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吴国遗址群考古工作深入开展

日前,镇江大港吴国遗址群考古研讨会在新区召开,旨在进一步推动镇江大港吴国遗址群考古工作深入开展,促进3000多年历史积淀的宜文化考古取得新成果。

研讨会上,来自中科院、北京大学南京博物院等孙家村吴国铸铜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就环境考古、冶金考古、可移动文物保护计划等方面内容作交流发言。

孙家村吴国铸铜遗址

位于镇江新区丁岗镇的孙家村吴国铸铜遗址,2015年进行发掘,2016年被确认为吴国铸铜遗址。2017年开始对周边进行调查勘探,发现诸多环壕台形遗址。

江苏省考古学会2017年年会上,镇江博物馆考古人员提出了大港吴国遗址群的学术概念。因在宜文化考古方面的重大突破,该项发掘入围“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5项终评。

据统计,截止目前,孙家村吴国铸铜遗址已出土各类文物达2000余种,考古工作将延续到2035年。

镇江大港吴国遗址群主要包括:1954年在大港烟墩山出土的“宜侯夨簋”,1981年在丁岗镇发掘的断山墩遗址,1983年在大港母子墩出土的“伯簋”,1985年在大港北山发掘的吴国墓葬, 1987年大港青龙山发掘的吴墓,及近年来丁岗镇孙家村吴国铸铜遗址等,一系列的考古发现和丰厚的历史积淀,为镇江新区标注了特有的文化符号。

此次研讨会在新区召开,希望通过专家学者的实地观摩和现场交流,共同推动吴国遗址群考古领域的研究发展。新区党工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王德家参加研讨会。

Hash:452c4080225e38ff52323ffcea64b94a7d8b2def

声明:此文由 镇江新区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