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这座水库竟藏着这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锦江铁山村委会境内有一座水库,水面平静如镜,色如碧玉;青山环绕,山水相依,风景秀丽。因坐落在原石港公社境内,故名石港水库。

石港水库未修筑前这里有一口池塘,叫仙泉塘。池塘中有二十多处泉眼,泉水喷涌而出,四季不涸。这些泉眼的来历,当地民间流传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东晋时,邑人张徽在锦江古镇张古岭凿井设灶,炼丹修行,后得道成仙,羽化升天,锦江古镇的老百姓传说他就是八仙中的张果老。一天,张果老到金盘山余江贵溪的界山,在锦江境内)游玩,回来时路过仙泉塘,一时口渴,见有一户人家门前廊沿上一位老妇人正坐在竹椅上补衣服,便上前问道:“老人家,可否向您讨口茶水喝?”那老妇人坐在竹椅上看了一眼张果老,冷冷地回道:“茶水要柴烧。”张果老一听,觉得着老妇人有点小气,但说得也有点道理,于是就改口说道:“那就给口冷水喝吧。”不料那老妇人却狠狠地说到:“冷水也要人挑!” 张果老听后觉得这老妇人太刻薄了,很是生气,睁开法眼,往老妇人家里仔细一瞧,发现她家后院明明有一口泉井,清澈的泉水从泉眼里汩汩涌出。真是“仙泉有谁何,生客那得酌”。这户人家占着这风水宝地,按理将来定当出显赫贵人的。张果老这下更生气了,在老妇人家门前跺了一脚,边走边说道:“宁灌千亩田,不让一家显!” 张果老这一脚跺下去,只见那老妇人家的房屋周围顿时冒出了24口泉眼。这24口泉眼在老妇人家屋前屋后不分昼夜喷涌,泉水很快就流进了她家的房屋里。屋里进水了,一家人不得安生,只好从这搬家走人。老妇人一家从这搬走后,这里就成了一口池塘。池塘因仙泉而成,故名仙泉塘。

明末清初,战火烧到了安仁县治所锦江城,居住在锦江城近郊的徐、杨两氏几户人家为躲避战火,逃到铁山山里,喝到了仙泉塘的甘泉,欣喜万分,又见这里山清绿秀,于是举家迁徙到这儿定居。

经过200多年的繁衍生息,徐、杨两氏由当初的几户人家渐渐发展成2个村落,村名就叫仙泉塘徐家、仙泉塘杨家。但仙泉塘山水虽好,却地处偏避的山里,人多田少,村民们饥寒交迫,生活十分艰难。

为了给村民找出路谋幸福,1929年初,泉塘杨家的青年才俊杨月明参加了地下党组织,并被推选为中共余江县县委执委,负责锦江镇附近青山、铁山、石港等地的农民运动和地下武装斗争工作。这年冬天的一天夜晚,杨月明在妻子的娘家村庄桑塘桂家宣传革命思想,鼓励村民“上名字”参加农民团,被县保安团队员发现,保安团十多名荷枪实弹包围了杨月明妻子娘家的房子。杨月明的妻子急中生智,把他的短枪藏在灶下灰坑里,自己用身体抵住前门,叫杨月明从后门快走。杨月明跑出后门时被一根木棍绊倒在地,四五名保安团蜂拥而上,把他压在地上,夫妻俩不幸被捕。保安团把他们夫妻俩押到县城的碉堡楼上,用绳索扎着手指,吊在手指顶上受冻。其中有一位保安团队员是石港杨家村人,认识杨月明,乘其他人不注意,帮杨月明解开了手指上的绳索扣,并告诉他可以用这根绳索顺着碉堡外墙到地下,离开碉堡逃跑。杨月明等这位姓杨的保安团队员换班后,就解下绳索,用这绳索绑着碉堡上的堞石,顺着绳索往下爬,可惜绳索太短,落地时不幸摔断了小腿。杨月明忍着伤痛,爬到泉塘杨家,村民连夜把他抬到余干县黄埠镇一位专治跌打损伤的郎中家,请郎中给他治腿伤。腿伤好了,杨月明又投身到革命活动中。1930年10月,国民党保安团一个小队十几个人在仙泉村把杨明月包围在他自己家里。为了掩护其他同志,杨明月从后门突然冲出,开枪撂倒了两名保安团队员,跑到村外的猪圈里。在突围时自己腿上也中了一弹,血流不止。保安团官兵们顺着血迹找到了杨月明藏身的猪圈,却不敢进去搜索。团长倪亚彬只好派兵轮流包围这猪圈,整整围了三天三夜,杨明月在猪圈里也坚守了三天三夜,最后流血过多而牺牲。

中国成立后,仙泉村徐、杨两姓村民获得了新生,他们分到了土地,解决了温饱。但是山里的田地石头多水又冷,日照时间短,土地不肥,产量不高,而且一年只能种一季;而山外的大片良田又因为缺水,秋季干旱时收获也甚微。

1957年冬天,余江县政府组织民工在这里修建水库,以灌溉山外上千亩良田。徐、杨两村整体搬迁,徐家村搬到水库大坝东北面的山冈上,仍名仙泉塘徐家;杨家村搬迁到池源和议事岭,改名池源杨家、议事岭杨家。由于水库属当时的石港公社管辖,故取名石港水库。水库水面面积1千多亩,集雨面积3.17平方公里,库容245立方米,可以灌溉1230多亩良田。当年仙泉水,终于灌溉千亩田了。

改革开放初,水库和库尾的山地被当地村民承包了下来。他们在水库里放养了鲭鱼、鳙鱼、鲢鱼,在山上种上了桂花树、广玉兰、罗汉松、湿地松,还有柚子树、橘子树。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水库周边绿树成荫,四季花香。鱼儿在水里游泳,鸟儿在林间欢歌,青山倒映着碧水,恰似人间仙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进新时代的今天,国家振兴乡村的系列政策给仙泉塘周边的村民带来了百年难逢的发展机遇。余江区及锦江镇党委和政府领导经过多次考察调研,与村民共商百年发展大计,决定引进外资,由林业部门牵头,在水库周边山上种植太秋甜柿、马家柚等高品位水果树,以及油茶森林花卉等经济作物,并引信江水提升水库水位,着力打造集生态养殖观光、教育培训、实习创业、森林康养为一体的综合科技生态园。同时建设集商贸、民宿、餐饮为一体的旅游集散地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敞开致富门,笑迎八方客;共饮仙泉水,同创百年业。我想,这些项目建设成功的那一天,仙泉水库也就真的成为人间仙境了吧。

作者简介:

胡祖荣,1965年2月出生,余江区第一中学语文教师,中高职称,中共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江西作家协会会员,鹰潭市第二批文学哲学类文化名人。余江区地方文化研究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余江区新四军研究会常务理事;鹰潭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鹰潭市龙虎山道家养生文化促进会秘书长,鹰潭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编撰《余江县文物志》(20万字),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文化散文集《云锦水》(12万字),团结出版社出版。完成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2015年)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5LSQ01)《千年古县城锦江镇文物景点保护与开发利用》4.6万字。另发表文化散文、人物传记、文学评论六十多篇,计二十万余字。

来源:胡祖荣

编辑:罗英 值班主任:张维民 审核:吴少杰

投稿邮箱:ytrbtgpt@163.com

商务合作:13907016562 陈总

Hash:3b45b7b5270b159f4c09e561b0d09c04593e2911

声明:此文由 鹰潭生活宝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