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这个古村落已有600年历史!还保存了40多座百年古民居建筑!

梅县桃尧镇有着600年历史的小村庄———桃源村,该村至今仍独特地保持着“一村一姓”的传统。村中现存26座古民居,成功入选“广东省古村落”、“中国传统村落”。桃源村不仅有“文化名村”和“著名的侨乡”的美称,还有“长寿村”的美誉。

走进桃源村

梅州城区开车至桃源村用时一个多钟,只见村中风光旖旎,山水宜人,空气清新,一扫开车的疲惫。四面环山的村庄,翠竹婆娑,碧水潺潺,恍若置身世外桃源

桃源村里古树参天,翠竹婆娑,数十座上百年历史的古建筑气势恢宏,原生态的自然风貌与古建筑相得益彰。

摄影:日月乐

桃源村介绍

桃源村的村民均为张姓居民,据史诗记载:先祖九世祖文裕公因躲避战乱,来到这块开阔的盆地,便率家族开辟了这片土地,为表达对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宁静生活的向往,便将村名定为“桃源”。此村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图为绿色山庄,摄影:肖远浪

张氏后人承先祖耕读传家遗训,治家置业,筑屋建宇凡数百间。屋宇锦画、辗廊衔接,东靠犁头寨、北依鸡冠山、南面文珠峰,由东南向西北、绵延铺陈,长达三里。

桃 源 村 建 筑

桃源村随处可见错落有致的古民居建筑。据统计,桃源村现有保存完整的百年以上古民居建筑40多座,500年以上的有2座:武陵桥、狩猎公王,300年以上的有3座,200年以上的建筑有9座。

两百多年历史的铭馨室

桃源村中的建筑多为围龙式、杠式、混合式围屋,既不同于永定土楼,又区别于典型的客家围屋。独特的建筑异于他处,别具一番风格。

位于铭馨室隔壁的二铭室

桃源村民居的建筑特点主要是:用三合土夯筑墙体,彩色地板,天面均为青瓦,滴水口琉璃瓦。门廊厅堂均有精雕细刻的动植物与彩绘的的壁画诗词,富有传统的历史文化内涵,历经百年而不褪色,好似琼楼玉宇。

继 述 楼

继述楼是桃源村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之一。该楼是张氏化孙公二十五世祖贤乔公所建,历经200多年风雨仍保存完整。

继述楼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其主体由正堂四厅和侧屋四横组成,有居室60多间。厅阔廊廻,雕龙画凤,古色古香,堪称客家古民居的典范。 虽然年代久远,但房墙上精致的壁画与房梁上的雕画,都在诉说当年老屋的不凡的历史。

<< 往右滑动继续观赏照片>>

清 河 堂

清河祭祀的是十一世和十二世祖,又称“双眼祠”,因其祭祀两个祖先在大堂同享祭祀后分左右祭拜,这种“双眼祠”机具特色,在客家地区都是比较罕见的。

张 民 达 旧 居

建于民国时期, 屋主张明达(1885-1925),张明达将军一生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等战役,1924年3月更是任建国粤军第二师师长,当时担任他的参谋长是十大开国元帅之一:叶剑英。

鸡冠山森林公园

山形似鸡冠而得名“鸡冠山”。峰峦起伏,生态原始,动植物种类繁多。进入山中,空气清新,负离子丰富,宛若置身一座秀丽硕大的森林公园

摄影:日月乐

鸡冠山主峰海拔976米,从下而望,云雾缭绕。沿山而上,景区内浓阴蔽日,鸟雀啁啾,怪石裸露,流泉淙淙,松鼠穿梭。

在山顶有一绝壁可真神奇,从对面望见有50多米高的大石垂直插在绿阴中,和远处的王寿山形成相辉映,美不胜收。

摄影:何方

数百年来,桃源村一直承传着中原传统民俗灯会、祭祀、香花佛事、客家山歌等以及当地人喜闻乐见的客家山歌,生活在这里的600多户村民怡然自乐。

桃源村,它的客家古村落是客家历史发展与演变的缩影,是客家文化的灿烂遗产,村中自然景观美不胜收,仿佛远离喧嚣、远离污染、享受自然的世外桃源。

Hash:7707af9e65eb9a441fc76e1a103b174909d99ccc

声明:此文由 潮客家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