海宝”,夸张地形容泉州穆斯林商人数量。“当时的穆斯林多达10万人,他们聚居在‘蕃坊’。”黄文锵介绍,蕃坊就是官方划定的外国人聚居地,泉州的蕃坊在南门一带,蕃坊还办了蕃学。
而即使身处异国他乡,穆斯林们也把建造清真寺的传统带到当地。1009年,北宋时期客居泉州的阿拉伯穆斯林出资,建造了泉州清净寺,满足众多穆斯林礼拜宗教活动的需求。而从《重立清净寺碑》的记载来看,到元代1350年,泉州已有六七座清真寺。
据记载,泉州清净寺修建之初位于城外,随着12-13世纪外商聚居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向南拓展,也就将清净寺纳入城中。由此来看,清净寺是宋元泉州外商聚居区的珍贵遗存,是商业性城区的重要地标,体现了宋元国家口岸城市独特的融合、发展过程。
2
造像姿态
扩建新礼拜堂
再续“海丝”前缘
沿袭传统,在泉州的穆斯林围绕清净寺聚族而居,尤以黄、马、夏等姓氏最为集中。他们有的与当地汉人通婚,建立家庭,繁衍后代;有的从事海外贸易,成了财富惊人的巨商;有的还当上中国朝廷的高官,为一方权贵。他们是泉州这座港口城市数百年繁荣的重要支撑。
明清以来,战乱等多重因素使然,许多外国侨民纷纷离去,定居下来的穆斯林后裔繁衍生息,在泉州各乡村形成聚居区。据泉州海交馆伊斯兰文化陈列馆的展览显示,明清以后,穆斯林后裔形成的聚居区,尤以永春县达埔镇蒲氏、陈埭丁氏、惠安百崎(奇)郭氏最为世人所熟知。他们中走出不少精英,如曾任泉州市舶司提举的蒲寿庚、清末军事火器科学家丁拱辰等,在历史上留下闪光篇章。
礼拜堂
改变在悄悄发生着。虽然在岁月变迁中,其余几座清真寺已踪迹难觅,但至今矗立于泉州街头的清净寺,自1984年作为史迹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已迎来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参观访问,为发展中外友好关系,发挥了桥梁作用。1991年2月,清净寺迎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对清净寺赞不绝口;2004年11月,一代武侠宗师金庸先生在参观清净寺后,欣然提笔留下墨宝:“朝觐中国第一名寺泉州古清净寺不胜幸运”。
上世纪2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大批宋元时期的伊斯兰教墓葬、石刻被发现,其数量之多,为国内之冠。如今,它们中的大部分被收藏于泉州海交馆。这些镌刻着逝者姓名、籍贯等信息的墓葬石刻,成为探寻泉州与阿拉伯世界交往的重要实物凭证。
千年梦回,“海丝”前缘在新世纪得以续写。2009年10月,由阿曼国王捐资,清净寺扩建新礼拜堂正式落成,为清净寺建寺1000周年献上贺礼,更成为中阿两地人民友谊的新见证。
PART THREE
护遗者说
视如珍宝
官方民间齐心护遗
清净寺宛若一颗具有异域风情的璀璨明珠,点缀于泉州涂门街闽南传统建筑群中,被泉州民众珍而视之。自建寺以来,清净寺的保护与修缮,得到历代地方政府、寺中教友的广泛参与,当然也离不开泉州民众的执着与努力。泉州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清净寺管委会主任黄文锵,一家三代守护清净寺的故事,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黄文锵
“我们的祖先就是宋元时期来到泉州的阿拉伯人。”自黄文锵的祖父起,他们一家三代人就生活在清净寺里,也守护着清净寺。他的父亲黄秋润是首任泉州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清净寺管委会主任,曾接待众多外宾及慕名而来的难以计数的穆斯林。
出生于清净寺的黄文锵,对寺内一草一木、一碑一刻熟稔于心。自孩童时代起,他亲历清净寺的考古、征迁和保护,成年后接下父亲黄秋润的担子,守护、讲解,让更多人了解清净寺。“我这一辈子,与清净寺结下了不解之缘。”黄文锵笑着说。
20世纪80年代,迁出清净寺后,黄文锵如今的居住地与寺院仅一墙之隔。每日,他徘徊在寺内,巡查那屹立千年的石墙和一方方石刻。“石壁上刻着《古兰经》的文字,这在全国十分罕见”,“以前这样的古井约有十口,主要用于穆斯林礼拜前净身沐浴”……在黄文锵的讲述下,千年前阿拉伯人跨海而来,在泉聚集而居、行销经商、兴建寺院的历史生动了起来。这样的讲述与推介,他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回,也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与珍视,才使得清净寺的建筑及文物历久弥新。
PART FOUR
相关链接
文物大事记
●1919年,唐柯三捐资修缮礼拜殿。
●1944年,葛笃庆、金明增捐资修缮门楼月台。
●1953年,修缮清净寺、恢复明善堂。
●1961年,经国务院公布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3-1984年,维修明善堂、祝圣亭,新建小型展览馆。
●1998年,约旦哈哲夫夫妇出资修建明善堂、祝圣亭。
●2002年,重修寺门楼、东侧围墙。
●2008年,由阿曼苏丹国王全额捐资,添建新礼拜堂。
【敕谕碑】
碑文记载:“今特授尔以敕谕护持,所在官员军民一应人等,毋得慢侮欺凌,敢有故违朕命慢侮欺凌者,以罪罪之”,要求各地官员、军民不得怠慢欺凌穆斯林,违者治罪。原来,14世纪末期,泉州地区由于战乱,伊斯兰教寺院荒废,穆斯林的朝拜活动受到影响。15世纪初期,明朝皇帝颁布圣旨来保护穆斯林及其寺院,由此穆斯林后裔在泉州得到延续。
【重修清净寺碑记】
碑文记载:“今万历三十五年,地大震,暴风淫雨而楼栋飘摇,倾圮日甚,住持夏日禹率父老子弟请余修之……时丁君哲初,以吏部郎请给里居,与余谋佥同,于是始事。”
石碑系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李光缙所撰,记录了当时修缮艾苏哈卜寺的经过。碑文中提到“楼峙文庙青龙之左角,有上下层,以西向为尊”,同时还提及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十二月、二十四气等中国传统观念,可以看出当时传统士大夫对于外来文化,也会用中国文化加以解释。
【重立清净寺碑】
石碑由吴鉴撰于元至正十年(1350年),属南门清净寺旧物。后因寺毁,被移置涂门街艾苏哈卜寺,现碑为正德二年(1507年)重刻。
来源:东南早报
记者:张素萍 许钹钹 王柏峰
手绘图:樊云均
编辑:麦彬彬
点和
为泉州宝藏点赞!
Hash:d764b257bef9f88f4597833e65690335df5ba63b
声明:此文由 东南早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