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校园 | 第二场慈善历史文化古村导赏

慈善历史文化古村导赏

进校园系列 | 10.26

2019年10月26日,顺德历史文化保育协会举行了第二场慈善历史文化古村导赏活动,带领学生参观伦教羊额村以及杏坛古朗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地带领孩子们走城读史,感受无处不在的慈善历史文化。诚愿学生经过此次活动,不但了解一条古村,而且学会如何“读”一座城。

01

第一站:伦教羊额·中西的碰撞

首先我们去了何公祠,原本何氏宗族的聚集地,现在也有了新的功能——地方康乐中心。祠堂挂着羊额八景,将旧时羊额的生活景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再者,我们转至鸣石花园。在鸣石花园中,我们处处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导赏员坤叔给我们介绍了这批极富特色的建筑,前面是巴洛特式的豪华大气的拱门,后面是古朴的八角古亭——思母亭。坤叔说,这批建筑在2000年之际进行修缮,坚持的就是以原有材料为主,所以现在大家可以在建筑的细节上看到更多历史的痕迹。

然后,我们体验了传统的舞狮活动,在这里除了看表演之外还有有趣的实操体验。有的学生与舞狮的小朋友“同台竞技”,有的学生尝试基础的鼓点节奏,有的学生在观摩佛山狮与江门狮的不同。

02

第二站:杏坛古朗·朋辈的传承

古朗村已有七百年历史,于宋末元初开村,鼎盛时期有万余人口。直到现在,清代的古朗八景:青云起凤、西河洗浴、沙溪分流、飞舟引龙、二角孖松、碧波玲珑、跨鳌映月、永安芙蓉,还被人津津乐道。即使时代在变化,但美景依旧。参观杏坛古朗村给我们留下最深印象的便是这些小红身影——年轻的志愿者们。他们自信得体的站在历史的景点旁,将文物的故事娓娓道来。

百岁牌坊

2019/10/26

百岁坊是纪念老人百岁之龄而建的。古朗村是顺德著名的“长寿之乡”。

在看完百岁坊后,我们参观了古朗现存最大的祠堂——漱南伍公馆。现今,这一祠堂的墙壁上挂满了各种文字与历史景点的简介。这些图文静静地诉说着古朗村落的历史故事。在明清543年间,许多祠堂已经逐渐消失。漱南伍公馆曾当过礼堂、大跃进时期的农中,每一块坚实的砖墙都留下了历史的种种痕迹。而如今,祠堂作为重要历史的载体,也体现了从古到今宗族捐资提供公共服务的慈善传统。

此次活动把学生带入顺德本土慈善历史文化环境中,让孩子们走出校园,亲近慈善历史古迹,增强孩子们对顺德慈善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也要孩子们看到更多的同龄人在用不同的方式保育历史文化,无论是作为传承者的学习舞狮的孩子还是作为传播者进行宣讲的义工,历史保育正在进行中。

主办单位

鸣谢单位

伦教鸣石花园

可閒何公祠——何氏宗亲会

羊额醒狮基地——羊额国术龙狮团

伦教街道星光社工服务中心

古朗村委会、古朗村团支部导赏队伍

锐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佛山市慈善会、佛山市民政局

鸣谢人员

何氏宗亲会常务理事——何远德(德叔)

鸣石花园管理员——梁应坤(坤叔)

羊额国术龙狮团总监——关家文(文哥)

最后感谢翁祐中学与顺峰中学师生的支持与配合!

THE

END

文案 | 婉珍

排版 | 婉珍

图源 | 顺德历史文化保育协会

Hash:d29ec38ce293633f5ab4343274692c989595da5d

声明:此文由 我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