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三千年前古墓葬,是2020浙江考古重要发现,有很多谜待解!

12月21日至22日,由浙江考古学会主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的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汇报会在绍兴举行。

全省各考古机构推荐了18个考古发掘项目进行现场汇报。最终,余姚井头山遗址、余姚施岙遗址古稻田、宁波镇海九龙湖应家遗址、宁波江北城东门村遗址、 衢州姜村古墓葬、余姚花园新村汉六朝遗址、临安锦城遗址、绍兴宋六陵二号陵园遗址、永嘉马鞍山元代龙泉窑遗址、绍兴阳明新建伯府遗址10个考古发掘项目被评为“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

考古研究新发现 “姑蔑国”非空穴来风

孟姜村古墓葬位于衢州市衢江区云溪乡孟姜村。村子名字很好听,但村名跟孟姜女其实没什么关系。

2019年底至今年1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衢江区文广旅体局对衢江区云溪乡孟姜村南面的三座西周时期的大型土墩墓进行考古发掘工作。根据相关出土文物,结合多次考古发现,专家推测孟姜村古墓葬,可能是姑蔑国国君墓葬。

图说:考古专家和学者在孟姜村墓葬考察

据《左传》《逸周书·王会解》《国语》《吴越春秋》等典籍记载,在商周时期越地西部,存在一个名为“姑蔑”的族群。

图说:孟姜村墓葬考察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考古专家相继在这一带发现了8座土墩墓。之前在这一片区域发掘的西山土墩墓与庙山尖土墩墓等多座大型土墩墓中,出土了精美的青铜器、玉器、原始瓷器等一批珍贵文物,显示墓主人可能是西周时期这一地区的上层贵族。

三面环水一面背山 古墓位置非常讲究

土墩墓是古时曾流行于长江下游的一种墓葬方式,它不往地下挖墓坑,而是在平地上堆土,土堆中建造墓室,安放棺椁后,再盖上厚厚的封土,外面看上去形似小山丘。

图说:一号墩航拍图

衢江一带属于南方,这里河网密布,降雨量大,古代应该不太适合建造地下墓室。

最近发掘的三座土墩墓,呈三角形分布,年代为西周早中期,距今近3000年,它们和此前的庙山尖土墩墓,显然属于同一个族群。墓群东临庙源溪,西临邵源溪,南临衢江,被3条河流包围。三面环水,一面背山,可以看出古人位置选择极为讲究。

图说:三号墩的航拍图

墓葬方式有些特别 还不同的防潮神器

图说:一号墩“人字形”木椁

孟姜村的土墩墓,有些特别,有的墓内,有标志性的“人”字形木椁。

专家介绍,孟姜村土墩墓的“人字形”木椁墓,规模超过了印山大墓(墓主人允常是勾践的爸爸),而人家那是王陵

孟姜村的土墩墓,一号墩宽7.6米,三号墩宽7.8米。庙山尖土墩墓也有6.2米宽——都超过了王陵。

图说:二号墩底部平台

再看很重要的防潮神器。

一号墩的人字椁抵住坑边的石头,椁上及坑边铺炭,坑南北两侧铺设大长条形木炭封坑边,坑底铺设大块鹅卵石作棺床。

三号墩没有铺炭层,坑里填满了红烧土。二号墩底部铺上了卵石。

积石、积炭,铺红烧土,都是为了吸水、防潮,三座墓选的方式不同。

出土了数百件珍贵文物 很多谜底待解

最近这几次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包含了玉器、石器、原始瓷器、青铜器等数百件珍贵文物,其中原始瓷器数量最多。

图说:三号墩出土的部分原始瓷器

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是孟姜三号墩,出土的100多件原始瓷中,有一些器型是首次发现的,比如原始瓷的单把壶,有10多把,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图说:二号墩出土的部分玉器

这里出土的随葬品,还有青铜器、剑、戈、镞等兵器和铜削等工具,以及龙首形钩、铜泡等构件。还出土了很多的玦。玦,就是耳环。有角玦、偏心玦,还有正宗的同心圆的玦。 玉玦单品小而薄,而且成组成串,挂在耳朵边垂下来。材质有石英,有水晶,还有绿松石

图说:复原后的一组玦

图说:二号墩出土的偏心玦

这种精巧的耳饰,在整个南中国地区属于流行风向标,而且影响范围很广,绵延流长。

那么,此地的玉石器如此发达,哪里产的?加工的中心在哪里?衢州 地区是否曾是一个大型制玦地?这些都有待专家来继续解谜。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都市快报、浙江日报、中国新闻网

编辑:小G

Hash:217e670b7b1ec07e571bd6be59be9044e0afd380

声明:此文由 浙里衢州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