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历史上著名的三座桥!我咋不知道呢~

秦汉时期,在咸阳一带的渭河上架起三座大桥。三座渭桥分别称东渭桥、中渭桥、西渭桥。三桥的修建大大方便了南北交通,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三桥以中渭桥修建最早,东渭桥、西渭桥次之。

1

中渭桥

“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渭水南有兴乐宫,北有咸阳宫,欲通二宫之间,故造此桥”

——《三辅黄图》

中渭桥遗址

中渭桥建于秦国时期。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迁都咸阳。当时咸阳城在今渭城区窑店一带。随着秦国迅速发展壮大,都城很快向南越过渭河,占据了今西安大片土地。为了南北往来方便,秦昭王(前207—前251年在位)时,在今窑店镇东龙村南的渭河上架起一座大桥,名曰“横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横桥进行了扩建。西汉初,因长安城北门正好和横桥相对,故曰“横门”。人们也将横桥称“横门桥”。在修建了东渭桥、西渭桥之后,人们因此桥居中,故称“中渭桥”。

据《秦汉新城历史文化遗存概览》一书介绍,中渭桥“桥宽6丈,南北380米,68间,750柱,122梁。”另据《太平寰宇记》一书介绍:“中渭桥董卓烧之,魏文帝更造。刘俗入关中又毁之,后魏重造。”至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年),将中渭桥东移十里(今肖家村南)重建。唐宪宗元和十年(816年)八月,因渭水暴涨。中渭桥被冲毁,此后再未重建。近年来,咸阳市政府在古中渭桥处修建了一座钢筋水泥大桥,为纪念秦国修的横桥,其名也叫“横桥”。

2

东渭桥

顷者每年自江、湖、淮、浙运米百一十万斛至河阴,留四十万斛贮河阴仓,至陕州又留三十万斛贮太原仓,余四十万斛输东渭桥。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

(东渭桥遗址)

汉景帝前元五年(前152年)为南北往来方便,在今高陵县耿镇白家咀南的渭河上架起一座大桥,因在横桥之东,故称“东渭桥”。

此桥后来被大水冲毁,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在原址重修东渭桥,有当地农民挖出的碑石为证。目前,考古工作队已将唐中渭桥遗址找到。现存遗址桥长548.8米,宽11米,发现桥的木桩22排,计418根。桥基用青石砌成。2001年唐东渭桥遗址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西渭桥

车辚辚,马萧萧,

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

——唐·杜甫《兵车行》

(咸阳桥旧照)

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在今秦都区两寺渡公园南的渭河上架桥。此桥因与长安城便门相对,故名便桥。又因在中渭桥之西,故又称“西渭桥”。唐代起,此桥称咸阳桥。

著名诗人杜甫《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因此桥是西汉以来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桥梁,所以异常繁忙,名气也最大。

唐玄宗天宝十年(765年)安禄山、史思明率部叛乱、叛军攻陷潼关,长安危在旦夕,唐玄宗携杨贵妃一行仓皇而逃。当逃难人马一过咸阳桥,奸相杨国忠为阻敌追兵,命人将桥拆毁。此后再未重修,促进了咸阳古渡的繁荣。

(咸阳桥)

解放后的1954年,咸阳县政府在西渭桥附近,架起了一座现代化大桥,名曰“咸阳桥”,它是西兰公路的必经桥梁,地位非常重要。近年来在西渭桥附近,又修建了西宝高速公路桥和秦都桥,使南北往来十分方便。

作者:冀德民

文字编辑:陈竹凤

编辑:李晶

校对:豆雅博

审核:郑苗裔

xyqinwang

Hash:b36e030d2d65fce5044352f74bc8045cc0bfe56a

声明:此文由 咸阳日报亲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