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1座270多年的桥!你见过吗?

鹰潭北部贵溪北乡,由于白鹅湖大道的建成,白鹅湖、塔桥花园和周坊的旅游得到有力的推动。尤其是现在,一年一度的塔桥梨花节更是把人群推向了高潮。塔桥的梨花成了宣传贵溪乃至鹰潭的名片,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

但是你知道塔桥的历史和起源吗? 塔桥园艺场 、塔桥村、塔桥河的名称,都源于北乡惠安溪上的一座桥,这座桥就叫塔桥。

惠安溪发源于贵溪市北乡百丈岭,流经周坊乡河上、神前、长塘,至塔桥,再向南流经志光乡,于新屋韦家入信江,全长39.2公里。惠安溪养育了沿河的居民,为农田灌溉和生活用水带来了便利,但50米宽、60米宽的河流也切断了两岸人民的交流,造桥是最经济便捷的方式。

惠安溪上的桥,始建何时已经无证可考。我觉得最早的桥梁应该是木桥或者简单的石桥,可能会被洪水冲击和多年的侵蚀损坏。

据县志记载,清乾隆九年(1744年),现存的“塔桥”由“邑绅翁天球、翁焕、翁正蕃、吕国栋、刘宗潮”重修,位于志光乡塔桥村东北近1华里处。它是一座传统的中国平面石拱桥,长50米,宽4.9米,有4个桥墩和3个桥墩,当时离桥20多米处有一座七级石塔,因此得名“塔桥”。

桥头石狮,桥边有石栏杆,久而久之经过时间的摧残没有了塔,没有狮子,没有石栏杆,据一位80岁的老人说,他小时候见过石塔。

然而,这座石桥经历了270多年的风风雨雨,虽然桥边已经长满了爬行的植物,但在安装栏杆和铺设水泥路面后,它仍然足够坚固,可以通过汽车。可见当年的桥梁施工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当时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造福两岸人民,也是贵溪通往北乡各村甚至万年县的重要通道

靠近塔桥东岸、明初刘姓建村、因开过客栈、药铺,现在称为塔店村,也是当年塔桥大队所在地。距塔桥西岸一里,建了29代的刘村,改名为塔桥村,附近还有新塔桥村、塔湖源村。黄维和彭程共同创建的梨园,现为塔桥园艺农场,就连惠安溪也俗称塔桥河,由此可见这座塔桥在当地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6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塔桥西北部修建了最大的硬石岭水库,同时修建了鹰潭至硬岩岭的县级公路。

1970年,皖赣铁路通车,在塔桥花园修建了硬岩岭站,贵神公路在北乡的贯通,白鹤湖旅游通道的建成,使得贵溪北部形成四通八达的的公路网,通向北乡重要通道——白山至塔桥的公路,反而成为乡镇级公路。

现在已经没有必要通过这座塔桥去白鹤湖和塔桥花园了,这也让鹰潭人包括贵溪人对塔桥花园有所了解,但可能不知道这座“塔桥”。

此外,由于道路宽度和承载能力有限,塔桥已被列为危桥,不能适应当前繁忙的交通,下游约20米处正在修建一座现代化水泥桥,桥墩已经浇筑完毕。

来源:我在地图上旅游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Hash:17f86d58e9e3a01fc5ae3b1b573a475af656bcb9

声明:此文由 鹰潭百事通便民服务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