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这些古董级老建筑美呆了!(欧帕集团)

今日春分,而中国疫情也伴随着春日的暖阳即将散去,一座安静太久的城市——武汉,一定也会在不久的明天恢复往日的繁华与热闹!对此,让我们一起期待.......

在武汉,有几百座历史建筑隐匿在摩天高楼间,记录着城市的风云变幻,也承载着一段段曲折离奇的过往。待到武汉“回归”,让我们一起去这座城市看看!

小编从中挑选出一些历史悠久、颜值颇高的老建筑介绍给大家,不论你是想去探寻历史的脉络,还是拍照打卡,都是绝佳好去处哦!

博学书院

魏氏纪念礼拜堂

建成时间:1905—1908年

地址武汉市硚口区解放大道347号

博学书院由英国基督教伦敦会牧师杨格非1899年创办,是我国最早的西式学校之一。清朝叫博学书院,民国叫博学中学。1952年,博学中学改名为武汉四中。

值得一提的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中国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林华宝在武汉四中是同班同桌,一张课桌曾经培养出两个院士。

校内的魏氏纪念礼拜堂为红砖清水墙单层结构,红砖坡顶,平面布局呈拉丁十字型,十字底部为入堂口,口边建有一座方形的钟塔,堂内祭坛则设在十字的顶部。这座有近百年历史的建筑至今完好保存了沧桑古朴的原貌。

古德寺

建成时间:1877年

地址:江岸区工农兵路74

古德寺创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建筑风格独具一格,是依照缅甸阿兰陀寺的艺术形式建造的。其艺术风格在我国内地汉传佛寺庙建筑中独一无二。

古德寺上部建有九座佛塔,下部则是七层楼高的方形大殿,不仅构思巧妙,设计奇特,同时也极具美感,令人赞叹。

如今的古德寺俨然已经成为年轻人拍照打卡的网红景点,这座建造在长江边的寺院,似乎也带有着长江的开阔气质,以其自身的存在,显示着佛教的开放与包容。

江汉

建成时间:1924年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沿江大道129号

江汉关大楼矗立在江汉路与沿江大道路口,1924年落成后的近百年时间里,它一直是武汉的地标性建筑。但是在很长的时间里,武汉人对它都是既熟悉又陌生,即便是每日枕着江汉关钟声入眠的老花楼街人,也极少有机会走近它。

直到2015年江汉关变身为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人们才有了走进它的机会。

江汉关大楼使用英国建筑形式,主楼四层,底层为半地下室,钟楼四层,总高度46.3米,当年是整个武汉最高的建筑。

每当江汉关穿越百年的钟声响彻长江沿岸,总让人回想起汉口百年前的黄金时代。历史涤荡的江汉关,作为见证者始终低鸣着。

大智门火车站

建成时间:1903年

地址:江汉区京汉街与车站路交叉路口西北50米

大智门火车站,又名“芦汉火车站”、“大智门火车站”、“京汉火车站”等,为法国人设计建造。

位于汉口京汉大道与车站路交汇处的大智门火车站,是中国第一条长距离准轨铁路——卢汉铁路(后称京汉铁路)南端终点站的主体建筑,是我国少数尚存的早期火车站候车厅之一。1896年破土动工,1903年建成。

今天的大智门火车站原址,只剩下百年老站房静静地看着我们,昔日的人声鼎沸早已远去,这个与众不同的老建筑及其周边的空寂和苍凉,更是让人莫名地生出一股愁绪。

圣若瑟女子中学

建成时间:1925年

地址:江汉区前进五路与自治街交叉口西南100米

汉口圣若瑟女子中学(现武汉市第十九中学),位于今汉口自治街242号,十九中是汉口最早的女中之一。圣若瑟女子中学的教学大楼至今保护完好,并一直作为教学使用,这在我市的老学校中很少见。

这幢百年建筑由意大利著名建筑师沙西设计,建成于1925年。整个楼房一共有五层,砖木结构,为文艺复兴风格。

当年的女校,除设语文、数学、史地、理化各课外,还增加英文、手工、绘画、音乐各课,老师几乎全部是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获得教师学位的意大利籍修女。

在那个年代,这所女中,培养了诸多具有近现代民主和自由思想的新知识女性,从这所学校走出的女性佼佼者数不胜数,成为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俄国阿列克桑德东正教堂

建成时间:1893年

地址:江岸鄱阳街38号(近天津路口)

俄国阿列克桑德东正教堂坐落于鄱阳街与天津路交界处,是俄国侨民在中国汉口兴建的唯一一座东正教教堂,2014年被重新修复,并成为武汉中文化交流馆。

俄国阿列克桑德东正教堂在当时武汉地区各国教堂建筑中别具特色,是武汉市唯一的俄氏拜占庭风格教堂,尤其是屋顶的“洋葱头”给人印象深刻。

武汉美术

建成时间:1930年

地址:汉口中山大道保华街2号

武汉美术馆的前身是金城银行,它是武汉近代建筑中的经典之作。其最大的特点是,正面的七间八柱,采用了西方古典的廊柱样式;另一个特点是台座很高,进门须上21级台阶才能登上首层地面。

设计者庄俊是最早留学西方的建筑师,被誉为中国建筑界泰斗。而汉口金城银行是他在汉的第一个作品,如今该建筑已经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今天的美术馆,完美的还原了金城银行当年的辉煌壮阔。它雄伟庄严,像手持权杖的万物之神宙斯一样,至尊至美。

武昌第一纱厂(BIGhouse)

建成时间:1915——1919年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临江大道76号

上世纪20年代,时任汉口商务总理的李紫云邀约巨商程栋臣、程佛澜兄弟等人合股创建了武昌第一纱厂,是武汉首家由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纺织工厂。

这里的一片江滩,曾经是武昌最繁华的码头,小火轮运着从天门沔阳潜江等地收来的棉花,在这里下碇,然后由赤膊的搬运工一包包运进“第一纱厂”的仓库。

如今,武昌第一纱厂的纯白老钟楼被改造成了叫做Big House的艺术中心,这里有非营利美术馆和艺术空间,市民可以免费参观。

如今的武昌第一纱厂内部已经被改造成为艺术中心

看着这些宛如艺术品的老建筑,你是否也会担心,再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之后,它们还会像现在一样美吗?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武汉老建筑得到了修缮与保护,它们有的成为了博物馆、有的成为了艺术中心,不仅一如既往的散发着自己的美,也发挥着新的功能和效用。

Hash:db4ae4585628ebf6b242721ac67c507eb1495003

声明:此文由 中国砖瓦工业烧结技术信息中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