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文旅新地标——魁星楼建成开放
7月6日上午,兴安县13个项目集中开竣工,吹响了全县下半年重大项目建设号角。上午九点,在集中开竣工主会场,兴安县历史文化新地标——县城湘江左岸魁星楼历史人文园林景观正式开放,串联起白云亭、攀桂桥、临江楼、濂溪坊、双女井溪,成为湘江沿岸层次丰富、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人文景观建筑群,为文化兴安再添新亮点,为兴安休闲旅游又增新去处。
魁星楼开放仪式现场
据乾隆五年(1740年)知县黄海编撰之《兴安县志》记载,“攀桂桥在县东门外,水自双女井溪流至漓江东畔,筑堰引流,横过北街。明嘉靖初,桥上建魁星楼,为学宫华表……”。魁星楼见证了兴安科举盛况和文化教育发展的历程。后多有修缮,但均毁于战乱,一座名楼与兴安历史共浮沉。
魁星楼开放仪式上的古风表演
2017年,兴安县提出建设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山水文化、民俗文化交相辉映的广西文化名县目标,以城市棚户区改造为切入点,启动魁星楼、白云驿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以传承兴安历史文化,弘扬兴安人文精神,振兴兴安乡梓教育,发展文旅融合发展,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内涵,培养兴安文化自信,打造新的文化地标,兴安县委、政府决定恢复重建明嘉靖初年建于城东的魁星楼、白云驿、白云亭及攀桂桥。该项目自2018年9月开工建设,2019年10月完成主体建设,历经一年多的艰苦努力,魁星楼白云驿终于建成开放。
魁星楼上俯瞰白云驿及湘江远景
魁星楼、白云驿位于兴安县城湘江左岸,湘江大桥西南侧,灵湘路东北端,双女井溪汇入湘江的入水口区域,地势平坦,凭眺十里湘漓,烟波浩渺,尽收眼底。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8000㎡,主要建设魁星楼、白云驿、白云亭、濂溪坊、攀桂桥及附属配套园林、夜景灯光工程等。魁星楼高30余米,建筑面积2405平方米共3层,为明代早中期建筑风貌,是兴安县城规划格局历史性时空轴线上最重要的仿古建筑。白云驿紧邻魁星楼,依托历史纵轴呈现明、清时期木结构建筑风貌,分为驿站和驿馆两个区域,建筑面积1267平方米,为江南园林风格。白云亭位于主轴线北端入口景观广场,为观江景之亭阁式建筑,建筑面积38平方米。攀桂桥位于魁星楼北侧,南北跨越双女井溪,桥长10米,是连通白云亭园林广场与魁星楼的重要景观步行桥和主要人行通道。
为传承历史记忆,魁星楼陈列布展内容经过精心设计,分为五个部分。其中,基础层展示兴安魁星楼历史及魁星文化、魁星楼设计理念与建设过程;一楼为大型国画《十里湘漓图》,展示兴安两千年历史演进,江河依旧,山乡巨变;一二楼间夹层为兴安历代至今教育展,展现兴安尊师重教、文化兴盛的历史;二楼为《魁星楼赋》,颂扬文化兴安、山水兴安、大美兴安,描绘“美哉风物数兴安”的美丽画卷与“行尽灵渠路,兴安别有天”的情怀;二三楼夹层为兴安文学艺术展,展示两千年来兴安人吟兴安、全国各地的迁客骚人吟兴安的诗韵;三楼为《天下文章》,展示历代仁人志士颂扬兴安,抒发兼济天下的雄心壮志,激励兴安儿女立足华南之巅、胸怀壮阔,追随湘漓善水,源远流行,壮怀激烈,敢作天下文章。白云驿展示兴安古驿站全图、白云驿历史、过往兴安驿站的名人事迹、民间故事、诗词歌赋等。
兴安县四家班子领导、专家、群众参观魁星楼、白云驿
近年来,兴安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结合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特色文化街区,因地制宜,打造了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灵渠展示中心等一批有历史记忆、文化内涵、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新地标。兴安县现已启动将魁星楼历史人文景观、陡江古韵田园综合体、滨江公园捆绑打造4A景区申报工作,“十里湘漓图”将成为兴安县城旅游新亮点,为全国各地游客提供多样化历史文化旅游新体验。
兴安县书法家在魁星楼现场展示书法创作
中共兴安县委书记黄洪斌、县人民政府县长黄钦、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永军、县政协主席唐庆林共同为魁星楼揭牌,并为捐赠企业颁发捐赠证书。在家的县四家班子领导,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项目建设指挥部、项目征拆小组、展陈小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有关负责人及部分特邀嘉宾、群众参加开放仪式。(蒋子鸣 邓桂荣)
Hash:fa9786317882d5405ebf0f0c612dc95d79c72cba
声明:此文由 广西城乡资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