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的“阵地”
在河间屯庄村,依然保留着当年白求恩抢救伤员的战地手术室。齐会战斗时,白求恩69个小时不下手术台,把手术台当作阵地,抢救伤员100多名。
近日,记者来到河间卧佛堂镇屯庄村,一进村口,“白求恩纪念馆欢迎您”几个大字就映入眼帘。
在80岁的河间市退休干部孙正开的引领下,记者一行来到白求恩战地手术室旧址纪念馆。
连续工作69个小时,抢救115名伤员
走进纪念馆的大门,只见院子中央矗立着一座白求恩半身汉白玉雕像。白求恩微皱着眉头,目视前方,眉宇间透着坚毅……
纪念馆大门对面就是真武庙,也就是白求恩抢救伤员的战地手术室。真武庙是一座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小庙,只有一个房间大小。
推开小庙的门,只见庙内墙壁上还有年代久远的壁画。小庙里,白求恩的塑像非常逼真,眉毛胡须都清晰可见。
一张床板搭建的手术台,实景还原了白求恩为伤员做手术时的场景。
孙正开告诉记者,1939年4月贺龙指挥120师与日军进行了著名的齐会战斗,当时,白求恩的手术室就设在离齐会3公里的屯庄村真武小庙里。
“……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助手们赶忙把火扑灭。担架队抬起做过手术的伤员,迅速向后方转移。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手术台就是阵地》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齐会战斗时,白求恩在这个手术室、69个小时不下手术台、为115名伤员做手术、把手术台当阵地的故事。
白求恩无私无畏忘我工作的精神,连同这间“战地手术室”一起留在了人们的心里。
在手术室的西南侧有三间平房是消毒室,齐会战斗打响后,伤员们不断从火线上运下来,白求恩医疗队的队员就是在这里为伤员进行消毒和初步疗伤的。
在手术室西侧也有三间平房是观察室,白求恩医疗队队员曾在这里为伤员进行手术前的诊断和手术后的观察。
院子的东面是白求恩事迹展厅,一进展厅大门,迎面看到的就是毛泽东那篇著名的《纪念白求恩》的文章。展厅内通过照片和实物展品展示了白求恩在冀中的战斗经历和他光辉的一生。
“做白大夫的病人是幸福的”
今年73岁的刘果芬和老伴守护白求恩战地手术室旧址纪念馆,已经6年了。
刘果芬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他总是不厌其烦、一遍遍向游客们讲述着他所知道的白求恩的故事。
白求恩在屯庄村时,住在房东刘廷瓒家,白求恩与刘家人亲如一家。
刘果芬告诉记者:“刘廷瓒是我的亲大伯,也是村上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我小时候就经常听大伯和大娘讲白求恩的故事。”
当时,刘廷瓒家和真武庙手术室仅一条道之隔,白求恩从手术室到驻地来往非常方便。
刘果芬说:“小时候就听大伯说,齐会战斗时,一批又一批的伤员被运到手术室,村上的男劳力帮忙抬担架,女的就帮着洗纱布,附近水塘里的水都被纱布上的血染红了。”
刘廷瓒目睹了白求恩对120师徐志杰连长的抢救和护理。
齐会战斗中,徐志杰为了抢占齐会村南的桥头阵地,身负重伤,肠子裸露,白求恩精心地为他进行了手术。后来,见他呼吸不畅,白求恩就请刘廷瓒找来斧子和锯,亲自给他做了一个半躺半坐的靠背床档,使他可以仰靠。白求恩还亲自给徐志杰做流食,并一匙一匙地喂他,把点着的香烟送到他嘴上,一直护理到徐志杰出院。
为确保伤员安全和尽快恢复健康,白求恩每天夜里都和刘廷瓒到病房查看,让刘廷瓒背着一个特制的大布兜子,里边装着预先备好的纸,遇到伤重或行动不便的伤员“内急”时,刘廷瓒就把布兜里的纸铺在白求恩的手上,白求恩双手捧着纸,让伤员在自己手中排便。伤员分外感激,其他医护人员看到也非常感动。
白求恩常常这样问伤员:“我的孩子,你感到怎么样?”伤员说一声“好”,他就会高兴得像孩子一样。伤员感动地说:“做白大夫的病人是幸福的。”
还原真实的白求恩
提起白求恩,今年80岁的河间市退休干部孙正开有说不完的话。
孙正开历时10多年抢救、整理关于白求恩的史料,并用文字、照片、视频等多种方式还原白求恩在河间生活、工作的历史,使人们对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认识更加清晰、丰满。
一位当时见过白求恩的村民告诉孙正开,这个高鼻深目的外国人乍进村时,村里的小孩子一见他就跑。但白求恩口袋里总装着一些糖果和饼干,见到小孩子,就送给他们,时间一长,孩子们就喜欢上了他。他走到哪儿,孩子们就跟到哪儿。
通过见证者的口述,孙正开还了解到,没有战事的时候,白求恩就用自己的医术为村民治病。
一位村民下田被镐头伤了脚,白求恩给他包扎治疗;一个小孩子得了口疮老不好,白求恩给他治好后,孩子的父亲参加了八路军。
还有一位村民亲眼目睹了这样一个细节:一位老太太背着一筐柴,白求恩见老太太很吃力,赶紧上前帮忙,但白求恩不会背筐,就帮老太太抱着那筐柴走……
通过诸多细节和故事的再发现,孙正开说,白求恩在自己心目中更真实,更可敬,也更有血有肉了。
围绕白求恩的事迹,孙正开先后采访了不下20位见证者,为其中9人拍摄了珍贵的视频资料。
这些人包括白求恩住在屯庄村时的房东薛金梅(刘廷瓒的妻子)、被白求恩治好头疮的张玉生、在齐会战斗中帮白求恩抢救伤员的助手刘文同、亲历白求恩抢救伤员的刘庚申等。
现如今,这些人大都已经去世,孙正开把这些珍贵的资料整理留存了下来。
孙正开说:“他抢救生命,我抢救他的史料。白求恩在中国,抢救了那么多人的生命;我作为后辈,抢救关于他的史料义不容辞。”
孙正开以这样的方式纪念白求恩,向白求恩致敬。
今年11月12日是白求恩牺牲80周年纪念日。
80年,可以说,白求恩从来没有从中国人的心里走开过,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这位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战士。
英雄足迹·白求恩
白求恩,全名亨利·诺尔曼·白求恩(1890年3月3日—1939年11月12日),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
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1935年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8年来到中国参与抗日革命,1939年因病逝世。
1939年2月,白求恩率东征医疗队来到冀中。1939年4月22日到5月16日住在河间屯庄村共计24天。4月23日齐会战斗中,白求恩连续手术69个小时抢救伤员115名。
一次,白求恩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被感染,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黄石口村去世,享年50岁。
白求恩在中国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为中国抗日革命呕心沥血,毛泽东称其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策 划:殷毓平
执行策划:李金焱 彭 玲
版 式:陈 静 吴 磊
记 者:钱冀敏 李世文
鸣 谢:“祖国之歌”电影港团队
Hash:b155d122313132e8b717e4c0aa013466618de91d
声明:此文由 掌控沧州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