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在位十年,贡献不可磨灭,被史学家称为太平天子
明宣宗在位十年,贡献不可磨灭,被史学家称为太平天子
明宣宗在位十年,对明朝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被史学家称为太平天子,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守成之君,正因为他的所作所为,明朝历史上才出现了著名的“仁宣之治”。
朱瞻基之所以是守成之君,并不是说他在位期间,仅仅守住了前朝帝王的成就,而是有所建树,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他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卓有成效:
其一,顺利解决藩王难题:
朱瞻基即位之后,马上着手整顿军务,准备迎接来自强藩的挑战。他的皇叔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战功赫赫,很会带兵,永乐朝被封乐安之后,从没有放弃武力夺取政权的野心。也就是说,明宣宗朱瞻基也面临着像以前朱允炆和朱棣那种叔侄对抗的局面,但这一次历史没有重演,英明的朱瞻基果断御驾亲征,剿平了一直觊觎皇位的皇叔朱高煦,又顺利的解除了另一个皇叔朱高燧的兵权。
事情的经过:仁宗病逝,宣宗即位,国家动荡,皇帝年轻,正是朱高煦造反得好时机,他在经过精心准备后,也像他的父亲一样扯起了“清君侧”的大旗,矛头直指明宣宗尚未稳固的皇位。早已准备就绪的宣宗皇帝,在大臣杨荣的建议下御驾亲征,在声势上一下就压倒了叛军,以前同意与朱高煦共同起兵的几路兵马也都按兵不动,明军很快包围了乐安城,见大势已去,朱高煦只得弃城投降,这次战役以明军的大获全胜,生擒朱高煦而告终。
群臣都劝朱瞻基将朱高煦正法,朱瞻基念其是叔父网开一面,没有杀他,而是将他废为庶人,软禁在西安门内逍遥城。
得胜之师回到北京后,朱瞻基马上传召给另外一个皇叔朱高燧,暗示他交出兵权(当时的亲王都有自己的军队,称作卫),朱高燧并没有反抗,乖乖地交出了三卫兵马,就这样,明初近半个世纪的藩王问题,在宣德朝终于得到了解决。
其二,处置贪官,重用贤臣:
明宣宗保留了原来的政府结构,让许多杰出的官员继续效劳。但是,他在政治制度方面和行政实践中的确作了某些变动。他不但屡次下令,减少宦官的采购和诸如伐木和造船等宦官的指导活动,而且他处决和严惩了那些犯有重罪的宦官。但是,由于提供了正规教育和使用他们处理公文,他无意中为宦官滥用权力开辟了道路。
他整顿统治机构,罢免“贪津不律”、“不达政体”、“年老体疾”的官员,实行精简裁冗措施,以振朝风。如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八月,诚实清廉的顾佐被任命为都御史,取代臭名昭著的刘观,刘因任职期间犯下许多罪行而被判刑。在以后的几个月,北京和南京都察院的四十三名官员因不胜任而被罢官,接替的人都要经过严格的考查。宣宗还试图清除军事的腐败现象,大力建立文官统治。
宣宗朝还能大胆重用人才,使文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浦)、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这些举措,不仅使人才济济,也使君臣关系融洽,促进了政治清明,保障了社会安定。
在治国之道上,宣宗能够实行安民爱民的仁政。他深知“民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此,在他统治的期间内,体恤民情,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坐皇宫九重,思田里三农”,这是关心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宣宗的真实心态。他继续推行洪武朝以来,招人垦荒的政策发展农业生产。
有一次,他外出返京,看到几个农民正在耕田。他亲自到田间同农民谈话,并接过农民手中的犁把推了三下。他感慨地对随从诸臣说道:“朕只推了三下犁,就觉得很累。老百姓一年到头劳作不休,那辛苦就更可想而知了!”说完就命人赏赐农民钱钞。他对农民的生活和处境的了解,使他能够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到民众的利益。一位封建帝王能够做到如此这般,已属不易。
其四,执政理念比较开明:
一是在修建明仁宗朱高炽的献陵时,朱瞻基遵照朱高炽的遗嘱,力主俭朴,注意节约,三个月就把陵墓的工程完成了。朱瞻基带了这个头,以后几代明朝皇帝的陵墓都修建得较为俭朴。直到明朝的第十一个皇帝世宗朱厚熜在位时,才坏了这个规矩,为自己营建奢华的陵墓。
二是朱瞻基有两句名言:“省事不如省官”,“安民为福”。前一句“省事不如省官”,是在批评一个巡抚时说的。那巡抚要求在杭嘉湖地区增设一名专门管理粮政的布政使司官员,朱瞻基认为,国家的赋税有常额,不能养冗官,驳回了他的要求。后一句“安民为福”,是在批评一个工部尚书时说的。那工部尚书建议修建山西圆果寺的佛塔,好为国家求福。朱瞻基认为,百姓安定就是国家的福气,用不着借修佛塔来“求福”。
三是明宣宗懂得从谏如流的道理。河南有一个知县,在当地发生灾荒时,未经请示,就将驿站公粮上千石发放给灾民。朱瞻基对他加以表扬:“如果拘守手续,层层申报,那老百姓早就饿死了。”他还继承了他父亲愿意接受意见的作风。他要求大学士杨溥尽力辅佐自己。杨溥叩首回答:“臣决不敢忘记报答陛下的恩情。”他嘱咐杨溥:“直接指出我的过错,就是对我的最好报答。”
综上所述,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后,能君臣和睦相处,能大胆选拔人才,能无情锄奸惩恶,能关注民生民情,使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空前发展,将明王朝推向了二百七十余年间的极盛时期,无愧于史家评价的“守成之君”称号。
(本篇完)
Hash:53659d253fcc750093fc80fa75f93afc5bd2914b
声明:此文由 萧家老大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