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百岁夫妻的“百年好合”

同为102岁的孙善明夫妇携手走过84个春秋

一对百岁夫妻的“百年好合”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这句耳熟能详的歌词向来被奉为歌颂爱情的经典,而夏邑县一对百岁夫妻相濡以沫的漫漫人生路,令人好生羡慕。

4月12日,“百岁人家感党恩”报道组一行来到夏邑县杨集镇矬楼村。在麦田与绿树环绕的一处小院里,记者见到了百岁老人孙善明、孙张氏夫妇,他们也是夏邑县目前唯一一对百岁夫妻。

孙善明、孙张氏夫妇近照。记者 韩 丰 摄

两位老人都出生于五四运动爆发的1919年,今年102岁。这对已经携手走过84个春秋的百岁夫妻,共育有四男三女,如今已是四世同堂,全家老少70余人。

“过上了好日子红红火火,赶上了好时代喜乐年华……”采访刚开始没多久,一阵悦耳的手机铃声就从老奶奶的上衣口袋里传了出来。

老奶奶颤巍巍地把手机从口袋里掏了出来,扯着嗓门说:“上级党过来给俺照照片呢,等会再说!”打电话过来的是老人的外孙女,从小跟着老人长大,今天要过来给老人送一些新鲜蔬菜

这部手机已经是老奶奶的第二部手机了。7年前,老人的外孙女给老人买了第一部手机。“那部手机声音有点小。”三儿媳杨秀英说,看到老人学会使用手机,家里人都很高兴,有事没事的经常给老人打电话联络。随后孙女又给老人买了一部声音更大、信号更强的彩屏手机。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俺爹娘就是俺家的两个宝贝。”杨秀英得意地说,“别人也经常说,真羡慕我们一家,家庭和睦,子女孝顺。”

孙善明、孙张氏夫妇相互扶持着在村里散步。记者 韩 丰 摄

“老两口在这里生活30年了。3年前房屋有点受损,政府出资重新修整了。他俩喜欢住在这里,空气好,环境好,平时这儿还是个‘人场’,村里男女老少都爱来这里闲坐聊天,老人不寂寞。”三儿子孙书伟说。

从旧社会到新中国,老人更是说不完的感慨。孙善明记忆中最深刻的是:他十几岁时,日本人从村里路过,吓得他整日整夜睡不着觉,东奔西跑。刚结婚几个月,他就被国民党部队抓壮丁抓走了。“是解放军把我送回来的,他们对我们真好,给吃的给喝的。”孙善明回忆说。而孙张氏觉得最难熬的是自己干活受过的苦,成天忍饥挨饿,天寒地冻时也得在地里洗红薯,导致双手现在还经常疼痛。

因为家里孩子多,为了能多挣点钱换食物,孙张氏在家烙烙馍爬到火车上去叫卖。孙善明拉着小拖车去接送人,不管刮风下雨还是漫天大雪。

上世纪六十年代,两位老人把大儿子送去部队参军。很多年后,他们才知道大儿子是在新疆当兵,并参与了当年原子弹试验,为国家立了功。部队转业复员后,大儿子被分配到开封工作,吃上了商品粮,也成了全家第一个到外地工作的人。

1981年村里开始分地,家里每人分到了一亩多地。“那时候一亩地小麦的产量也就百十斤,跟现在的产量比差远了。”孙书伟说。随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日子越来越好过了,人们挣钱的门路多了、出路也多了,老人们的儿孙一部分考学就业,一部分到南方打工。“我们现在年龄大了,还要照顾父母,不能出去。”孙书伟在村口开了一家小超市,平时还给人修自行车,“现在种地还有补助,俺两口子的钱够花。”孙书伟知足地说。

孙善明、孙张氏夫妇幸福地品尝着甜蜜的蛋糕。记者 韩 丰 摄

“以前连个胡萝卜都难买到,现在好面馍(白面馍)、包子、糖糕想吃啥买啥,去超市吃多少买多少。”孙张氏满足地说。虽然她行动稍微有些迟缓,但是思路清晰、反应敏捷,记忆力非常好。每个月发放百岁老人补贴、低保补贴等款项时,她都记得清清楚楚,会喊着孩子们拉他们去取钱。

对于现在的生活,老人很满足。除了每月千余元的各项补贴外,他们还享受合作医疗、大病医疗,以及签约医生上门服务、每月定期体检等。“现在,最该感谢的就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哪来的好生活。感谢共产党照顾我们,要啥有啥的日子,全凭党的关怀。”老奶奶心情激动地说。

今年正月,两位老人还先后做了白内障手术,恢复光明的他们开心的像个孩子,老奶奶高兴地说:“现在活得更有劲了!”

记者向两位老人讨教婚姻保鲜的秘诀,老奶奶哈哈大笑:“老头子爱吵架,我不理他!”老爷爷接过话茬说:“吵架就是说话,好日子该吵吵、该过过。”

一对夫妻,两位百岁老人,生动地演绎着“百年好合”。他们以幸福长寿成为“中国长寿之乡”——夏邑的最好代言人。

“新闻1+1”

孙善明、孙张氏夫妇的长寿之道

孙善明、孙张氏夫妇均生于1919年,两位老人目前行动稍有迟缓,但是思路清晰、反应敏捷。

遗传基因:家族有长寿史。

生活饮食:两位老人生活非常规律,晚上7点多睡觉,早上6点钟起床。一天三顿按时按点,一顿都不落下。每天早上7点多吃饭,中午11点多吃饭,下午5点多吃饭。孙善明爱吃肉,爱吃红烧肉、肘子,孙张氏不吃油多的菜,爱吃蒸菜。平时吃饭两个人都爱吃菜,不挑食,特别喜欢喝粥。儿媳妇经常用红薯、蜜枣苹果、豌豆、大米等给他们熬粥,每天早上一碗、中午一碗,晚上吃得少,就喝点豆奶粉、吃点饼干。

社会因素:子女孝顺,家庭和谐。现在医疗条件好,有病就能及时就诊。从老人家里出来就是一望无际的庄稼地,视野开阔,空气清新。老人喜欢热闹,自家院子就是村里的“人场”,男女老少都爱来这里闲坐聊天。

心态处事:孙善明老人性子急躁,爱和老伴吵架。而孙张氏老人却是出了名的好脾气。虽然他们有时爱抬杠,但是从不放在心上。他们也都不多操心子孙的事。(王正阳

来源:商丘日报

记者 孙克东 王正阳 韩 丰

编辑:小 图

Hash:ffff8c7d75f36a4ea8fcb5291d59f7570edc028f

声明:此文由 商丘日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