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千年风雨见证大唐盛世繁荣昌盛的新疆北庭故城

盛夏,新疆天山北麓吉木萨尔县

放眼望去,一片废墟被周围成片的庄稼地所包围着。

一段段残破的敦实厚重土墙苍凉地矗立着,有的像城墙,有的像堡垒,尽管荒凉,但威仪犹在,静静地注视着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沧桑巨变。

这片有故事的土地,当地人称为“破城子”,还有一个盛大的名字-“唐朝城”。

有谁能想得到,这里曾是大唐时期辉煌一时的北庭大都护府所在地-北庭故城

1000多年前辉煌的北庭大都护府就这样消失在农田里。

北庭故城位于新疆昌吉吉木萨尔县正北12公里的北庭乡境内,为唐代北庭大都护府治所遗址,是北疆的重要交通枢纽,天山北麓的第一大中心城镇,古代丝绸路北道必经之地。

北庭故城现已发现的城址面积约141公顷,东西宽约850米,南北长约1700米。

现存内城、外城两重城墙。

外城墙周长约为4596米,内城位于外城中部略偏东北。

城墙周长约3003米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西三面城垣尚存,全以土夯筑而成。

城池布局受唐长安城影响,分为内外两城,像个巨大的"回"字。

繁盛时的北庭城,官署衙区主要在内城,普通老百姓生活在外城,分为生活区和商业区。

内城与外城有护城河,地形险要,气势雄伟。

故城四隅筑有角楼,内外城均筑有高大的敌台和密集的马面。

被弃置后700多年的风化,让故城只剩下与土丘没有太大区别的遗迹

然而每一处残垣上都刻着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

北庭故城依天山,临吉尔班通古特大漠,不仅自然景观十分壮阔,而且是连接丝路北道与中道的捷径。

早在西汉时期,西域车师后国的王庭就设在这里,时称金满城。繁忙的金满城肩负着东来文化西去传出,西来文化向东传入的重要使命,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起着无与伦比的桥梁纽带作用。

纵观北庭故城绵延1000多年的历史,在盛世大唐到达了最高峰。

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设立庭州府。

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改庭州府为北庭都护府。

公元706年升北庭都护府为北庭大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以天山为界分疆而治,管理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向西到达咸海广大地区的军政事务,牢牢控制了丝路北线。唐朝从这里走向盛世。

宋代此城为高昌王的行宫,元代为别失八里帅府,当时仍是北疆的重镇。

可是,从十四世纪中期开始,北庭故城逐渐衰落,十五世纪前期毁于战火之中。这个曾经繁华热闹的城市,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与记忆。

这个规模宏大的西域重镇是因啥子原因被废弃被遗忘呢?

据专家推测,北庭故城很有可能毁于元末明初的战火中。

公元1412年,蒙古王马哈麻袭杀元主,建立了别失八里国。

后因内部争夺王位,互相残杀,加上外部瓦剌人的入侵,被迫将中心迁到伊犁河流域一带,北庭故城可能就在那时毁于战火中。

千年古城北庭荒废,化作夕阳荒草中的一片废墟。

明朝时期,对北庭的记载却非常少见。

当它重新进入人们视线时,已是清朝

清朝灭亡了准噶尔汗国之后,天山南北重新回归祖国版图,包括唐北庭故境在内的东部天山又成为村落相望,陇亩相连的汉人聚居区。

而清朝第一个记录它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纪晓岚先生。

乾隆年间,纪晓岚先生受命到吉木萨尔考察。

考察中他发现一座规模很大的城址,这个城址令他受到极大震撼。

之后,他在《乌鲁木齐杂诗》和《阅微草堂笔记》中分别记载了这次考察见闻:此城是唐代李卫公(李靖)所筑,故城周长四十里,城墙都是以土夯筑而成,城中地面到处是黑煤,挖掘一二尺后才见到土。据此,纪晓岚推测,故城是毁于战火。

纪晓岚的踏勘使这座沉睡已久的千年古城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乾隆四十年(1775年),北庭故城出土了《唐金满县碑》,唐金满县与北庭道、北庭都护府、大都护府、庭州同治一城,此碑的出土无可争议地证实了这座已变为废墟的庞大古城就是唐北庭城故遗址。

中国成立后,国家和新疆多次进行调查并征集文物,出土了唐代铜质官印“蒲类州印”、铜狮陶兽、开元通宝以及各种花砖瓦当等珍贵文物。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北庭城故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文/图 纳兰小鱼

Hash:9d92421ad50cfcb0ebbe7a049302d1a3b07476c6

声明:此文由 纳兰小鱼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