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300多岁围垄屋:曾走出38名秀才,焕发出新的活力

广州增城中新镇坳头村,有一座300多年历史岗埔围垄屋。据记载,该围垄屋走出了38名秀才。岗埔围垄屋造型前方后圆,共有26个房间,最多时有200多人居住,现在大部分人都搬走了。目前,岗埔围垄屋已被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历经风雨的老屋,经过专业的修缮,如今焕发出新的活力。

这种客家围垄屋,是一种被专家渲染、夸赞的建筑。据说它集居住、储存、晾晒、加工、防盗、防火等设施于一体,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本土风格的住宅。它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中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

坳头村是一座客家村落,有7个自然村组成,常住户1336多人,岗埔为其中一条自然村,赫赫有名的围垄屋就位于村中。经过美丽乡村建设,去坳头的公路很顺畅。

在坳头村口,有一片休闲区域,绿道花坛、健身器材处处透露着精心修缮。沿着乡村公路一路上行,不多时,围垄屋出现在眼前。

该围垄屋平面呈半月形,通宽38.8米,能深36.2米,面积1454.56平方米,建在0.40~0.80米高的台基上,围垄四周外墙有1.5米高的椿墙,椿墙上建起了约30米高的泥砖墙。整座围垄屋的中间部分为二进深的祠堂,通宽17.60米,深18.70米。头门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两边有衬祠,依次分隔出明间、次间、梢间和尽间。

硬山顶,瓦面,船形正脊,人字形封火山墙,檐下有两柱。天井两侧设庑,分别隔为四小室,外庑顶高在,与两前进自然屋顶融接一体,观似蝶形,仅檐下一部分成廊。二进形制与一进略同,而明间则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设堂位拜祖,后面是厅,两边有侧门敞通前后,并又经后门出往祠堂外的鹅卵石铺砌的半月形空地上。

祠堂的外边,是23间之多的扇形环屋带。屋带以后面正中部分为最高,顶有龙船脊饰延伸向两边稍低,屋带两边均无脊饰直到环绕至祠堂正面成一大平面,转砌成锅耳封火山墙作边墙,傲然耸立。山墙与祠堂头进之间有屋顶飞跨接连,俨然一体,下辟边门。

围垄屋外平地左右各有一对旗杆夹,平地前面原是一个与围垄屋同一大小的半月形池塘。此时的围垄屋已经翻修完毕,据附近村民介绍,清朝康熙五十四年,在外经商的陈氏祖先陈文渠衣锦还乡,他看上了这条叫岗埔的山沟。于是,怀着造福后人的冀望,他参照梅州客家的模式,在此处建设了一座以泥土为主要原材料的房屋。

“我们这里太潮湿,如果用石头的话会‘出汗’,人住不了,也放不了东西,如果用木头,点火就着,没有防御功能。用土可以砌很厚,而且冬暖夏凉,就好像北方的窑洞一样,住得舒服!”当地村民介绍。

天上俯瞰,围垄屋由两个半圆组成。屋前是一口半月形池塘,后半部是半月形的房舍建筑。两部分之间,是一条长方形的空地,叫“禾坪”(或叫地堂),是居民活动或晾晒的场所。围垄屋的中心是岗埔祠堂。

在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历经五次大迁移,先后流落南方。由于平坦地区已有人居住,只好迁于山区或丘陵地带,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了围垄屋。这是客家人智慧的体现。

Hash:372011b5c9d0f51c0f142e9cf06be8dcf1be3e17

声明:此文由 追涨杀跌狙击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