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商贸开新境,市场蝶变焕生机——襄阳市场发展百年变迁纪略

为庆祝党代会胜利召开

今天,襄阳日报4-5版全通版

以 《百年商贸开新境 市场蝶变焕生机》为题

从襄阳市场发展变迁为切口

全方位反映市场监管部门改革发展

服务市场主体举措

嘉兴南湖上的一叶扁舟,到破浪前行于大海上的巨轮……风雨兼程、砥砺前行的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百年历史

与时代发展同步,与改革开放同频,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溯既往,勤劳勇敢的襄阳人民,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樊城江西会馆、山陕会馆记录了百年前襄阳市场繁荣的景象,玉宝斋、阮祥泰还流传着襄阳“老字号”脍炙人口的故事。改革开放后,从一家小酒馆发展成为实力强劲的酒企,石花早已蜚声国内外。

在放开、放活与管住、管好的改革探索中,市场释放的巨大活力和红利,推动着襄阳在百年历史洪流中破浪前行、扬帆远航。

2020年5月,湖北市场监管“智慧办”平台(襄阳)启动仪式

从国营到私营: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江南岸,城墙雄伟。

700多年前,威尼斯人马可·波罗震撼于襄阳城中商贸的繁华,在游记中写道:“襄阳府是一级重要之大城……凡大城应有之物,此城皆有之……”

汉江两岸,会馆林立老河口的商埠码头还流传着昔日“小汉口”的辉煌,樊城太平店镇的江西会馆还映射着昔日商贾云集的繁华与喧嚣。谷城石花镇、南漳武安镇、宜城小河镇……这些地方都留下了三千里汉水繁荣文明的印记。

“我们石花酒业的前身是清朝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江西商人黄兴廷在石花街创立的‘黄公顺酒馆’,是中国白酒行业著名的百年老店。”石花酒业副总经理钟吉安说,当时黄兴廷随父亲在江西九江南昌和荆山之间往来做山货生意,经常从水路往返汉口和石花,后来在石花街上买了酒坊,做起酿酒的生意。

从石花酒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当时的襄阳,商贸往来十分发达。

然而,随着战火的蔓延,襄阳的市场经济一度受到影响。据《襄樊工商行政发展史(1949—1999)》(简称工商发展史)记载,襄樊(2010年更名为襄阳)解放时,已是百业凋零。

“1949年后,工商是襄樊地委政府下设的一个科室,叫市场科。”曾担任原市工商局企业科科长的退休干部、76岁的副调研员潘恒月说,她1965年进入襄樊地委工作,1974年襄樊成立工商行政管理局后,她进入工商部门工作。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虚设到独立、从工商到市场……襄阳的市场管理经历了较为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

“计划经济时代,只准国营商业独家经营。”潘恒月回忆说,当时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打击投机倒把行为,不准私人随意摆摊售卖商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市场也变得越来越繁荣。1979年2月,襄阳出台《开放集市贸易、加强管理的通知》,决定恢复市区铁路大院、鹿角门、老十字街、工业区百货大楼、棉纺厂家属院、交通路、迎旭门、襄城电视院、落轿街、襄阳轴承厂等十个集贸市场网点。

1980年11月30日,由工商部门牵头、多家单位以集资形式投资15万元建成的前进路市场,成为我市第一家开放的集贸市场。该市场逐步成为辐射鄂、豫、陕等地区的大型农副产品集散地。

“工商推进集贸市场的做法被当时的《人民日报》点赞。”潘恒月说,《襄樊出现新的商业形式》稿件刊发后,引起了时任美国驻华大使馆二等秘书陆克的兴趣,他还专程到我市了解中国的改革进程。

潘恒月介绍,改革开放初期,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一批重要的经济商事法律在短时间内迅速出台,为规范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制保障,也搭建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础框架。

20世纪80年代,计量法、标准化法等法律相继制定,为产业兴国、质量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个体户”一词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我们家1980年就拿到了工商部门颁发的个体工商营业执照。”郝咏菊说,起初老辈人对市场开放很谨慎,当时家里以卖小人书为生,对于很熟悉的人,他们才帮着拍照片、洗照片。

曙光照相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光绪十七年襄阳人郝树儒开办的玉宝斋照相馆,后照相馆传到了他儿子郝伯亨手上。

“之前,我爷爷郝伯亨一直在悄悄营业,爸爸郝基全在水泥厂当工人养活一家人。”郝咏菊说,后来,照相馆生意越来越好,家里忙不过来。1983年,郝基全辞掉水泥厂的工作,回家接管了照相馆。

郝咏菊回忆说,当时父亲半年的工资还抵不上照相馆一个月的收入,很快他们家的生活条件好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慕名前来当学徒,家里曾住下20多名学徒。

斗转星移,岁月变迁。商业的薪火,在时代的洪流中一脉相传。据工商发展史记载,到1986年底,全市已经拥有集市贸易网点651个,成交额达84054万元。

2020年6月,襄阳市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承诺活动

从限制到支持: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1989年,时任襄樊市委副书记的鄂万友多次向国家工商部门企业登记司申请,将外资企业注册代办权落地襄樊,襄樊成为省内第一个拥有外资企业注册代办资质的地市,为襄樊外资企业发展争得了主动权。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有了政策支持,个体经营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仅隔一年,多部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密集出台,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公司法……成为规范市场主体、调整市场行为的重要法律制度。

工商发展史记载,1994年以来,全市个体私营户以60%的速度递增,私营企业翻两番,发展速度位居全省第一。

2021年7月29日上午,“百年风华——襄阳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在市档案馆东津新馆开展。

一张2004年1月湖北小白象商贸有限公司(简称小白象公司)董事长杜诗武接受央视采访畅谈诚信创业的照片,把人们拉回到那个色彩缤纷的年代。

1996年,杜诗武从国营商场下岗,随后创办了小白象公司。

“刚创业的时候,他很艰难。”潘恒月说,当时的市场导向早就从打击投机倒把转向扶持个体工商企业发展了。但那时,小白象公司规模比较小,名气也不大,出去进货拿不到优惠的价格,市场竞争力不强。

潘恒月看出来杜诗武等一批年轻人想干事、能干事,于是在各种场合推介他们,慢慢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最终把这个卖电热毯的小企业,支持成长为拥有600多名员工的连锁家电企业。

“那时候,企业取名字也比较乱,动不动就是中华某某公司、全国某某公司。”潘恒月说,他们后来统一规定,在襄樊市进行注册登记的企业一律冠名“襄樊某某公司”。

1994年6月20日,襄樊市技术监督局成立,当年9月在全市开展了“九四质量万里行”活动。

“工商对市场行为进行监督,而我们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测。”李晓农1993年大学毕业后进入襄樊市标准局工作,随后市标准局改名为市质监局,他又调任该局执法打假办工作。

1997年,湖北卧龙神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张辉找到李晓农,反映从广东购买的一套烘焙锅巴的设备有质量问题。李晓农带人检验检测后发现,该设备继电器工作状况不佳、漏电保护装置缺失、温控装备有缺陷,确实存在产品质量问题。

“当时这套设备12万余元,我们三下广东帮忙协调,最终把问题产品退掉了。”李晓农说,后来他们又多方联系,帮助张辉找到了山东一家企业的产品,质量过关,也符合要求。为此,张辉还专程给李晓农送去一面锦旗。

这些年,李晓农一直关注着卧龙锅巴的发展。

“它从一个家庭作坊发展成为标准化车间和厂房,有10条标准生产线,年产值2亿余元。”李晓农说,这家企业现在有化验室、化验员,通过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产品俏销30多个省市,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工商和质监两家单位打了一套市场监管‘组合拳’。”李晓农说,那时候襄樊许多商品已经实现集群化发展。例如,东风路是食品一条街,大庆西路是轴承标准件一条街,劳动街是服装鞋帽一条街,前进路是家具一条街,中原路是布匹一条街,白鹤市场是小商品批发市场。而他们对产品质量的检验抽查,倒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满足市场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据了解,到1998年,随着城市发展,马路市场逐步被取缔,但社会各界投资办市场的积极性不断高涨。

原襄阳市工商局的资料显示,到1999年,全年共建设各类市场10个,全市各类集贸市场累计达520个,市场年成交额达60亿元。

2021年9月,“襄十随神”首张异地营业执照

从管理到服务: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996年3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自同年10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第一部规范行政行为程序的法律,行政处罚法被誉为中国法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行政基本法之一。

这一年,王道勇成为原襄樊市工商局第一任法规科科长。在他的印象中,那时候的市场管理还比较粗放,对于不规范行为的主要管理方式是罚款。

“企业每年都要准备大量的文字资料参与年检,一旦逾期就要罚款1万元。”王道勇说,2008年取消年检和年检收费,推行网上年检,几年后,又取消网上年检,改为自主年度报告,后来,连处罚都取消了,推行信用管理。

“从罚款变为企业信用约束,从处罚行为变成多部门监管。”王道勇认为,部门监管方式从管理转向服务,是文明的进步。

2000年,在市医药管理局的基础上,我市组建成立了襄樊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与此同时,市质监局成为省垂管单位。

2004年,根据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文件,襄樊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更名为襄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至此,我市在市场管理方面形成了工商、质监、食药监“三足鼎立”的局面。2010年,随着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三家单位也随之更名。

“三家单位基本覆盖了从食品生产到市民餐桌的全流程、全链条监管。”石花酒业综合管理部部长杜斌表示,食药监对生产流程进行监管,质监部门对生产设备、计量器具进行审核管理,工商部门则对产品流通领域进行管理。

2012年4月,在谷城县市场监管部门的帮助下,石花酒业的“石花及图”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而“霸王醉”的中国驰名商标申请也正在进行中。

“正是有了他们的帮助,我们才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市场保护体系。”杜斌表示,他们已经注册了129个商标,其中45个类别中,仅“霸王醉”就实现保护性注册30个类别。

“我们帮助企业建立了一套流程。”市市场监管局商标科科长王晓云说,“商标注册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已经启动,并随设计研发的调整而调整,这样产品一上市,商标就注册到位,避免了纠纷。”

2019年2月26日,整合了原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食药监局等部门的相关职责后,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7个月后,市县两级机构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没有空白的市场监管体系形成。

当年6月23日,成立仅4个月的市市场监管局对外发布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10条措施。

一个月后的7月29日,市民常永华仅仅用时70分钟,就完成在襄阳自贸片区开办公司的所有程序,这标志着在襄阳注册公司正式进入“一时代”。

而这一速度在2020年再次被突破。当年5月28日,湖北市场监管智慧办平台(襄阳)上线仪式在市市民服务中心一楼举行,这标志着我市企业登记注册“无人值守、智能审批”改革进入试点实施阶段,登记注册审核迈入“秒批”时代。

“原来办照前置条件很多,而现在90%的条件都变成了后置。”市市场监管局调研员王道勇说,取消企业名称预先审核、1元钱可注册公司、取消注册资金门槛、取消各类材料要件……现在的市场监管局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市市场监管系统闻令而动,建立联防联控体系,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违法交易野生动物、非法销售活禽等违法行为,坚持保供应、保质量、保安全,不断稳物价、稳生产、稳民心。

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后,市市场监管局又积极帮扶企业复工复产,先后为中小微企业执行减费政策3.49亿元,清退“超标”“违规”收费1619.05万元,累计争取兑现专利、商标发展、标准化等政策奖补资金2440万余元。

“‘霸王醉’在去年湖北电视台举办的‘我喜爱的湖北品牌’电视大赛中获得第二名,是襄阳唯一入选的品牌。”石花酒业工作人员胡扬说,得益于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全程参与指导,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才进一步提升。

“机构合并后,市场监管部门的权力更大了,责任也变得更大。”退休已经20多年的潘恒月仍然关注着市场管理工作。她说,如今襄阳的市场主体活力越来越强,发展越来越好。

市市场监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全市实有市场主体58.3万余户,同比增长13.7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7个百分点。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忠诚担当的市场监管人将继续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奋力谱写市场监管事业新篇章。

重磅!销售预包装食品由“办证”改“备案”

铮铮誓言,拳拳我心!他们庄严宣誓……

一高校315人发热腹泻!此病进入高发期……

-END-

来源丨襄阳日报

编辑丨督督

校对丨安安

Hash:6474d3db943062ded0b46f5fe361124dcb24e1ef

声明:此文由 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