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水:归来11载,仍然看不够家乡

时光荏苒,马龙水回到家乡11年了。

这位91岁的台湾退役老兵,对家乡高唐县平镇的一切似乎还是“看不够”。只要天气晴好,他便让侄子马玉柱用电动三轮车载着他出去转一圈。在台湾生活了近60年,家乡的变化让马龙水感到惊喜,连房前屋后的一棵小草似乎都能勾起他长长的回忆。

千里一线牵

亲人重逢情满怀

1989年8月的一天傍晚,黑龙江黑河逊克县边疆镇新丰村,从台湾来大陆探亲的马龙水见到了阔别43年的兄弟马龙桥,兄弟俩抱头痛哭。记忆里生龙活虎的兄弟,现如今已是两鬓斑白的迟暮老人。韶华易逝、岁月倥偬,血浓于水的亲情像是一条绵延不绝的纽带,终于把两个人又连到一起。

1946年,20岁的马龙水参军入伍,后来随国民党军队撤退台湾。部队重新编整后,马龙水继续在部队服役,一直到1975年退伍。由于结婚较晚,马龙水和妻子蔡杏娘膝下无儿女。而随着年纪增长,马龙水对大陆故土的思念之情愈发浓烈。1988年,马龙水写的一封寻亲信件被寄到了高唐县清平镇马庄村。此时,马龙水的亲人已经举家迁往黑龙江。在马庄村几名老人的帮助下,这封信件被转寄黑龙江。

马龙桥收到信件后激动万分。40多年了,家人都以为马龙水早已身故。没想到,马龙水一直生活在台湾。根据信件上所留的地址,马龙桥立即回信。就这样,被时空隔断的亲情得以再续前缘。几番信件联系之后,马龙水于1989年8月回到大陆探亲,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的亲人。

难舍故土情

叶落归根终圆梦

马龙水对祖国和家乡有着一种深深的眷恋。这种感情几十年来都不曾改变。几次探亲之后,他便拿定主意--早日回到大陆定居。马龙水与弟弟马龙桥、侄子马玉柱认真商量后,在老家高唐县清平镇中平街村置下一处院落。2005年3月,马龙水和妻子处理完台湾的事务,搬入了这所院落,开始了新的生活。

“叶落归根”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自觉。马龙水虽然在台湾生活了大半辈子,但他却始终对家乡和故土念念不忘。因此,搬到清平镇中平街村的家中居住后,马龙水特别高兴,人一下子精神了许多。他在新家的后院里开辟出一块菜园子,种些时令蔬菜,在劳作的同时,回忆往昔岁月,更生一种乡土情愫。

家乡的点滴发展和变化都牵动着马龙水的神经。早在1997年,马龙水还在台湾时,当听说老家清平镇要重修迎旭门,正在面向在外工作人员及台胞募捐时,平日节衣缩食的他当即捐款1000美元。马龙水的义举受到清平镇党委政府和群众的一致称赞。现如今,在迎旭门前“复修迎旭门记”石碑上,马龙水的名字清晰可见。

月是故乡明

事事如愿享晚年

“还是老家好!老家住着舒坦!”在不多的言语交流中,记者能够感受到马龙水心底的满足。在清平镇居住11年以来,马龙水不仅感受到了亲情和邻里乡情,而且还感受到了祖国母亲对一名归家游子的包容。医疗保险、退役官兵补助等很多棘手的问题,在高唐县政府工作人员和一些爱心人士的帮助下迎刃而解,为马龙水乐享晚年提供了坚强保障。

“前不久,我大伯顺利拿到了新的医疗保险卡,这多亏了朱东水主任啊!”马玉柱高兴地向记者说,“在办理台湾退役官兵生活补助过程中,县台办工作人员张秀和郭岭也没少帮忙。可以说,在为我大伯办理相关手续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咱们政府工作人员一帮到底的服务精神,我要为他们尽职尽责的作风点赞!”

据了解,由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系统升级,马龙水今年在换领基本医疗保险卡时遇到难题。他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上的身份证号码无法被系统识别,从而无法换领新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卡。高唐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办公室主任朱东水了解这一情况后,即刻向上级汇报,最终“特事特办”,顺利解决了这一难题。在得知台湾退役官兵可以领取生活补助的消息后,马玉柱找到高唐县台办请求帮助。高唐县台办工作人员张秀和郭岭多方协调,最终在台北大学博士生刘北一的帮助下,顺利办结相关手续,使马龙水领到了补助金。

马龙水对来自社会各界的帮助十分感激,他对自己的晚年生活也十分满意。现如今,91岁高龄的马龙水行动不太方便,但他却还是喜欢到村里的农田里逛一逛,似乎是在寻找自己儿时那些散落在田间的美好回忆。也许,这田地里泥土的芬芳更能够慰藉他的思乡之情!

Hash:bf3e91832635e8de3e74e421f8cea8ee5609101f

声明:此文由 聊城日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